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2018-08-06李道英

魅力中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合作学习

李道英

摘要:合作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学会合作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能力之一。如今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科学教学法之一。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都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一、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合作平台

在传统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多是一问一答。老师为了教学进度,学生为了自尊,就会出现课堂被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垄断,学习差的学生不能了解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机械的知道结果。即使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教育公平性,仍然会出现,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小组成员。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课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能让每一位学生知道,合作的力量大于一个人的力量,众人的智慧要强于个体的智慧。从而然学生能从主观上接受小組合作学习。在小组的组建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在小组中角色位置及责任意识。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性格、性别、家庭背景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6人。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让学生相互间学习成为可能,既能避免上文所说的“乱说”,造成课堂上的纷乱,又显得公平、利于竞争。

二、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气氛的热烈,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效。不论什么都合作,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数学学习中那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内容,才是我们运用小组合作的内容。

三、明确合作要求,注重合作過程

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有些时候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但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组织学生对问题结果的讨论,而不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深入思考。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多给点时间,反之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要顺利地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它还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各个方面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营造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氛围;让学生从心底深处萌发一种想和同学交流,想和老师切磋,更想把我的观点和你说一说的愿望。如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时,在摸白球和红球时,先向学生提出了合作要求:要求学生5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摸球,一人搅球,一人大声汇报每一次的摸球结果,一人记录,一人监督摸球的人是否作假。在以上融洽的合作氛围中,学生的合作欲望应运而生,人人都做得很认真。学生在合作中既有满足又有愉悦,有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在浓浓的合作氛围诱发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小组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是为学生提供了合作的环境,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使每位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取长补短”,对学生而言,这种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突出,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

四、适时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要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多用激励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提高。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各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表现情况、学习合作情况等,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里,应继续发扬,还有哪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符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的奖惩办法。“奖”的目的是树立正面榜样,让小组成员体会到由合作带来的认可,“惩”的目的是对表现不佳的组进行督促,明确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但不能一把尺子去量所有人,特别是“潜能生”,教师要积极地为他们创设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的表现也可以采用更正面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评价不是教师一个人完成,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同组同学、自己等。只有将这几种评价在课堂上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评价导向功能和最大化,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团队精神,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的状态中,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合作学习产生的辐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种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将越来越显示其强盛的生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让我们的小组合作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温志旺.刍议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7(4):3-5

[2]侯丽娜.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伦理失衡及其矫正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14):1-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合作学习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