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及其改善研究

2016-08-31郭晓艳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教学效果翻转课堂

●郭晓艳

基于实践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及其改善研究

●郭晓艳

摘要:基于“掌握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翻转课堂可以实现知识传授的提前、内化和深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从当前高校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看,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但在平均成绩及成绩分布上效果并不佳,甚至还造成了学生出勤率下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教学设计、学生主动性、教师能力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究造成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在线学习,为大学生创造了指向更深入学习的学习环境,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实现了学生以自身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学习,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1],较好的契合了目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和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推行的教学模式之一。

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首次提出“翻转课堂”后,在美国部分地方进行实践和试行,效果非常显著[2]。但是,埃里克·布莱尔(Erik Blair)等学者通过对西印度大学材料科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发现,由于学习设计和评价机制等的不合理,导致“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出现了学生课堂出勤率下滑等负面问题[3]。那么,到底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优于传统模式吗?“翻转课堂”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效果如何?这些是当前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应该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一、翻转课堂及其实施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高校学生学习效果是基于两个基本理论,即“掌握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由布卢姆于1968年提出,他打破了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当接近正态分布,即好、中、差学生各占学生总数1/3的观点。布卢姆认为除去5%天生拥有较强学习能力和5%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之外,其余90%的学生具有一样的天资,他们的学习效果差异仅是受学习速度和学习时间的影响,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有效的学习途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4]

美国著名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则明确了什么是有效的学习途径。戴尔通过对不同学习途径下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教师为本”的纯讲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两周之后能够记住的内容只有5%;学生通过“阅读”模式进行学习能记住10%;“教师示范”能记住30%;“小组讨论”能记住50%;“做中学”记住70%;“转教与应用”能记住90%。可见,传统讲授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最差,“转教与应用”下的学习效果最佳。[5]

尽管反刍动物日粮中的纤维物质主要由粗饲料供给,但是由于粗饲料提供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无法完全满足瘤胃微生物生长的需要,所以需要添加精饲料以补充并满足日粮中可消化碳水化物的含量。日粮精粗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日粮NDF的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日粮NDF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5]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37]等均会造成影响,适宜的日粮NDF水平对维持反刍动物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上直接教学,老师需统一教学进度与要求,所以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恰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实现个性化教学[6]。“翻转课堂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教师不再占用时间来讲授基础信息,而是通过示范与讨论等形式解决深层次以及共性的问题[7]。课堂外学生需要通过看视频、讲座、课件等自主完成基础信息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还能通过网络与别的同学讨论,与教师实现“一对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积极性,增加学生与教师及同伴的互动互教和做中学的机会,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9]。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翻转课堂模式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理论上有助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最优掌握和应用。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借鉴米勒、恩菲尔德等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特点,翻转课堂的组织实施过程可分为课前自学、课内深化、课后升华三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见图1。

图1 翻转课堂的组织实施过程

1.课前自学阶段

图1展示了翻转课堂组织实施的过程,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实现课前、中、后教学的分工和统一,也实现了学生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的无缝对接。在课前自学单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观看课件、视频等内容掌握基本知识点,初步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与理解。同时,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参与集中讨论、接受教学评价、网上搜集资料等为课内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课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合理设置和制作课件、视频,既要囊括学习重点,也要把握时长,降低学生不耐烦情绪,同时根据教学评价结果,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理解偏差和问题,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和遗留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在课堂中针对性地进行详解或组织开展讨论。课前自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2.课内深化阶段

驾驶人员在移动终端注册之后即可进行绿通通行预约,此时驾驶人员的信息和每次的绿通预约信息都会汇总到绿通治理云平台上。若绿通预约通行数据与实际绿通通行数据一致,系统会适当提高该驾驶人员及其车辆的信用评分,反之会降低信用评分。绿通通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行路径(出入口站点)、运输货物种类和通行预约日期等。

在波形PBL连接件的加载过程中首先在混凝土侧板出现竖向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斜向上延伸直到裂缝贯通,如图6(a)所示,裂缝到了顶部后又向布置有开孔连接件的位置延伸.当荷载加载至极限抗剪承载力时,混凝土底部出现混凝土压碎的现象,如图6(b)所示.

课内深化阶段是师生观点和火花碰撞的阶段,是学生质疑问难的阶段,是通过交流与碰撞追求真理的过程,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具突出价值的部分。在课内深化单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师讲解和组织讨论,对自学阶段的学习进行查缺补漏,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索,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点,并实现一定程度的延伸。课内深化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考验,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本学科专业知识,以解决学生讨论中提出的各种新问题;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组织技巧和能力,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讨论而非浮于表面的“热闹”。课内深化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反思意识和责任感。

实验中是相同教师对不同的两班学生采用相同课件、相同课时进行的授课,所以学生考试通过率的提高除了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还可能与学生的基础有关。为了排除这一因素,我们对课程开始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独立样本前测。检验结果显示,sig值为0.278>0.05,P值为0.756>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没有显著性差异,两个班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相近,可以排除这一假设。这进一步证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提高考试通过率。

通过前面课前自学和课内深化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怎样促进知识与现实的接轨、实现知识点从书本向能力的转化,这是课后升华阶段的目标。在课后升华单元,学生的任务是开展创新拓展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将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作出决策、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及知识应用的机会,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的积极性。课后升华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性技能,实现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

(三)翻转课堂实施的必要条件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组织实施过程可知,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因素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自觉性、支持性网络教学系统构建的合理性、教师课程设计质量及对课堂的把控能力、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

1.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自觉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传统课堂讲授的知识点放到课前学生自学环节,这在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的同时,也对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理解能力和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整个实施过程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前提,自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唯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投入度,方能实现较高的教学效果。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性依赖教师,在教师的带领和督促下学习,学生自学能力及自学意识严重缺失。可见,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能力是实现高效翻转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

P3:R(s,w,φ)→GGGGGGG[+σX]GGG[-ρY]R(s·rR ·rs,w·rw,-φ)

①本研究为教育部课题“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09YJA740079)阶段性成果之一。受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翻转课堂的高效实施需要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及高效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还是课后升华阶段都离不开网络教学系统。根据布鲁纳的研究成果,学习可分为表层学习和深层学习。课前自学是实现表层学习,课中讲授是解决深层次问题、实现深层学习,而课后升华则是巩固深层学习并实现学习的延伸和应用。因此,在构建网络教学系统时要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在综合考虑学习时长、学习难易、知识点呈现形式、师生交流等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

为了验证“翻转课堂”在我国本土化的教学效果,本文选取某高校2013级软件专业2个班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践研究,该课程既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也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及应用能力。研究从学生的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实验课成绩和期末成绩、上课出勤率、考试通过率、平均成绩、高分集中率等方面对翻转课堂和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2.支持性网络教学系统构建的合理性

教师对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主要是完成学生知识的内化及深化,是翻转课堂中最具突出价值的部分,也是翻转课堂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翻转课堂表面上教师参与度在降低,实质上却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合理设计课程的能力、动态跟踪分析能力、对课堂的把控能力等。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指向性,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课堂学习活动的高效组织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高效、全面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对自学成果进行查缺补漏和进一步内化。可见,教师课程设计的质量及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也是实现高效翻转课堂的关键因素。

4.评价体系的合理有效性

我就这样看着他们从我的身边仓皇地跑了过去。他们的嘴上都像衔了个羊水泡儿似的,还不住地嚷嚷,似乎在唱一首西洋歌曲:西、山、出、事、了……

二、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

3.教师课程设计质量及对课堂的把控能力

(一)学生出勤率对比分析

学生出勤率不能完全代表教学成效,但出勤率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成果。无论是翻转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模式,课内深化阶段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教学成效的重要体现。有学者结合统计数据对学生出勤率和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指出两种教学模式中出勤率和考试成绩之间都有着正相关关系,出勤率越高则考试成绩越高。

表1 不同阶段两种教学模式下出勤率比较

翻转课堂最重要的优势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接受和理解能力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并实现与教师在疑难方面进行一对一的及时沟通,即所谓的个性化教学。但是,由于在我国翻转课堂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力量。在课前的视频、课件制作阶段,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课件,以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深度学习,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基本理解掌握。在授课阶段,教师通常是抛出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统一点评,没有充分运用课前自学阶段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教学,造成课前学习和课内深化阶段的脱节。同样,在课后升华阶段,教师由于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未能为学生提供一对一、针对性的实践指导,不能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由此可见,教师不合理的教学设计造成了翻转课堂中的个性化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真正意义上得以运用。

(二)考试通过率对比分析

(1)支模前,应根据构件尺寸进行模板设计,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设计与验算,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反映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标志。为进一步了解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本文拟用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期末考试通过率、平时上机实验通过率三个指标对两种教学模式下的考核通过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从图2结果可知,翻转课堂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尤其是在全国计算机二级这种权威性考试中,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通过率。

图2 两种模式下考试通过率对比

3.课后升华阶段

创建思路是首先对溃坝系统的边界进行界定,明确系统的组成元素与环境联系,然后成立一个由熟悉本专业的系统工程专家(3~5人)和熟悉计算机程序编制专家(2~3人)组成的创建工作小组开展工作。至于外围咨询专家可依据创建进程,采取短期聘用方式,以某一个单项内容开展研究、设计或试验等工作内容,还可采用书面或会议方式进行更广泛的咨询,听取更多专家意见。

(三)平均成绩及高分集中率对比分析

上文证实了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出勤率和考核通过率,那么翻转课堂对学生整体平均成绩及优、中、差生影响分别如何?为此,笔者利用SPSS16.0软件分别对课程初期、一月之后和课程期末三个阶段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以及两种模式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在学期初期,两种模式下学生的平均成绩差距不大,不存在明显差异性。隋着时间的推移,一月之后平均成绩有了较大差距,且具有差异性。但至期末,两者平均成绩又开始接近,而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平均成绩出现反超,略高于翻转课堂。意味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整体分值下移,高分人数降低,而低分人数增加。这一方面说明了部分学生在缺乏教师监督与约束的情况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的考核制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匹配,不能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表2 不同阶段两种教学模式下平均成绩比较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优、中、差生学习成绩分别产生的影响,我们对两种模式下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3。60分以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人数比例超过了传统模式,尤其45分以下的人数过多,比例占到了17.2%。相反的是,60分以上的,翻转课堂的学生比例低于传统课堂,尤其是76分以上,比例不足20%。由此可见,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受课程内容设置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的影响,中优生成绩下滑严重,差生比例激增。

表3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三、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综合考虑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和特点,翻转课堂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科学成果转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等等。但也不可否认,受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等的制约,翻转课堂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正是这种局限性造成了翻转课堂的低效。

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对教学效果及质量的衡量,更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方向性进行有效指引。如何能够契合翻转课堂的学习理念,打破传统的单一式纸质考试模式,建立多元化、层次化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实现高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及重大挑战。从评价主体看,除了常见的教师课堂随机评价和课程结束后的综合成果评价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入同伴互评机制,根据在课外自学和升华阶段同学之间的讨论、互助、转讲成果,由同伴给予评价,不仅使评价结果更加贴合实际,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益于形成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评价形式看,更多地采用灵活的、开放式试题进行测评,既可以避免学生网上“拷贝”现象,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评价内容看,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核,也要适当地考察学生在课后的升华和延伸成果。

(一)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难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表1对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程初期、一月之后和课程期末三个阶段的平均出勤率进行描述,从对比结果来看,总体上无论哪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出勤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这是由于学生对新课程的新鲜感所致。在课程期初和一个月之内翻转课堂模式更能吸引学生,学生的出勤率明显高于传统模式。但是在期末随着新鲜感的下降,两种模式的出勤率趋于一致。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根据对学生的调查结果,笔者总结翻转课堂模式下出勤率不高的原因有三:一是教师的课前课件设置非常详细,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课前自学几乎可以掌握课程所有知识点,在课外完全能够通过实践+自学+讨论开展学习,没有必要参加课内深化阶段的活动;二是教师的课内组织能力不强,课内讲解没有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而是对课前自学内容的一种重复,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三是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没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试获取学位证,抱着“及格万岁”的观念,更喜欢采取考前突击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课下所提供的教学视频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上的深化学习,反而课内深化是整个翻转课堂学习过程的精髓部分。因此,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内教学的热情,提高出勤率,对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不强,难以实现深层次学习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得到好的成绩,即使是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只要花较长的时间反复学习也可以取得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样的效果,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反映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学校效果的重要意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无论是课外自学还是课内深化,都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我国翻转课堂应用、推广的时间尚短,学生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学习理念尚未根除,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不强。同时,与传统教学相较,翻转课堂对学生的约束力下降。对于一些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而言,缺乏了教师的约束,不仅知识难以得到深化,反而可能形成基本知识都无法掌握的情形。这也是在上文教学效果分析中造成学生出勤率及平均成绩不高的原因。此外,深度学习是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升华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这对学生的自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毕竟这一环节完全没有教师的约束,而且在现有考试机制中也不存在考点,必然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实现深层次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是造成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三)有效评价机制缺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保证翻转课堂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教学相比,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更加强调对学生自主探索、开放性思维及知识运用能力、拓展延伸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基本知识点的记忆、掌握为主。可见,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与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无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精确的评价。不恰当的评价机制,必然得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结果。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翻转课堂良性发展,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新浪漫主义传入中国受到热烈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它经历了众多理论家的解释宣传后,已不再是欧洲社会原始的新浪漫主义思潮,而是穿上了“中国化”的外衣,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浪漫主义。此时的中国正直五四时期,处于一种众声喧哗的状态,这时的中国接受来自各方的声音,种种思想混杂,是一种文化大杂烩的局面。但新浪漫主义作为当下最时兴的一种文学思潮,必定有他的优势所在,是当下最圆满的一种。就像林纾翻译外来小说改头换面一样,负责宣传新浪漫主义思想的茅盾等人也在不自觉的间对其进行中国化的改造。茅盾之于新浪漫主义就是这样,他的阐释主要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指导其为人生的文学。

四、翻转课堂教学的改善途径

针对当前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要改变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从激发学生动机、科学设计教学、合理开展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抛锚式”教学设计引发学生深层次学习

实践表明,问题式讲授比陈述式更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抛锚式”教学设计就是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前视频制作和课内讲授过程中,结合实际有目的、有逻辑地向学生抛出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自我思考等方式解决问题,以达到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和灵活应用。教师在学生遇到瓶颈时搭建脚手架给予引导、帮助,并对学生的思考成果予以评价。“抛锚式”教学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

图3 翻转课堂抛锚式教学设计

“抛锚式”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引发学生主动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利于知识火花的碰撞,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从多个视角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延伸知识的能力。

(二)“约束+鼓励”的视频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性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学生为主,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性。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主动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结合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自主思考对知识进行延伸。高校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的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硬性的约束,人都有惰性,适当的约束机制是克服惰性的根本;二是缺乏软性的鼓励,致使学生在自主独立性学习中遇到障碍时“知难而退”。鉴于此,在教学视频制作环节要引入约束和鼓励机制。即在教学视频制作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教学视频,并包含学习指南和难点讲解,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题障碍,鼓励参与下一步学习。同时,引入约束机制,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开发自学进度评估,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并进行测评打分,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有效约束和完整的支持、协助,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2018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大会也于同日下午在华召开,来自加工行业的先达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乐球,SFY集团监事会主席John Wang和罗森海姆技术大学Christian Kortum教授等发表主题演讲,为与会者提供家具和木材工业的应用与解决方案的全球视野,阐述了当前木工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即数字化、自动化、物联网平台和个人需求。在2019年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上,针对于这些挑战,将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被展出,帮助观众对家具和木工行业的未来有一个深刻的见解。

She had a sort of breakdown some years ago, and since then she has been very shy.几年前她得了神经衰弱,自那以后就变得十分腼腆。

(三)“多维一体”的评价体系精确评估教学效果

由于成本核算方面的缺陷,单位很难对各项作业的成本完全了解,对于可消除的作业、不增值的作业无法得到了解,很难对其进行改善和控制。另外企业一般只注重内部发生的费用,很少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只利用现有资源对企业进行控制和改革远远不够,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多个维度制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实时评估,也可为教师教学目标、方式的调整做出指引。

图4 “多维一体”翻转课堂评价体系

从图4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即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者各占总成绩的50%。根据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将过程性评价分为课前自学评价、课内深化评价和课后升华评价。鉴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思考、应用的能力,因此自学评价占过程性评价的30%,课堂教学占40%,课后实践占30%。其中,自学评价主要由计算机评分,根据学生的课件点击频率、试题正确率、所做题量等综合评分;课堂评价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积极性、讨论结果的正确性等给予评分;课后实践则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该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期中所学的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应用以及开放性延展程度的全面测试,采用开卷+闭卷,主观+客观的方式进行。闭卷和客观是对学生基本知识点理解、记忆的测评,占总结性评价的30%;开卷和主观则是对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评,占总结性评价的70%。

在知识经济兴盛的今天,人们对于知识服务的需要与日俱增,知识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服务理念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有关知识服务的尝试与探讨应运而生。知识服务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知识经济浪潮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产生共同的一种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的新服务方式。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知识服务,但对知识服务的研究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对知识服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确切统一的认识;对知识服务的定义主要集中在用户问题的解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广义的知识服务与狭义的知识服务等几方面。

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翻转课堂是在线学习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课外自学与课堂讲授的无缝衔接。翻转课堂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知识传授的提前、内化和深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但是,受教学设计不合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翻转课堂在我国实际运行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相信在未来通过刺激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增强翻转课堂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可行性,为我国高等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带来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Rennie,F.,&Morrison,T.E-learning and social networking handbook:Resources for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Rout ledge.2013:16.

[2]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Excerpt:How to implement the“flipped classroom”[J].e-School News,2012(6).

[3]Case,M.J.,&Marton,F.Approaches to learning.In M. Tight,K.H.Mok,&C.C.Morphew (Eds.),The Rout 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Rout ledge. 2009:9-22.

[4]王钢.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6.

[5]顾敏.“学习金字塔”理论在高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1).

[6]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7]杨开城,张晓英.教学模式到底是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8,(4).

[8]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责任编辑:孙宽宁)

郭晓艳/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教学效果翻转课堂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