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必然性的探析

2018-01-13张丽娜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学课堂必然性分层教学

张丽娜

摘 要: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只有不断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课堂实验法、文献资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必然性。希望给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分层教学 中学课堂 学生 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31-02

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只有不断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落脚点是课堂。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目标实现和知识迁移的主阵地,更是学生思想迸发的源泉,是创造性思维萌发的园地。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精研教材内容,整合课堂资源,深思教学不足,精讲精练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技能提升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分层教学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方法,尤其是在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客观存在的前提下,这才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备课、授课、反思和查漏补缺。可见,大力践行分层教学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四有”新人。

1 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分析与问题提出

分层教学是美国公立教育发展过程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出的教育理论之一。美国的基础教育为了彻底解决公共教育校舍严重不足问题,政府鼓励私人和企业大力兴办教育。这样私立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起来,并且私立教育机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公立教育,许多公办教育学生毕业后基本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学生质量差,吸引大量学生到公立学校就提出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假如一个班级学生程度多元化,比如某年级的代数课,班里有五个程度,学生从学会十以内加减法到对方程怎么解都有,也就是班级内学生一部分仅要求学生学会十以内加减法,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要求在掌握十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方程的运算。教师利用分层教学确保公立学校全班不同学生在自身智力存在差异存在的前提下都达到自身的最高水平和层次。”正是由于分层教学从面向全体学生转向关注学生个体,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近年来我国一线教师在借鉴美国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大胆探索和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分层教学新模式。

近年来分层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层教学理论与我国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注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张扬,尤其后进生的管理与教育。其次是分层教学理论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它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学习方法有机融合为一体,更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自主学习范式。许多教师将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更为后进生的“精准扶贫”带来了新的希望,班中后进生通过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帮扶之后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明显发生了改变。再次,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大班额、超班额日益涌现,某些班级中少则60-70人,多则超过百人,这严重制约着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在三至五年内消除“大班额”现象,有效组建30-40人的小班额,而小班额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彻底解决了班大,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后进生“精准扶贫”。

分层教学理论践行者往往是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们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实践探索,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来,所以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属于经验主义范畴。这就导致分层教学理论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所以广大教学理论工作者在借鉴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性经验之上不断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系统的全面的分层教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同志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央省级干部进修毕业典礼上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可见,思想理论的方向大旗必须正确。由于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而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行动往往具有盲目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乃国家兴旺之基石,而分层教学理论研究明显滞后,这已严重束缚了分层教学的实践。

2 分层教学是培养祖国合格建设者的必然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学课程标准大纲》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和创新人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全方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情趣爱好、智力发展水平,这就要求班级人数一般要控制30--40人左右,是人数过多教师则无法全面掌握,人数过少则不能有效分层。

3 教与学之间的差异要求推行分层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和差异。犹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社会个体都是存在差异的。初中实行分层教学就立足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关注个体,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一般认为:“个体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功能的结构,它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与功能,个性心理倾向,如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以及自我本身的意识等。”同样教学中我们也要从性格差异、情趣差异和能力差异等全方面剖析学生个体差异,为初中教学课堂分层教学提供分层理论依据。

3.1 学生间性格存在差异

学生性格是指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常言道:“千人千性”。学生之间性格同样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影响性格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早期童年的经历和自然环境。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务工人数大幅增加,一部分务工人员将孩子也带入城市,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历程与长期生长在城市里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同样,父母外出务工,一部分农村留守学生因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性格、生理、心理因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据调查:76.42﹪的进城务工子女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礙,而49.44﹪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管理和教育已经成为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自我为大、酗酒吸烟、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或者出现自卑、厌学、辍学、借各种理由不交作业等等。而小班额分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实际情况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引导,师生1加1结对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矫正问题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endprint

3.2 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学生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核心因素之一,是指学生以快捷、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知识与信息,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体系之中,并转化为自身经验的能力。学生学习能力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人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三是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的速度。学生之间能力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识能力差异。学生在认识与接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在几秒内将课本上的定义和外延清楚识记,并融会贯通,而有的学生一节课结束也不能识记某个概念,更谈不上延伸。其次能力表现早与晚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小学阶段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并能进行创造性学习,而有的學生直到跨入中学之后创造思维能力才瞬间迸发。而和谐的家庭环境,教师与父母耐心不倦的引导,良好的个人习惯都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先天不足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总而言之,先天不足,后天缺少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所以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立足学情、校情,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用后天的教育弥补学生先天的不足造成的能力差异。

3.3 学生兴趣、爱好存在差异

兴趣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都知道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很强好奇心,都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因此,学生的兴趣、爱好应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落脚点。也就是说教师课前要充分思考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如何,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学习场景,这样学生就会乐此不疲。但实际上兴趣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比如男女之间由于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也存在较大差异。男生喜欢积极激烈的课堂氛围,性格张扬,喜欢追求刺激,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并自我表现,而大多数女生则比较性格内向保守、好静、多愁善感,喜欢被主导,喜欢“小鸟依人”。 可见,学生在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要求我们针对男、女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以学生情趣爱好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弘扬个性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潜在的特长,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和提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树立正确“三观”基础上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想与品德沿着正确的轨迹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课堂必然性分层教学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中学生课堂不良纪律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