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图三部曲 提升思维品质 撬动深度学习

2017-10-21吴从雁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深度学习思维导图

吴从雁

【摘要】为了让课堂从浅层走向深层,我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觀念,寻找新方法,创造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因此,将思维导图适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通过课前画导图,课中交流导图,课后完善导图三部曲,实现从聚焦学生的“表现力”到关注学生的“思维力”,实现“表现与思维有机结合,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真正落实英语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 思维品质 深度学习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通过体验、感知、反思等认知方式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学习过程既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联想、反思等思维和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提升的过程。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课堂实现深度学习必须要经历的突破。反思我们课改后的英语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们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变换教学方法,课堂中引入各种游戏、竞赛,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但热闹的表象背后却存在着内容浮于表面,缺乏理解、思维品质训练等问题。为了让课堂从浅层走向深层,我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观念,寻找新方法,创造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因此,将思维导图适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通过课前画导图,课中交流导图,课后完善导图三部曲,实现从聚焦学生的“表现力”到关注学生的“思维力”,实现“表现与思维有机结合,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真正落实英语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课前绘制导图帮助学生“思维产出”,培养思维深刻性

在学习新知识前,学生通过绘制导图,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有步骤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将内隐的思维变成了外显的“思维产品”。以外研社《英语》五年级下册Module 1为例,本模块在语言学习上进一步强化练习一般过去式,并对一般现在时进行复习,涉及词汇包括职业、相关活动及工作场所。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完全具备了通过画导图进行预习的能力(图1)。这个学生的预习导图中,梳理了自己不认识的新词汇,归纳了已经掌握的表示职业的词汇,将本模块语言知识She was a driver before.What did she drive?She drove a bus.He worked in an office.提炼为What did he/she do?Where did he/she work?从导图中学生对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进行的整理以及画的一个分支“注意过去式,如ed,did”我们不难看出整理、识记、理解、联系,均在统领之列,学习已经发生在预习过程中,预习时有比较深刻的思考。这样的课前预习不仅实现了“作业作品化”,也是课堂翻转的前提,更是深度学习的基石。

二、课中交流导图帮助学生“对话共建”。培养思维灵活性

构建在思维导图推动下的生本智慧课堂,第一个环节就是小组内的互动交流,还是以本模块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在复习有关职业的名词时相互交流各自导图。有的学生可能只记得teacher,doctor,nurse,driver等较常用和熟悉的词汇,而对于factory worker,policeman,housewife,writer等词汇则不太熟悉甚至完全忘记了,而通过交流则可以给所有学生构建起表示职业的名词;同时引领在导图预习中没有进行这一方面内容梳理和归纳的学生如何把握要点进行预习。

第二个环节是班级内的展示与反馈。我们适时引入竞争机制,看看哪一个小组能根据自己组内的导图,用What did he/she do?He/She was…梳理出我们学过的表示职业的词。我们知道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展示之前的准备和之后的反馈上,英语学习中,通过展示完成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第三个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导图进行高层次的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共建。如果说She was a driver before.What did she drive?She drove a bus.He worked in an office.是本模块的基本语言知识,那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过去式、一般现在时描述人的职业和活动,则是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推动思维互动与智慧共生,展现出课堂的生命活力(图3)。这种体现思维碰撞的交流对话环节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所在。

三、课后完善导图帮助学生“语言构建”,培养思维创造性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及时对导图进行修改与完善,这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伪存真、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整个导图内容全面吗?”“这样构图合乎逻辑吗?”“怎样突出你认为的重点?”等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推理、自我评估。以图1为对比,经过了课堂学习之后,这个学生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对导图进行了完善(图4),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构图,还是书写都更加规范,内容的梳理,重点的标注更加清晰。这种思维方式下的复习更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接受并建构知识。因此,完善导图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真正体现。

嵌入评价是深度学习的有效保障,在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实施嵌入评价非常重要。这是与学习过程同时发生的评价,将评价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使评价不再是学习的终结者,而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载体。比如,小组汇报后的生生、师生对话可以是这样的,“我们小组汇报完了,有没有要补充的?(Who wants to add?)”“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Any questions?)?”“他们很棒,是吧?(They are good,isnt it?)”这种评价具有导向性,引领各层次学生提高思维导图绘制的质量,起到了以“评价引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导图,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明显提升,由此延伸的兴趣及合作意识也明显增强。但由于学生在语言基础及能力上的差异,我们还需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导图,真正发挥导图的作用。正如鲁子问教授所说:同一教学内容的思维特性很多,可设计出多种思维图,我们应基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最近发展区,选择设计恰当的思维图用于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深度学习思维导图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