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描述·阐释·呈现:大学教师科学研究三部曲*

2016-08-31王运来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学教师阐释科学研究

●王 飞 王运来

描述·阐释·呈现:大学教师科学研究三部曲*

●王飞王运来

摘要: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基本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炼为描述性、阐释性和呈现性。做出什么样的科学研究取决于三个基本属性的彰显和内在统一。从描述性看,其指向是研究内容,描述什么、为什么描述、怎样描述,其指向都在于把可靠的研究内容描述清楚;从阐释性看,其指向是研究方法,阐释什么、为什么阐释、怎样阐释,其指向都在于把研究方法体现得科学规范;从呈现性看,其指向是研究结果,呈现什么、为什么呈现、怎样呈现,其指向都在于追求研究结果的价值性。科学研究实践表明,描述、阐释、呈现三件事情如果是单纯操作,其研究范式是单调乏味乃至苍白无力的,且会影响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水平与效果。所以,彰显三位一体的科学研究逻辑,毫无疑问是一种理性且科学的研究之道。

关键词:大学教师;科学研究;描述;阐释;呈现

一、问题提出

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究竟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了会得到什么?这是大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必须要问的三个基本命题。“研究什么”是指“研究内容”。“怎样研究”是指“研究方法”。“研究了会得到什么”是指“研究结果”。一项高水平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三者的和谐统一与彰显,缺乏了其中一点都不能说是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实际上,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常理而已,因为进行过系统科研训练的大学教师似乎都懂得,一个成功的科学研究当然包含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三者的和谐运转。研究结果的产生和获得,首当其冲取决于对研究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其次取决于对研究方法有一个准确的匹配并运用。然而,怎样去进行一个“可靠、规范、实用”[1]的研究,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牵制的,但第一位的且本质上都必须受到研究主体的研究思想或研究思维的影响、研究能力的影响、研究立场的影响等。

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与其说是教师职业的外在需要,还不如说是大学教师自己研究意识与研究思想自然生长的需要。据此,作为一位大学教师,笔者思考更多的是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够为自身的思想或思维的生根发芽且茁壮成长去进行怎样的科学研究?是否能够进行彰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的高水平研究?是否能够围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抓住与之吻合的研究属性形成高效的研究合力?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在研究过程中都不会有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产生。据此,怎样促使大学教师抓住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相吻合的研究属性并依此属性去开展研究,以便做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者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裂缝或鸿沟;怎样把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属性,怎样找寻准确、科学、合理的研究模式,是大学教师科学研究活动需要认识的第一个问题。

二、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三种基本属性

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离不开理论自觉,特别是对大学教师职业,其科学研究职责伴随教师发展的一生,在其科学研究过程中更需要具备理论自觉的能力。比如,针对这篇论文的构思与写作,笔者的理论自觉得益于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一个理念或一种思想,他说:“什么是思想?思想就是事实的逻辑形象。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把事实描述出来、阐释出来、呈现出来就是思想。”[2]有中国学者把思想定义为:“人们创造性地进行认识、研究、评价的活动及其得出的结论。”[3]显然,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成果,是一种高级而系统的理性认识。思想的定义与内涵已经明显地把思想与科学研究两者的关系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4]另外,写这篇论文,笔者的理论自觉还得益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与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及科学研究的范式分为“描述性模式”和“规范性模式”。根据他的观点,任何科学研究都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与诠释着自身的研究内容。

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过程就是一个思想洗礼与思想提升的过程,要真正做到思想洗礼和思想升华,就应该做好三件事情:准确描述、规范阐释、科学呈现。假若没有这种对科学研究的必然性自觉,要描述什么、阐释什么和呈现什么都是模糊朦胧的,那么做到思想洗礼和思想升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借鉴维特根斯坦对于思想内涵的界定基础上,针对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过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演绎并判断,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属性具备描述性色彩吗?具备阐释性色彩吗?具备呈现性色彩吗?从这个角度上看,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是不能回避的方法论前提,需要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琢磨。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其任何的科学研究成果本质上都具有描述性、阐释性和呈现性,或者说,是三种基本属性协调运转的结果,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种经过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描述、利用恰如其分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阐释、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呈现的过程。在整个过程里,对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进行准确描述是逻辑起点,它包含着描述什么、为什么描述、怎样描述的基本成分。利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进行规范阐释是逻辑中介,它包含着阐释什么、为什么阐释、怎样阐释的基本成分。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科学呈现是逻辑终点,它也包含着呈现什么、为什么呈现、怎样呈现的基本成分。三者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拥有不同的作用。

(一)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描述

描述什么?描述,描写叙述。利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或客观的事实呈现出来和把对象与事物的点滴经过记录下来。这里,关键词是“事实”和“逻辑”。前述说“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所谓‘事实’,其实都只是每个人眼中的事实,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我们面对同一场景总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什么,遗漏掉什么,也会渲染点儿什么,夸大点儿什么;逻辑作为推理的有效法则,其‘有效性’对不同的人而言,其性质和程度也都是不同的。”[5]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问研究者自己,你想研究什么。你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需要你为之提供理由与能够对其进行呈现的某种表达。为你提供理由以及能够进行呈现的问题是你研究的前提。

为什么要描述?科学研究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在科学研究开始时,我们可以事先假设研究的对象和需求已经基本明确,前期设计已经有了雏形,研究什么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怎样解决问题,这三个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描述。因为研究对象或内容不清楚,非得把研究者搞糊涂。

怎样描述?第一、先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研究目标要转换成为可操作性的。第二、根据研究目标搜集所要研究的内容,内容要分清,看准,内容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同。第三、对研究内容需要进行归类与梳理,初步构建出研究逻辑与框架体系。第四、对每一块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设计。第五、根据框架逻辑把内容串接起来。第六、通过反复描写修改与叙述,看看内容框架逻辑是否吻合事实性上的研究核心问题。

(二)科学研究的逻辑中介:阐释

阐释什么?研究内容清楚了,还要使研究内容具有一个很好的表达形式。好的表达形式取决于阐释。阐释是科学研究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是为研究内容或研究问题寻找最好的表达形式。科学研究也需要讲究情境,有时候需要情境配上问题,有时候需要给问题配上情境。科学研究就是让人们在不熟悉的问题以及概念中获得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最好的是把阐释置身于一个表达情境中。阐释,阐述论述并解释。阐述的对象一般是真理、道理、原理、理论,并且要把真理、道理、原理与理论放到一个恰当的情境中去进行表达。因此,阐释意味着拿出一组理由或证据来论证一个现象或问题。

为什么要阐释?“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其本质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活动。”[6]这里的“认识”就是描述,“解释”就是阐释。“认识”是“解释”的基础。“认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回答“为什么与怎么样”的问题。这里,解释或阐释不仅仅是表达某些研究主体的意愿与观点,而是用理由去论证某些现象或问题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回答阐释中的一个基本成分:为什么要阐释?阐释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意义非常。首先是因为阐释可以发现哪些现象、哪些问题是吻合事实的。并非所有现象问题都是事实的。有些现象、问题有很好的理由来支撑,而有些就差得多。但是通常我们分不清楚。我们需要对不明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判断,看看它们的事实性究竟有多少。在此,阐释是搞清楚问题的一种方法。阐释之所以意义非常,还因为当我们得出了一个经过各种理由充分证实的现象与问题时,我们通过阐释对这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解释和辩护。成功的阐释不仅仅是对现象与问题进行演绎与重复性论证。他通过提出理由和证据使其他人理解并把握现象或问题。可见,阐释对于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是相当重要的。

怎样阐释?第一,列举理由。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列举理由,“理由就是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7]并把这些理由清晰、合理地组织起来,并能够与描述清楚的研究内容和问题相匹配;第二,理顺思路。思路就是逻辑。“阐释的基本逻辑有两种,一种是前提在先,观点在后。一种是观点在先,理由在后。”[8]在任何一种逻辑下,大学教师都要向读者清晰地展示其思路,按照最佳的顺序与最容易使人理解的要求排列你的各种想法;第三,从可靠前提出发。无论你从前提得到观点的阐释过程多么精彩,如果你的前提站不住脚,那么你的观点就站不住脚。有时候从可靠的前提出发并不难。你可能有现成的、人人皆知的例子,或是显然被大家认同的、可靠的信息来源。假如你不能确定一个前提是否可靠,你或许需要做一些调查,或者对这个前提本身进行阐释。假如你不能为你的前提做充分地阐释,那么,你需要试试其它的前提;第四,具体简明的阐释。避免抽象、模糊和笼统的措辞。空话连篇只能使人感到一头雾水,失去耐心;第五,依托实际进行阐释。阐释中需要的一定是实际的、具体的证据。不能为了使阐释显得美观,而采用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去形容对立的观点。通常,人们支持某种观点都是认真的、发自内心的。试试分析他们的观点——尝试理解他们的理由——尽管你完全不同意;第六,阐释措辞前后要一致。简明的阐释通常只有一个主题或一条线索。一个观点要贯穿多个环节。因此,要清楚地表达出这个观点,措辞要精挑细选,每进入下一个环节都要使用同样的词语。

(三)科学研究的逻辑终点:呈现

呈现什么?很简单,呈现科学研究的结果,呈现事物未来的结果或状态及其价值。易言之,呈现就是“为未解之谜求得一个解。”[9]

为什么要呈现?科学研究在经过描述、阐释之后,需要很清晰地看得到一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是高水平与高质量的结果。呈现的“首要目的就是告诉世人你的研究所得。”[10]呈现是为了使科学研究的结果能够实实在在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角度上讲,呈现是为了使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向、结果导向和任务导向更加清晰。价值导向的意义在于,大学教师在做一项科学研究中,需要呈现做该研究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应然状态与理想状态,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果导向的意义在于,大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之中,要有一个研究投入与研究产出的简单意念,在投入了经费、时间、精力之后,基本的一个研究产出大概是一个什么样,要有所呈现;任务导向的意义在于,大学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中,应该要以研究问题或研究对象的“稀缺性”与“紧迫性”来判别其研究结果的质量是有是无,还是或高或低。如果单纯从“呈现性”的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导向来看,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必须具有一定的工具理性与实用的价值指向,这是科学研究价值的内在规定性与效用性使然。总之,科学研究就是让人们从研究结果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其科学研究的责任是把抽象的理论演绎回实践,让人能够感受得到理论的作用与效果。研究结果呈现的形式可以层出不穷,好的研究结果的呈现形式可以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让人弥久难忘,这就为作为科学研究主流群体的大学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留下了无限的创新空间。

怎样呈现?第一,激发式呈现。好的科学研究结果的呈现形式,首先是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且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有的表达有趣,可以一下子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还包括,研究结果要给读者一个简单易学的印象,化解读者的畏难情绪;第二,冲击式呈现。好的科学研究成果或研究结果该给读者一种冲击感。能够给人以冲击感的研究结果呈现形式首要的是准确和清晰。即便构成冲击感的元素是有趣的成分,但是准确和清晰还是基本前提。清晰的第一步是呈现结果组织有序。科学规范的呈现是其中要义。这个不仅能够使读者像他们阅读任何连贯有序的文本那样把研究结果从头看到尾,而且能对之进行扫描式阅读以快速了解该研究的总体情况或者直接翻到相应的部分轻松找到具体位置。有冲击力的研究结果,其文字是简练直白的。科学研究结果呈现的是对应着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或事情——一个特定的问题需要寻求一个解决方法。科学研究结果的呈现不像一本小说,有次要情节、叙述与文学隐喻,而是一个叙述思路成单一直线型。在科学研究中,大学教师要大胆突出这条主线,不要让人们在喧嚣的科学研究结果中勉强听到你的呼声。要有理由为自己能够做出有冲击力的科学研究结果感到自豪,让这种冲击力 (准确、清晰、直白、单一直线)滋润自己的研究结果,而不是任其泛滥,要尽量保持文笔直白简练;第三,参与式呈现。好的科学研究结果,其呈现形式要能够调动读者参与进来。有一种参与是调动读者的情感参与,也可以叫做移情。一般而言,科学研究结果的呈现是为拥有重要知识和懂得方法论的特殊读者而进行的。但如果要把研究结果呈现好,就应该忽略这个事实。不管是什么背景的读者,只要能够被你的研究结果吸引,在一定程度上就产生了移情,深度参与进来,可以把自己当成研究结果中的主人。这个时候,读者不但能够明白你的研究结果,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应该能理解为什么你的研究结果他们会在乎。科学研究的真谛就是让人们从死的概念或研究结果中获得活的体验。如果没有这个能够使读者参与进来的体验,也不会引发读者深刻的反思与共鸣;第四,启发式呈现。科研结果的呈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呈现形式一定要紧密结合研究的内容,读者参与之后能受到某种启发,而这些启发恰恰是研究想传递给读者的。如何能够做到启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结果呈现的设计是否能够把读者轻松带进一个情境中,换言之,呈现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借助某种形式,让读者从文本情境中去自己品味出道理,进而实现研究结果的转移,读者只相信自己体味到的道理。好的研究结果呈现形式要能激发读者反思,能给读者启发,能够让读者从中汲取意义与价值。但这种启发式呈现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一定是要能产生启发效应的形式。第五,印记式呈现。好的科研结果呈现的形式本身就是日后知识提取的一条线索,好的研究结果呈现形式能够在读者大脑里植入一个“钩子”,见到这个形式就容易勾出与之相关的知识。比如,笔者平时读到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且在呈现形式上是对自己有启发的,在自己大脑里就会留下印记,当在其他场合碰到诸如此类的一些信号之后就会在大脑里呈现出来。可见,好的研究结果的呈现形式会在大脑里留下很多钩子,大脑的左右脑是可以互相挂钩的,最好为一个知识多挂几个钩子再放到大脑里,日后,随便抓住一个钩子,都能把知识提取出来,这就是多线索与对多种研究结果进行阅读的价值。

三、“描述-阐释-呈现”融合是大学教师理性的科学研究之道

从前述分析可知道,描述、阐释和呈现,基于其中任何一种所作的研究都是有缺陷的,单纯其中一种研究都会产生问题的研究,据此,为了彰显大学教师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合理性,搭建起大学教师理性的科学研究之道非常重要。

在实质上,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是一种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活动,是一种提升自己素养与能力的高规格活动。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学术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科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以学术旨趣为精神,以专业方法、机制、制度、标准、流程为手段,以持续、根本地解决问题为目的,保证科学研究的有效、有序、可持续运行的研究模式。这种规定性就是科学性。据此,科学研究首先应该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实效性或实践性。从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定性来讲,思考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理性之道并从融合的视角搭建一种新的模式,对明确大学教师在研究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路径,寻找其科学研究的理性之路,具有相当重要的方法论意蕴。实际上,教育科学研究之道,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是准确性、科学性、实效性融合的过程,是研究问题或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的融合过程。

首先,科学研究证明,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着两种向度的研究结果。一种是负面的,一种是正面的。单纯的描述性研究、单纯的阐释性研究与单纯的呈现性研究,都不是理性的科学研究之道。综合运用描述、阐释和呈现的科学研究才能使研究的描述性、阐释性与呈线性三种属性合一。

其次,从大学教师的工作特性来看,其工作特性决定了其科学研究之道理当遵循描述、阐释和呈现之道。只有把研究问题或研究内容描述清楚了,才能对其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真正的阐释,最后才能很好地把研究结果给呈现出来。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最终价值在于促使问题得到解决。从教师的职责之传道、授业、解惑来看,教师作为传道者、授业者与解惑者属于不同的职业使命与职业立场,无论是传道者、授业者还是解惑者,其使命的彰显与职业立场的表达都需要通过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描述、阐释和呈现之后才能实现,需要描述、阐释和呈现的有机融合。大学教师的传道者、授业者和解惑者职责的实现在于融合运用描述、阐释与呈现的理性模式。

再次,从科学研究的描述、阐释和呈现的逻辑关系来讲,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如下图示):

如果把科学研究过程比喻为一座金字塔,塔基就是“描述”,只有把研究内容中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把握正确,清晰,研究才有了好的开端,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塔中间是“阐释”,如果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内容没有问题,具体而规范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办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就是贯穿整个研究逻辑的;塔尖是“呈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是实现研究的价值引领和解决问题,有好的研究结果呈现出来。可见,集描述性、阐释性与呈现性一体的科学研究之道才是属于理性完美的研究模式。

综上,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需要从单纯的描述性思维、或者阐释性思维转向到综合性思维,即描述性、阐释性、呈现性于一体的研究思维上来。大学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者或知识工匠,需要通过遵循对知识与问题进行描述、阐释和呈现的研究之道,提升成为一名真正有思想的教师与富有专业化发展底蕴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刘贵华,孟照海.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质量的九个问题[J].教育研究,2015,(9).

[2]肖川.教育:让生命更美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3][4]刘尧.迷茫的大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241.242.

[5]肖川.作为理想主义的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

[6]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90.

[8][英]安东尼·韦斯顿著.卿松竹译.论证是一门学问[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6.

[9][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10][美]约翰·达利,[加]马克·扎纳著.卢素珍等译.规则与潜规则:学术界的生存智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3.

(责任编辑:许爱红)

王飞/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王运来/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校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高等教育史研究

*本文系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15Y431]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大学教师阐释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中韩世界遗产地(点)解读及其实践对比研究
论登慈恩寺塔诗阐释的演变
论“鲁迅阐释”的态度与方法
学生视角的大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分析
“一次消化者”与“二次消化者”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