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校创客教育路径研究

2018-07-31王娟芬刘涛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校

王娟芬 刘涛

摘 要 创客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认识上的误区和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创客教育在高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创客空间、创客文化氛围为两翼,结合创客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改革、师资建设等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创客教育 路径

1 高校创客教育面临的问题

1.1 认识上的误区

创客教育近些年受到国内教育界的热捧,但由于对创客教育本质的认识缺乏深入的思考,创客运动在与传统教育模式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创客活动与中国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碰撞,逐渐改变着教育的观念。但部分教育者未认清创客本质,盲目执行,简单地与国内的工程训练、技术培训划等号。工程训练是单一学科的实践过程,要求学生通过现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更多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一个过程,注重技术的培养及训练,与创客教育中的动手操作、实践是相符合的,但其缺少学科之间的融合,也缺少对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关注,创客活动中的学生是参与设计、开发、创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创新、创造的活动中,学生自驱动、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1]

1.2 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随着高校对创客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迎来了如火如荼的创客风。但是在开展创客教育的过程中,急于求成,试图以结果取胜。在以往,中国的学生之间是竞争式的同学关系,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下,每个学生都把对方视为竞争对手。各类创客竞赛,参赛高校团队都是冲着奖去的,以得奖为主要目的,忽视了比赛中的交流、互助、分享与友谊第一原则。创客竞赛是强调做的过程,突出参与者的“领会”、“分析”、“创新”、“综合”能力,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荣誉”。偏离创客教育最终目的。创客教育让是让探讨、交流、互相协作成为学习的目标,最终为学习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3 创客教育普及率不高

创客教育目前状况是少数精英团队的“圈子文化”,与创客教育面向“大众化”、“人人皆可参与”目标相违背。主要原因是创客教育起步门槛高,对设备、技术以及师资团队要求较高。国内首先开展创客教育的高校都是拥有较高声誉、较强专业技术水准的名校。一些条件较差的高校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而无法深入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教育要求多学科交叉,知识跨界,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教师需具备综合性素质。但是目前,没有一所师范类学校开展创客教育师资的培训,这使得有创客志向的教师望而却步。导致创客教育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踌躇不前的现象。

2 创客教育推行背景

2.1 构建高校创客文化氛围

创客文化是创客教育的土壤和根基。良好的学校创客文化氛围能使创客教育正在落地。学校应充分重视创客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通过文件、鼓励政策来支持学校教师、学生进行创客实践活动。通过创客文化宣讲、创客培训、举办各种形式的创客文化大赛,来号召学生参与创客活动,熏陶创客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将创意想法付诸实践,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实践,在创造中学习。同时,将学生的创造成果进行分享,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创客运动。

2.2 搭建适宜的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依托。搭建适宜的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开展的物质基础。创客空间不论大小,旨在给学习者提供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种类的学习区域,营造创客活动的文化氛围。其一,在软硬件设施上,高校可以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建立创客空间。校内可以集中利用物理、化学、土木等学科的实验室,艺术、建筑、数字媒体等学科的工作室,学校图书馆等资源空间。提供3D打印机、各类工具及材料,同时提供数字制造技术、开源软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软件。配备相应的技术指导老师。可通过具备专业方向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来解决高校创客教育师资匮乏问题。校外,高校可以寻求多方位的支持。首先,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下拨经费、对外宣传取得对创客空间建设的帮助。其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将企业的软硬件设备引进校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其三,在开放性上,应该是面向全校师生,是大家相互交流、分享的场所。创客空间可以提供线上线下的学习空间环境,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学习者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最后,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创客空间的规模、类型、配置标准以及具体选址,构建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创客教育环境。

3 创客教育实施路径

3.1 创客课程设置

创客课程建设,是实现校园创客教育的必需条件。虽然看上去创客教育所依赖的 DIY(自己动手做)与传统课程的固化结构有一定冲突,但是可以通过设计综合利用传统课程教学资源 与新兴技术资源创建有效的创客空间来优化常规课。[2]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一是要充分注意到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项目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多学科的知识运用,实现知识的跨界。将校本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充分体现跨学科的特性,使学生不再因为学科的割裂而片面性地理解事物。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未来将是数字化的生产方式主导,因此学生要熟悉数字化的工具及各种软件,其中包括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器械,CAD、AI、VR、AR等电脑设计软件使用,这是学生自我创新的基础技能要求。

3.2 师资建设

艾米·哈克金(Amy Hachigian)研究表明,创客指导教师是:引导者、拉拉队队长、激 励者、联系人、倡导者、楷模、学习者、良师 益友、朋 友、批评者、咨询师、心灵导师、合作者、教练。[3]但在现有师资培养体系中,教师是依照学科分门别类培养的,而创客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现有师资无法承担所在学校的创客课程和教学工作。学校需要整合现有师资力量来建立创客指导教师团队,通过技术指导、专业培训提高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同时寻求校外企事业的技术骨干援助、兄弟院校师资互通等来增强教师的团队力量。

3.3 教学模式改革

创客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创客教育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模式将被淘汰。工作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创客空间成为了课堂。教师的职责和角色正在改变,老师和学生没有了明确的限定。在学习过程中角色可以互换,老师可以向同学学习。上课的模式不再是老师一言堂,由“教”模式向“学”模式转变。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对全局进行协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动手等活动开展主动性学习。这是一个“学—研—创”的创客教育理想模式,学习、研究和创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力。[4]

3.4 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教师更加偏重期末考试成绩。考核重学习的成果,轻过程。创客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检验方式,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创客课程的成绩的评价将不再完全取决于教师,应该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师跟踪打分,学生互评。成绩更加体现公开、公平的原则。

4 结论

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路径,需以创客空间为依托,创客教师和创客教育课程体系为两翼,通过营造良好的创客氛围,开展丰富的创客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创客,提升学生“学-研-创”能力,并促进高校创客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燕林.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6(3).

[2] 高群,王小慧.创新双螺旋视角下的高校创客教育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4).

[3] "Teacher"too Narrow for Maker Educators? [EB/OL].[2016-08-02].http://www.agencybydesign.org/is-the-word-teacher-too-narrowfor-maker-educators.

[4] 许涛,刘涛,杨新,王松涛.校园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及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雜志,2016(5).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高校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创客教育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