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

2018-01-13徐良翠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阅读能力小学生

徐良翠

摘 要:阅读可以开拓小学生的人生视野,可以丰富小学生的人文涵养,可以塑造小学生的良好品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人格,阅读应该成为小学生成长的基石。本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56-01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却遇到很多小学生阅读能力差,不爱阅读,或者读一些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这些不健康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都不利于正在成长的孩子。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以下一些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1 激趣阅读,制定导读案

语文课程标准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所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就要从兴趣入手。选取图书时,一定要读其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读本。首先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查找适合年龄学段的书籍,如:《我要做个好孩子》《马小跳》《小淘气尼古拉系列》等系列书籍。

教师要制定导读案,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在授课过程中以激趣为主,通过简单介绍书中故事情节,待到学生们瞪着大眼睛期待结果时,师欲说,想知道书中的内容吗?就到书中看一看吧,从而激发学生读书欲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兴趣积极,打开了孩子们的好奇之门,阅读之门,阅读便开始了。

一个好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想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每天就要布置阅读任务,并由家长监督共同完成,每天家长都要在公共平台上反馈学生们的阅读情况,只有这样,家校通力合作才能使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早日养成。运用这样的方法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班级学生阅读的速度明显提高了,由做开始的一个月读一本书,到一周读一本书,甚至有些痴迷读书的同学两三天天就可以阅读一本书,读书习惯初见成果。学生之间互相浅显的交流,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后期的阅读,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建立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自主阅读

常言说得好,“书非借不能读也”,为了让学生多阅读,加快阅读速度,方便学生阅读,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每人带几本自己读过的书,喜欢的书,这样学生之间可以交换阅读,这种做法既可以节省许多资源,又对一些爱阅读,没有经济基础提供阅读条件的同学搭建了平台。

班级决定建立了读书角,孩子们很是赞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来自己喜欢的图书,有的同学还相互介绍,我拿来什么书来,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孩子们的交流很是稚嫩,却是那么真实,于是同学们便纷纷来借,小图书管理员忙的不亦乐乎,纷纷说抓紧看,某某同学等着呢,每本书都有规定的时间,到时必须还回,这样使得有些同学着急看,下课都捧着书看,各个都成了“读书小博士“。全班掀起读书热潮,有些同学还因为没看完,不想还书而哭鼻子。

3 学校统一制定考核制度,共同进步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养成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一些考核制度,期末可以通过卷面笔试来考核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这个制度的制定,一方面鞭策教师更好更完善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也是对一些早日养成阅读习惯同学的鼓励,对家长给予帮助的高度认可。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书香弥漫校园,让阅读滋润学生健康的成长。

我校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特别重视,先后申请省级和地级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几年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合作下成果显著。开学初期学校就根据学段要求向学生推荐读本,期末统一利用卷面文字测查,成绩年底纳入老师工作考核。这样既督促老师对学生阅读问题的高度重,并督促其做好监督工作,从而也鼓励学生比学赶帮,对习惯的养成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这样就既避免了学生两级分化严重,也使最初不爱阅读的同学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根本性的转换。

4 制定阅读阶段性汇报,提高阅读效率

阶段性成果汇报,是一个由读引领到说和写的转换,一个由内向外的延伸,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读,更要在读的基础上,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读得好,还要说得好,从而写得好,这是一个必然的转变过程,做到学并以致用。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既鞭策了学生读,也让一些早日养成习惯的孩子起到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全班整体,对读书多,积累多,知识面层次高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这样既鞭策学生鼓励其阅读,也摒弃了其读死书,只注重思想熏陶的片面性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的做到爱读,会思,想说,会写的综合性的提高和运用。

学校组织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每班选取一定比例的学生参加。活动采取多样化标准,以学年为一个小组,采取阅读知识抢答,在阅读书中选取人物,事件等为题,让学生来抢答,这样既检测其读书量,也锻炼其口语的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同时还采取相关故事引发的思考等内容的现场作文,当场评委打分,从而使其读书活动开展的活灵活现,全校掀起读书热潮。为其读书习惯养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们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要长此以往的坚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影响和受益都是终生的。据网络统计,中国平均每年的阅读量远不及一些发达的国家,阅读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发展,更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所以这是我们每位教育者们永久性探索的話题,作为一名小学的人民教师,我们更有义务把这件事情做好,毕竟小学时段是阅读的黄金时期,所以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基石,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杨艳.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好家长,2015(46).

[2] 刘涓.如何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9).

[3] 朱熀成.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17(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阅读能力小学生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