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湖的雪景》文本解读突破口的选择

2017-06-13张永生��

关键词:文本解读对比

张永生��

摘 要:《西湖的雪景》自选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后,一直深受师生喜爱。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多是从“优雅的抒情”“古诗文穿插”“明白晓畅的语言”等角度切入文本,而缺少自己的解读视角。笔者尝试从挖掘对比手法的角度切入文本,让全文境界全出。

关键词:文本解读;对比;境界全出;《西湖的雪景》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41-2

钟敬文是中国民俗学之父,也是著名散文家、诗人。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被郁达夫称赞为“清朗绝俗”。《西湖的雪景》是钟先生青年时期的名作,通过在雪天游玩西湖,描绘了一幅幅寂寥清寒的西湖雪景图,展现了雪中游西湖的独特感受,抒发了心怀天下的文人雅士对时代纷乱的忧思,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关怀和同情。

《西湖的雪景》自选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后,一直深受师生的喜爱。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多是依照《教学参考书》的解读,从“优雅的抒情”“古诗文穿插”“明白晓畅的语言”等角度切入文本,而缺少自己的解读视角。其实,从最为常见的对比手法切入文本,如纲举目张,可让全文境界全出。

一、“冬”“夏”对比,凸显佳趣

文题为《西湖的雪景》,作者起笔却没有写“雪景”,而是宕开一笔,写春夏西湖之景。作者用春夏与秋冬游览西湖之景作对比,通过引用诗文,极力叙写春夏西湖景观之美。一般的游人为何选择春夏去游览西湖呢?因为“应时佳胜”会“叫人眷眷不易忘情的”,这样的美景充满“柔婉芳馨的情趣”。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的心态是平和恬淡的。春夏西湖之美并不影响秋冬西湖之美,作者用“但是春花固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吗”话锋一转,指出不在季节,也不在景观,关键是“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至此“文眼”已然“点出”。在作者看来,能够在秋冬去游览西湖之人,不是“一般人”,而是“真赏者”。在对比中,春夏之美景,俨然成了陪衬之物,秋冬西湖“孤高”之形象跃然而出。

二、“初”“再”对比,层层铺垫

初,指第一次赏玩西湖的雪景;再,指第二次赏玩西湖的雪景。在文中,作者介绍了两次欣赏西湖的雪景。第一次是一个人去,雪又不大,又只剩残雪,故景不动人。这段文字,作者用笔极简,深得姚鼐《登泰山记》用笔之神韵。作者用“出”“经”“入”“行”“到”“回”一系列动词,把这次“无趣”之游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看西湖雪景用时之短,用语之简,和后面第二次观赏西湖的雪景用时之长、行文之繁形成鲜明对比。

有人说,既然第一次游玩未得趣,这段文字不如直接去掉。我认为不可以。这一段文字的存在好处有二,其一,使行文跌宕多姿。写西湖雪景之前,作者先是写春夏西湖景致之美宕开了一次,又用独自观赏不得其趣,再次宕开,经过了层层铺垫,这就使第二次赏玩充满期待,有“千呼万唤始到来”之感。

三、“张”“钟”对比,求同表异

张,指张岱,钟,指本文的作者。作者用友人老李“到西泠桥前近时”,回望湖中,看到湖心亭四周枯秃的树木,不禁想起了张岱所写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洁白渺远的雪景图,表达了张岱超凡脱俗、清幽闲适的闲情雅致,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情致,和今日作者“志趣相投”。所以,作者接下来写道:“心想这时不知湖心亭上,尚有此种痴人否?”从语言的角度看,张岱的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典雅凝练,内涵丰富;作者的语言简练含蓄,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二人一脉相通。

虽是雪天同游湖心亭,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了“知己”,得以“同饮”,极尽赏玩之乐;而作者这次只是远望,并未登亭,后来到灵隐寺,登观海亭,到岳王庙,至断桥,都没有遇到志同道合的“雅士”,不能不说是这次赏玩之遗憾,也为全文蒙上了一层孤寂之色。

四、“李”“钟”对比,俗雅各异

李,指同行者老李;钟,指作者。这一处对比很容易被忽视,但细细品味,才觉得“此中有真意”。我们先来看老李这一形象。我第一次看雪景的时候是一个人,所以来去匆匆。第二次看雪多了一个老李。老李是一个慢性子的人。作者说“老李是照例起得很迟的”是“叫醒只后犹带睡意”的一个人。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老钟,我们今天到灵隐寺去耍子吧”他高兴地说。我“哼”地应了一声,便会到自己的房里来了。

我们在校门上车时,大约已九点钟了。

这段文字颇有意味,一个“哼”字,既可以看出作者對老李“拖拉”性格的不满,也可以看出二人志趣之不同。老李只是慕名而去,只看“灵隐寺”,极具功利性。而作者是想感受大雪覆盖之下的西湖的独有趣味,是对传统文化的感怀。作者寥寥几笔便把老李“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缺少生活情趣的”形象描画了出来。

到达灵隐寺后,也是“老李的高兴,我们便在清冷亭旁照两个影”,因为游过“灵隐寺”,老李便失去了“目的和方向”。我对“眼前之景”并不满足,于是“老李也不声张地跟着我”,后来到了韬光庵,作者有一段叙述也很有意思:

本来拟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为什么,竟跑到山门前的酒楼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个人也就无多兴致干杯了。

拟在僧房里吃素面,一定是作者的倡议,“不知为什么”这是老李的态度,老李不愿意吃“素面”,本来雪天,荒野,饮酒也是极有情趣之事,扫兴的是“老李又不能多喝”,于是又不能极尽饮酒之乐。

至此,“老李”便在文中“消失了”。不难看出,选择不同的浏览季节,能体现不同的志趣;相同季节观赏,因各人志趣不同,眼中之景也不同。作者和老李,谁是“真赏者”,不言自明。这篇文章原作有副标题“献给许多不能与我共幽赏的朋友”,虽与老李共游,却不能共幽赏,实为憾事。

五、“我”“他”对比,独抒情思

我,指作者;他,指那一天同游西湖的人。作者在湖滨登汽车,这个时候,同车的不到十个人,专门为遨游而来的客人又“没有一半”。到达灵隐寺后,作者写道“不但没有游客,往时那些卖念珠、古钱、天竺筷子的小贩子也不见了”。到了“韬光庵”的时候,作者说“别的游客一个都没有”。在僧人的眼里,我们在如此天气下赏玩“令其怪异”。作者在岳王庙前登舟时,作者又写道:“湖里除了我们一只小舟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船穿过西泠桥的时候,对面的山径上“望不见一个人影”。作者为什么花费如此多的笔墨反复渲染“无人”呢?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看作者在这清寒的时节具有怎样的情致:

从灵隐寺出来,作者写道“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满足,而想更向处境较幽深的的韬光庵去。”從庵里出来,作者依然是游兴未尽,还想要“多玩一点雪景”,于是“决意步行到岳坟才叫划子去游湖”。在徒步观赏时,感觉“更有意味”。

这样清寒的景致,很少人愿意去欣赏;或者说,如果心中没有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情结,必然也赏不出“佳趣”,作者竭力铺写天气之冷,游人之少,就是为了衬托自己独特的心绪和情致,这种情致,既有出离了现实而获得短暂宁静的欢愉,也有无法忘怀的时代的忧思。

六、“贫”“富”对比,流露同情

作者在前往灵隐寺的路上,看见“道旁农人的屋里,时见有衣着破旧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围着火炉取暖。看了那种古朴清贫的情况,仿佛令我暂时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繁遽了”。作者笔下的这种恬淡、宁静、安逸,与世外之动荡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的用笔是冲谈的,褒贬之意并不浓烈。本文写于1921年1月,可谓时代纷乱,百姓流离,但作者心怀一颗普世之心。因此,如此美景也只能让人暂时忘记忧愁,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内心中的潜在的悲悯再次“迸发”:

除了极少数在等生意的舟子和别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间舒舒地来往着的少男少女,老爷太太,此时大都密藏在“销金帐中,低斟浅酌,饮羊羔美酒”,——至少也靠在腾着红焰的火炉旁,陪伴家人或挚友,无忧虑地在大谈其闲天。——以享乐着他们幸福的时光,再不愿来风狂雪乱的水涯,消受贫穷人所应受的寒冷了!

著名作家丁玲说:“散文可以偏重于写景,但必须有思想。”如果说前面在清冷的环境中游赏西湖还只是传统文人的“小我”情结,文末的这段发自内心的悲愤抒怀,有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对比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但这种最普通的手法,经由钟敬文先生的如椽之笔,就灌注了丰厚的内涵。所谓大道至简,仅通过分析文中的对比手法,就可以快速穿透文本内核,领悟作者寄寓在西湖的雪景上丰厚情感内涵,希望这样的“读法”,能够给苦于文本解读之难的教师一些启示。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中语文‘文本深度解读的系统性指导研究”(编号:D/2015/02/373,批文号苏教科规领[2015]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对比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