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导学,关注素养,师生同和

2018-01-09方震军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微课

方震军

[摘  要] 基于微课的导学模式是对傳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 这种模式不仅关注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更关注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营造了“生本课堂”的氛围,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致.

[关键词] 微课;导学稿;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教师发展

“微课导学”是指以“微课+导学稿”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和微课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在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微课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有效参与下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摒弃了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形式,是对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 这种模式不仅关注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养成,更关注到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营造了“生本课堂”的氛围,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致. 另外,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有了知识和能力上的收获,教师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首先,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学情,制定高效、本土化的导学稿,并精选或制作精良的课件、微视频;其次,课中对教师应用教材的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应用教学技能的能力加以锻炼和提升;课后,教师需要检查学生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养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现以苏科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三课时为例,谈谈笔者在利用“微课导学”模式进行教学时的一些收获和感想.

课前

课前,教师对教学内容“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和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上课前,学生已储备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及y=ax2的图像和性质知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图形平移的观点将二次函数y=ax2与 y=ax2+c,y=a(x+h)2图像之间“形” 的关系与函数表达式“数”的关系之间建立“关联”,从而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显然,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与函数表达式之间的规律. 为了突破重难点,要求上课的老师不单要设计教案,还要为了更好地揭示二次函数图像与函数表达式之间的关系精心制作上课的课件,更要制作符合学情和有梯度的“导学稿”. 另外,我们在网络上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微课”资源,此时我们就要亲自上阵,录制符合要求的微视频并上传到网络. “微课导学”模式是上课前利用“导学稿+微课资源”对学生的课前预学进行指导,首要的问题就是微课资源. 微课资源主要是借助“泰微课”等网络资源平台或教师自己录制微视频. 因为微视频的时长大约在3~5分钟,所以我们需要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这节课就需要拆分成y=ax2,y=ax2+c图像之间的上下平移关系,以及y=ax2,y=a(x+h)2图像之间的左右平移关系. 而这些小知识点可能所要呈现的内容千差万别. 如何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将这些小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教师就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深入备课. 何为深入备课,就是要抓课标,吃教材,善挖掘. 当教师进入深入备课状态,就会发现自己好像有了一把放大镜,可以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瑕疵一一看清楚. 正因为我们进行了深入备课,所以才会发现很多平时教学中的瑕疵和遗憾,而这些瑕疵正好可以在制作微课中加以摒弃,录制成一个个不留遗憾的好课,去弥补日常教学中无法深入处理的细节,拓展和延伸了属于自己的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和录制微课的过程中,经常会思考:如何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何时以何种方式引入微视频才更有效?这些思考的过程就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再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水平再提升的过程.

而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如在PPT中绘制、平移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以及制作相关的微视频时,经常会使用PPT、视频制作、文件压缩等软件,这些软件的使用技巧不一定都会,但为了能运用自如,就需要上网学习、查阅资料、求助他人、团队合作. 通过学习,将所掌握的软件技术运用于微课制作,自然而然就助推了自己软件水平的提升. 通过交流,将自己制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分享给他人,能促进阅读,增强自信,增进教师之间的友谊,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教科研氛围,真是“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才是春”.?摇

有了制作精良的微课资源后,我们就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导学稿”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 根据学生在“导学稿”中的“预习疑惑”一栏所填写的信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上课提问和微课改进,将学生的预习反馈作为“学情”的第一手资料,从“学情”出发,顺势而为,有的放矢,精准提问,精确帮扶,将课堂效益最大化.

到此,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通过微课和导学稿,学生已经完成了预习任务,并且通过“预习疑惑”,教师也掌握了一手学情,教师心中也有了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提问和微课改良计划. 但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二次函数y=ax2图像的平移与函数表达式之间的变化规律,疑惑的解开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学习,接受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才能最终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由此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预习任务转移到了课外,让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有效且有趣的预习,起到了“导学”的目的. 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教师是相关微视频设计、制作的主体,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也由以前的被动变为了现在的主动.

课上

在课上,即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情境,布置任务,组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与交流. 根据预习反馈,有些问题具有独特性,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或单独解答. 而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需进行集中讲解. 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而进行分层教学,以帮助学生解决预习中的困惑;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反馈,采取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并适时通过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微课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完成知识的内化.

如果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與其函数关系式变化之间的规律无法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从“形”的方面解开学生的困惑. 先给出原始的函数关系式y=x2,然后绘制出其图像,再给出函数关系式y=x2+1,并绘制出图像. 通过两个图像的对比,学生会发现,图像发生了上下平移. 类比这个方法(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也可以发现y=x2与y=(x+3)2之间是左右平移的.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从“数”的角度解开学生的疑惑.

如表1,对于y=x2,y=x2+1,从表格中的数值来看,相同自变量所对应的两个函数的函数值相差1;从点的位置来看,相同横坐标的点上下距离为1,即后者的图像是前者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对于y=x2,y=(x+3)2相同的函数值,两个函数的自变量之间相差3;从点的位置来看,相同纵坐标的点的左右距离为3,即后者的图像是前者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从特殊到一般,学生最终掌握了二次函数y=ax2+c和y=ax2之间的关系及二次函数y=a(x+h)2和y=ax2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微课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形结合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经过反复探究后最终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学生尤其印象深刻. 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名学生,所以传统课堂总有一些遗憾. 而“微课导学”模式是在微课的帮助下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这就使得照顾每一名学生成为可能,因此微课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在“微课导学”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后

课后要善于反思,不仅学生要反思,教师也要反思. 学生要反思上课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困惑. 对于没有熟练掌握的内容,教师要及时提问或借助微课视频的回看功能进行巩固,通过继续收看后续的微课,进行拓展学习、迁移应用,引出后续学习的知识点,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教师要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反思微课和导学稿制作中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并通过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对学生反馈的新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因此“微课”视频成了学生的“一对一”家庭教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拓展学习. 对于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网络及时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互动,能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师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延伸到课堂之外,这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全方位、立体式的.

最后借用戴圣编撰的《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故曰:教学相长也. ”微课导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和微课,学生在“微课+导学稿”指导下进行有效预习,能体会到自己在进步. 在课堂上,从教师的精彩讲解、精准提问,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与交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交流中,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师生共同的收获和成长. 教师在整个微课导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和专业素养的锻炼和提升,不言而喻. 总的来讲,微课导学对课前、课上、课后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渗透,起到了关注素养、师生同和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