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的有效教学

2018-01-13张洁文湘君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张洁+文湘君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小学生提供了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有关“生命世界”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科学课在许多学校处于边缘地位,教学质量总体处于低水平状态。故本文从小学科学目前的课程实施现状出发,分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的有效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命世界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77-02

21世纪,作为当今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生命科学已经成为新的科学革命的中心。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生命世界的热爱便显得尤为重要。而承担着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课程,理应受到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但实际教学情况并不乐观,教学质量总体处于低水平状态。

1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科学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更和发展,教师们大都意识到小学科学教育方法应该多样化、内容应该丰富化、教育关注的主体是学生,应该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但实际教学情况却不甚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科学课程不受重视

一直以来,小学科学就被视为副科,其受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度很低,地位远远低于数学、语文这些主科,就连家长也不会关心孩子的科学课学习情况。大多数小学科学课每周安排两节,老师讲完基本知识后,或让学生做主科作业,或者直接把稀少的课堂时间让给主科老师,在临近期末的时候更是尤为突出。这种不受重视的态度源于科学课没有被列入升学考试,对升学造成的影响不大。

1.2 教师队伍专业性低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功底,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上出一堂优秀的课。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高。但目前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要求远不如主科教师,兼职的科学教师比例很大,直接导致科学教师教教材,影响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效。

1.3 实验室资源配置和实验教学不到位

目前,小学科学实验室资源配置不足,实验教学不能落实到位,是多数学校共有的问题。有的学校实验室过少,且很少开放,有的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完善,质量不合格,直接影响着科学实验课的开设效率。[1]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性质的课程,教学方式应该以探究式为主,讲解为辅。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实验材料准备困难,加之科学课程不受重视,多数教师采用讲授法或借助多媒体播放实验探究过程来进行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1.4 课堂浮于“热闹”表象,轻视思维培养

评价一堂好课,不仅要看课堂氛围,还需看学生收获多少和思维锻炼程度。小学科学“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实验探究多,免不了分组讨论,因而课堂较其他课堂热闹。但实际上很多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只是无目的地玩乐,几乎没有探究思维的参与,这种虚假热闹的课堂,并不是一堂好课,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帮助不大,课堂有效性不高。

2 提高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提出了几点促进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2.1充足的教学准备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不是即兴演讲,因此,有效的教学要以充分的准备为前提条件[2]。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准备:

2.1.1 了解學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学科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都需要教师进一步去了解,才能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了解学生:首先,教师需在课堂上留意学生的行为特征,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基础,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其次,教师需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维特征,进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最后,教师还应多阅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用理论知识充实自己对学生的认识。

2.1.2 钻研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小学科学中,有关“生命世界”的教学内容在三到六年级均有分布,而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就是备教材。备教材需要教师对教材有全局观,从生命科学领域的角度出发,统筹计划,不是机械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将教材前后知识建立必要的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适当的开发教材,有的放矢,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确定教学重难点,使教学目标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1.3 准备实验材料

在小学科学有关“生命世界”的教学中,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必不可少,教师准备完善的实验材料是有效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必备条件。

首先,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实验材料,该材料需保证教学的有效安全开展,不复杂也不具危险性,便于教师准备和学生实验操作;其次,确定材料后,教师需尽可能的准备实验材料,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或者学生课后个别准备材料[3],确保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当然,有些材料并不需要采集,实验材料就在大自然间。例如教师将学生带出室外,到田间地头观察虫鱼草木,并辅以讲解和引导,学生更能感受到生命世界的奇妙多姿;最后,教师将准备好的材料适时地用于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2.2 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学是一个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而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指该过程能使学生能获得有效的进步或发展[4]。endprint

2.2.1 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需要一定的动机来支配。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产生兴趣[5]。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求知欲强烈,学习的主动性才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对于“生命世界”的情境创设,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呈现生命世界的趣事,为该部分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体形象的情境,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2.2.2 选择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辅助,在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的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方法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形成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价值观。耳闻易忘,目睹为实,躬亲则明[6],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注重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亲自实践,在动手、动脑、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而不是仅以简单的讲授法来传授知识。

2.2.3 多样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与考试、测验有着本质区别,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实践,而不是过分甄别或选拔。

在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上,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例如,教师评分,个人自评,组员互评,纸笔测试,实验操作考核,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做出选择并有机组合;在评价的内容上,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不单是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3 结语

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不受重视,存在教学效率低等问题。但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们需重视这一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促进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建议能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江波.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湖南教育:上,2016(1).

[2] 郭张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2011.

[3] 卢红伟.让学生来主导实验全程[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20(6):19-20.

[4] 陈飞鸿.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13.

[5] 邱雪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 2011(18):49-49.

[6] 赵彦美.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7(4):106-109.

作者简介:张洁(1992-),女,四川泸州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