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招聘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2016-05-14杨成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培养策略

杨成光

摘 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关注社会招聘教师队伍。社会招聘教师入职后的初期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因此,必须加强社会招聘教师职业德性教育、辅助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培训针对性、改善培养条件、建立考核机制、发挥管理职能。

关键词 招聘教师 现状分析 培养策略

社会招聘教师是指被招入师资队伍的非师范类毕业生。这些教师为义务教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特长、技能、组织环境的不同和教师个人敬业精神的差异,在教师专业成长速度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部分教师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的培养已成长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而部分教师进人教师角色比较缓慢。下面结合人事管理工作实践谈谈对社会招聘教师培养的认识和体会。

一、社会招聘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为了加强社会招聘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使社会招聘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教育局对社会招聘教师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招聘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比较热爱,工作也比较努力,但还有部分教师的师德及教育教学能力不尽人意,存在许多问题。

1.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不深刻

有些社会招聘教师缺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情,教师的专业情意不够健全,对于什么是“教师”、为什么要做教师、怎样做教师等问题的理解不深刻。在所有招聘的教师中,不乏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人,但也确实存在着部分人不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他们加入到教师这一队伍中是出于当时无法找到工作的无奈,尽管这些人已经被招聘为教师,但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安心教学工作,甚至出现了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现象,缺少教师应有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

2.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贫乏

由于这些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素养。入职后以每天忙于教学工作为由,在主观上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很不重视。因此,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运用教育学的原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较少体现,还有个别教师甚至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3.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专业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实践知识和文化知识。招聘教师所学专业与任教专业普遍不合,非教师专业性比较突出,有较多的学校领导反映,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尽管这些教师当初在招聘时都拥有大专以上文凭,但许多人的文凭是通过电大、函授取得的,既使是全日制院校毕业的也是一些诸如高职院校等自费性质的大专,这是造成这些教师专业素养整体不高的根本原因。

4.对教材掌握能力差

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对教材中的难点、关键的正确把握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许多招聘教师却不能够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态度上的问题,这些教师一方面缺乏对教育本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缺乏阅读、分析、钻研教材的习惯。

5.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课堂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社会招聘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技能品质。从调研中了解到,有的教师文字书写不工整、板书不规范;有的教师语言表达不流畅;有的教师课堂设问不科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有的教师仪表仪容不自然、不协调;有的教师媒体使用不熟练、不恰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夯实课堂教学基本功是招聘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6.缺少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

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从调研的情况看,社会招聘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缺乏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缺乏管理经验,有时偶发事件的处理不当;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有的教师只管上课,不管学生动态,不管课堂气氛,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

二、加强对社会招聘教师培养的策略

加强对社会招聘教师的培养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社会招聘教师培养培训的实践中,必须“立足校本,立足实践,立足中等层次”,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培养培训工作。

1.加强社会招聘教师职业德性教育

教师职业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力的品质。教师德性的最基本要求,应该是对学生的无害、无欺、公平和有益,满足教师自己和他人的精神需要。

教师职业德性的养成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一要加强对招聘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分析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种种因素,如专业思想巩固程度、所教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工作的艰难程度、问题行为的显现程度等,从而增强招聘教师对师德规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狠抓课堂教学中教师德性的养成,如胸有成竹的教学准备、得心应手的教学水平、精益求精的教学技能、从容得体的教学姿态、关注细节的教学过程、平和稳定的教学心态等,从而养成良好的德性品质;三是以老教师的先进事迹、骨干教师的成就感、教坛新秀的成长经历和名师学科带头人的教学风格等现身说法,来进一步加强敬业爱岗的专业思想教育。

2.辅助社会招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知识技能以及组织环境的基础上,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规划职业发展的过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一系列活动之中。一般而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都要经过四个阶段,即职业预备期、职业初期、职业中期和职业后期。但社会招聘教师没有经过师范专业化教育,因而没有经过职业预备期,只是在招聘前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因此,对于社会招聘教师来说,职业初期阶段十分重要。无论是教师培训机构,还是所在学校,都要辅助社会招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职业发展指明路径和方向。

一是帮助教师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特长、性格、技能、智商和情商等。全面、准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的特长、性格、技能、智商和情商等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特殊能力及目标与职业相匹配。二是帮助教师职业发展机会评估。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要全面、正确地评估组织因素的影响。在设计职业生涯时,应分析环境的发展变化、环境的特点以及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等。三是帮助教师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如专业知识结构调整目标、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职称晋升目标和职业价值目标等。四是帮助教师制定行动计划。要在思想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提升等方面制订具体的措施,特别是上级组织要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并在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帮助教师作出评估和调整。

3.增强社会招聘教师培训针对性

在实践中,要把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和所在学校的校本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一是依托校本,从实际出发确定研训主题。校本研训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抓手,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培训要依托校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来确定研训主题,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二是灵活培训方式,提高集中培训的实效性。如“上课-说课-评课”式培训,把理论学习中获得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学习-讲座-互动”式培训,学员按照要求进行自学研讨,在此基础上,听取指导教师和专家的讲座,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深化认识;问题研讨式培训,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筛选归纳,结合培训的需要,提出若干个问题,在培训学习中开展研讨,并在实践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名师引领。发挥本地区的名师引领作用,以学科为纽带,以课堂为载体,实行结对帮教。招聘教师群体经过几年的磨练,一部分教师已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成功案例和学习心得将有助于提高同伴参与研训的紧迫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改善社会招聘教师培养的条件

社会招聘教师成长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外在保障条件就是指外在于教师主体又对专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它直接影响专业发展程度。因此,在实践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营造自由、民主的发展氛围。从学校层面看,充分尊重其专业地位,建立学校和招聘教师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和互动的工作机制,并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增强专业支持意识,淡化行政指令意识,让这些教师的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内在保障条件是指教师自身的态度、情意、知识、能力等对专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内部环境。在实践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树立清醒的专业发展意识。不仅要对自身发展及其价值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不断地追求更专业、更完善、更合理的专业行为。二是提升招聘教师发展的能力。在具备作为合格教师的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即企划发展目标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对工作行为进行系统反思的能力、对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等。通过这些措施,把培养招聘教师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使社会招聘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良好的保障机制。

5.建立社会招聘教师的考核机制

对社会招聘教师的考核,应把教师职业习惯的养成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要把培训的即时考核、跟踪考核和综合考核有机地统一起来,全面地、科学地、客观地作出评价。

第一,学时完成情况考核机制。通过培训记录、教师学习笔记等资料,考核培训组织部门是否保证培训时间、完成培训任务;通过培训组织部门的教师培训记录,考核教师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参加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

第二,学习态度考核机制。通过检查培训部门的培训记录,考核是否完成计划规定培训内容和数量,培训资料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培训方式方法是否被教师所接受;通过检查教师学习笔记(或自学笔记),考核是否记录所学内容,笔记数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笔记是否认真、细致。

第三,培训效果考核机制。通过受训者的作业、考试和交流,了解培训内容是否被受训者理解掌握,认知程度是否达到培训要求。通过交流活动,考核受训者整体素质是否得到明显提升,思想认识、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是否有了显著提高。通过教育活动和教学过程的观察,考核培训内容是否落实到教育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否得到改进,是否推动和促进了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教师专业素质年度考核,将教师培训必修内容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考核成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6.发挥社会招聘教师的管理职能

为了加强社会招聘教师管理工作,强化管理职能,确保培养培训质量,真正达到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招聘教师的整体素质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各层面的管理职能。

一是教育局人事科管理职能。基本信息管理,即教师基本信息的录入,显示学校教师列表;调入调出管理,即对教师进行调入调出处理和查看;查询管理,即对教师信息进行各种查询;统计管理,即统计不同年龄段中教师性别、学历、职称和职务的分布情况。

二是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职能。培训计划管理要认真落实培训计划确定的各门课程和教学要求,保证教学时量和学分。培训者选聘管理要制定培训者聘任办法,认真选聘具有相应学术水平、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继续教育教学工作。注册登记管理要做好培训学员的注册、登记和培训的业务指导,及时做好学分的统计、登记和发放工作。

三是校本培训管理职能。建立科学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奖惩等。各中小学校要用科学的管理保证校本培训的优质高效,使教学、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进行,真正使学校成为一种学习型社会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校本培训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维德,董临萍.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郭东岐.教师的适应与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培养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