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数学思考 构建深度课堂

2018-01-07吴凌艳

读写算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问题意识情境创设

吴凌艳

摘 要 数学思考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当下教师的首要任务。文章从情境创设是思考的动力、问题意识是思考的关键、方法引导是思考的灵魂等方面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会思考,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思考;情境创设;问题意识;方法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6-0241-01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情境创设是思考的动力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的热情,引起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释放。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我们先做个游戏,请大家根据三角形露出的一个角,判断这个三角形属于角分类的哪一种。看谁判断的最快。”并随着学生提问,在黑板上板书:验证、为什么、作用。当课堂一开始猜三角形类型的活动,既是对三角形按角分类知识的复习,又是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激趣引入。在活动中,教师不仅通过露出一个或两个的角,让学生看清这些露出角的的类型,还标出了它们的实际度数。教师将三角形内角和180°巧妙地隐含在活动中,不仅为猜三角形类型的活动赋予了新的生长点,还使学生对即将探索的内角和规律产生更大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内角和规律的兴趣。

二、问题意识是思考的关键

(一)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學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大胆去猜、去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学困生只要有需要更要给予提问的机会,当一位学生说:“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与个位有关。”“真是与个位有关吗?”“与个位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大胆质疑,并通过举例很快就否定了刚才的说法。“那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这样,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

(二)精心创设矛盾,让学生善于质疑

“疑”是促进学生“思”的基础。敢于质疑,也就是让学生把思维由“是什么”向“为什么”迈进。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教师出示九个平面图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等腰梯形、不等边三角形、不规则梯形、圆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激励学生观察这几个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与思考,纷纷表达了不同的学习见解。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验证,有些还在组内轻声交流着……在活动中,教师紧紧地抓住同学们的不同观点加剧“矛盾”的产生,引领学生经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教师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

三、方法引导是思考的灵魂

(一)倾听学生的语言表达,捕捉学生思维的受阻点或闪光点,顺势展开引导

教师要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既有助于促使学生理顺思路、自我分析与判断,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来把握学生思维的状态,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与受阻点。在一节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课堂上,问:“你能用这张圆纸片表示出吗?”多数学生摇头,有一个学生却说“能!”教师并没有问“谁有不同的意见”,而是有意识地询问怎样表示。学生:“先把这张圆片平均分成4份,把正面的4份表示完,再从背面表示出1份就可以了”。教师继续投石问路:“你们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学生相互讨论一番后发现,圆纸片有正反两面,若是一张饼,4份分完了,还要1份从哪儿来呢?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理解:“要表示出一个单位“1”不够,要有两个单位“1”才行”。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分析,找准思路受阻产生的原因,引发学生反省或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让学生学会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二)思考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去努力地探索更科学、更严谨的数学研究方法,不仅仅是解题能力和技巧,更是探究那种情感和思维的经历。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中,我们的重点就是要求学生能用乘法一步计算和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教师在突破此环节时不能仅用简单的例题反复演算,习题再三训练巩固,而应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前提下,感受这个思维的过程,再努力总结学习方法,以此来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总之,对学生进行思考力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功夫要下在课内。并且应当灵活地把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重视学生思考力的锤炼,促进学生思考力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师造就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问题意识情境创设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