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6-08-19霍绮雯谭峰张昕刘晓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急性脑梗死针灸

霍绮雯 谭峰 张昕 刘晓林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对照组予脑梗死的基础治疗, 针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针灸治疗。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作对照为健康组。观察针刺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PAC-1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 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PAC-1水平(0.925±0.514)%明显高于健康组(0.231±0.2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 针刺组PAC-1水平(0.51±0.37)%较治疗前(1.08±0.98)%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后, 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升高, 针刺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27.93±4.72)分较对照组(23.90±2.23)分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灸能抑制脑梗死患者PAC-1水平, 推测针灸在脑梗死早期可通过调控PAC-1水平, 改善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

【关键词】 针灸;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活化因子;运动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08

大量研究表明[1, 2], 血小板活化与脑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针灸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3, 4]。目前国内学者较少从血小板活化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机理。PAC-1是反映血小板早期活化的标志物之一[5, 6]。本文通过观察针灸对PAC-1表达的影响, 从血小板活化角度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机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脑梗死患者30例,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64.21±9.87)岁;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所有病例都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发病时间<7 d。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和其他血栓性疾病。入选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作对照为健康组, 其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3.66±9.72)岁, 仅作PAC-1水平测定。

1. 2 方法

1. 2. 1 PAC-1测定 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天及治疗后第14天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AC-1水平。正常组空腹时抽取静脉血2 ml即可。

1. 2. 2 运动功能评估 针刺组和对照组采用四肢运动功能评测(Fugl-Meyer评测)法, 评估针灸对脑梗死患者瘫痪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入院第1天和治疗后第14天各评分1次。

1. 2.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血栓通注射液3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 1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 1次/d。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1次/d, 30 min/次, 连续治疗14 d。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脑梗死急性期, 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PAC-1水平(0.925±0.514)%明显高于健康组(0.231±0.2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治疗14 d后, 对照组PAC-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 针刺组PAC-1水平(0.51±0.37 )%较治疗前(1.08±0.98)%显著降低(P<0.01), 且针刺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2. 3 治疗14 d后, 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升高, 针刺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27.93±4.72)分较对照组(23.90±2.23)分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7], PAC-1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IIb/IIIa, GPIIb/III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的受体, 目前为反映血小板早期活化的标志物之一。GPⅡb/Ⅲa在受损血管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通过血小板表面PAC-1水平的检测可以直接反映血小板早期活化情况。

本研究显示, 在脑梗死急性期, 患者PAC-1水平升高, 提示在脑梗死患者中存在高度血小板活化。健康组也存在少量的活化血小板, 这可能是机体维持凝血-纤溶系统平衡的生理现象。

本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组的PAC-1水平在治疗后可显著下降(P<0.01), 较同期的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治疗14 d后, 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针刺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针灸可能是通过影响血小板的早期活化来达到治疗效果, 针灸可能在治疗脑梗死的早期对PAC-1水平存在调控的作用,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早期活化。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已经有目共睹, 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国内外对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虽已取得长足进展, 但很少从血小板活化的角度探讨其机理。

综上所述, 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早期血小板活化有关, 检测PAC-1水平可能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Dohi T, Miyauchi K, Ohkawa R, et al. Increased lysophosphatidic acid levels in culprit coronary arteri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therosclerosis, 2013, 229(1):192-197.

[2] Hsin-Yuan C, Anping D, Manikandan P, et al. Lysophosphatidic acid signaling protects pulmonary vasculature from hypoxia-induced remodeling.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 Vascular Biology, 2012, 32(1):24-32.

[3] 郭泽新, 汪润生.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中国针灸, 2002, 22(4):268-270.

[4] 张惠珍. 以阳明经为主取穴加电针治疗中风偏瘫228例.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5, 12(3):149.

[5] Verdelho A, Madureira S, Moleiro C, et al. White matter changes and diabetes predict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 the LADIS study. Neurology, 2010, 75(2):160-167.

[6] 何来鹏, 王欣.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的表达.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4):462-463.

[7] Rancoule C, Attané C, Grès S, et al. Lysophosphatidic acid impairs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inhibits insulin secretion in high-fat diet obese mice. Diabetologia, 2013, 56(6):1394-1402.

[8] Calvete JJ. Clu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prototypic human integrin: the platelet glycoprotein IIb/IIIa complex. Thrombosis & Haemostasis, 1994, 72(1):1-15.

[收稿日期:2016-04-01]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急性脑梗死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