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2018-01-09刘美华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刘美华

[摘  要] 近几年我校展开了“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削枝强干,核心定位,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是我校课改的指导思想,如何落实指导思想,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开展高效课堂活动.

[关键词] 互动探究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那怎样的交往活动更适用于教学呢?传统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讲风盛行,把学生一味地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但学生参与少,缺少应该有的活力,继而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学生趴桌、发呆、开小差、精神不集中等现象,学生渐渐分化严重,厌学之风开始蔓延.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笔者所在学校从2013年开始进行课改,实施了“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互动探究课堂活动环节如图1.

经过几年的实施,教学成绩稳步上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进步明显. 在开展“互动探究课堂”的形势下,如何让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呢?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开展非常重要,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开展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互动.

师动

情境引入体现师动. “互动探究课堂”的情境引入利用的是课前导学案(即课前作业),课前导学案最好在10分钟内完成. 如“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1)”这节课的课前导学案:

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

分式的基本性质,也可以用式子来表示:

老师课前先收导学案批改一遍,对学生会做的题目课堂上不再评讲,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课上重点引导,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起到了铺垫作用.

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指小组交流、讨论、成果展示.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安排4或5人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学习交流. 小组讨论能使同学们积极思考、阐述观点、交换心得、并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形成有活力的课堂.

高效数学课堂的生生互动是学生热热闹闹的讨论环节,不是流于形式,不是放羊,也不是老师撒手不管,更不是学生天马行空,最后说个结果了之,而是有目的性、有组织地进行探讨,最后由老师点拨引领. 在“生生互动”环节中学生要紧紧围绕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进行积极有准备的争论,还要就问题的解决发表不同观点,通过相互的展示,使学生明白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会有多种形式.

生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几个细节:

(1)组内互帮,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

(2)组间互追,激发学生求知热情;

(3)组间互辩,互相启迪、取长补短.

以“5.2.2 平行线的判定(2)”一课为例,学生探究环节如下.

例 :如图2,已知∠1+∠2=180°,证明:AB∥CD.

方法1:因为∠1 = ∠3(对顶角相等),又因为∠1+∠2=180°(已知),所以∠3+∠2=180°,所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方法2:因为∠2+∠4=180°(邻角互补),又因为∠1+∠2=180°(已知),所以∠1=∠4,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3:因为∠1+∠5=180°(邻角互补),又因为∠1+∠2=180°(已知),所以∠2=∠5,所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以上探究过程中,第一步: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让小组内各成员讨论、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这就是组内互帮. 第二步:形成共识,得出结论,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组的成果并解说,该过程体现组间互辩. 第三步:让同学们比较、找出最佳方案,进行加分,该过程体现组间互追. 以上环节通过各组的展示总结出3种解题方案,让学生直观地体会一题多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展示答案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投影机前说明解题思路,这种互动探究活动改善了气氛一贯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师生互动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学生和群体之间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自主探究;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适时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的“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时,课前作业复习完“三角形内角和”后,对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索,教师让学习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探究,从而推导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这个过程中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小组互动探究得出结论,老师及时诊断和处理问题,并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 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师生互动”.

构建高效新型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课堂上教师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好、差学生没有阶级之分.

2. 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如果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那么,学生就会轻松地与教师交流情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笔者从不马上评论,而是先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让答对的同学去推翻答错的同学,这样的推翻让学生心服口服,这个过程还能激发同学们思考的兴趣. 老师对于答对的学生都大力赞赏,表扬其观察仔细,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进行加分鼓励. 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想说、敢说、甚至敢于争论,大胆反驳老师的观点.

3. 关注每一个学生,也是构建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

笔者认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跟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很大关系,要使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必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适时灵活引领. 如在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当学生自己探究解方程组时候,教师在教室巡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帮助不会解方程组的同学找出问题所在,叫同组同学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当堂辅导,从而使全班同学都学有所获.

高效的师生互动需要课堂奖励机制作为润滑剂,适当表扬和奖励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好方法. 教师规范建立激励机制,从而使学生慢慢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

教师可制定积分激励制度,对展示的小组进行加分,加分要有规可循,不能杂乱无章. 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正确者加1分,表现特别好或一个小组共同完成的活動可以加2分,老师在黑板一侧写“正”字记录分数,每小组每天所获分数由班干部做好登记,每周统计并把一周的积分情况公布在教室后面的黑板. 每月班主任总结表彰一次,每半学期学校总结表彰一次,这样就能形成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学习氛围.

课堂互动环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快乐,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反复的教学过程中慢慢探索策略、用心总结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懂得与时俱进,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生生互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大学英语协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