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合·两段·双主”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法的建构及实施

2016-05-14张晓剑王啸

地理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

张晓剑 王啸

摘要: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为突破点,探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面对面的学习两个阶段相衔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法的运用,以期为同类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自主学习;面对面的学习

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是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进行的自主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地理学习方式,它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模式建构

为充分反映上述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法的定义,并使其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可将其具化为“一合·两段·双主”的教学模式(见图1)。

一合:是指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它是实施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主要包括四方面:①课程内容的媒体化,将课程内容转化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对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法而言,“融合”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的角度,审视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划分出若干小的、独立的知识点,制作集声音、文字、图片、影像于一体的微教学视频(见图2)。②教学方式的现代化。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多地通过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网络等技术手段将微教学视频呈现给学生并供学生学习选用。对于传统地理教学中的“板书、板图”等教学方式,亦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予以实现。③地理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专门论述,日常教学中可将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其它模块的教学中,如“气象遥感图片”在“天气”教学中的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口的增长及分布”中的使用等。④教学检测及评价数据使用的常态化。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学生长时期的观察、检测等数据的积累并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两段:是指 “自主学习”和“面对面的学习”两个阶段。自主学习阶段主要是指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微教学视频,完成“学习单”中具体任务的学习过程。该阶段以学生个体的分散自主学习为主,旨在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完成教学中最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为后阶段面对面的学习反馈问题、提供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空间与时间。该阶段虽以学生个体的分散学习为主,但并不排斥学习过程中与同学之间的交流。面对面的学习阶段是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交互作用的学习阶段。该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旨在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完成课标对知识的所有要求,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在该阶段,教师可通过民主学习气氛营造、情景创设、问题驱动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学生亦可通过同学之间的“头脑风暴”、成果展示等合作形式进行问题探讨交流。此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微教学视频和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方式,亦可以通过学案、投影仪等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双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混合式学习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及探究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混合式学习法同样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强调教师在资源准备、学习方法等方面所起的指导作用;在面对面的学习过程中,强调教师在疑难问题点拨、学生思维延伸、知识实际应用等方面所起的引导作用以及在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等方面所起的调控管理作用等。

二、模式环节

在具体实施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法的过程中,应突出其“一合、两段、双主”的模式特征,重点关注以下7个要点(如图3所示)。

准备:主要是对教师而言。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制作微教学视频、设计并制作任务单等四项内容。其中,在制定自主学习任务单时,教师要给出完成任务应经历的步骤和要求,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

尝试:是学生在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具体操作时,可依次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同伴交流和问题反馈四个步骤。

释疑:是师生进行面对面教学的第一环节,具体操作时,需要依次进行教师问题筛选、学生质疑释疑、教师点拨总结三个步骤。

拓展:是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最主要环节,也是面对面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包括情境创设、问题探究、教师支持和知识整理四个步骤。其中,“问题探究”是本环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环。在该环节中,教师应提供图文或音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并针对核心知识提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一定层级的问题串,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应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能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彼此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应用:是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的巩固过程,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检验的过程,主要依靠“当堂练习”来进行。练习题可按难易程度分成A、B两个层级,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拓展性的C级作业,如研究性地理小课题、实践性地理考察或测量、地理热点社会性问题调查等,供学生在课下选择性完成。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做好对学生所做练习题的评判及数据分析工作。

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并为“修正”环节提供依据。评价时应突出学生和教师两个评价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其反映课堂教学状况;对学生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作业、书面检测、绘制地理图表并分析,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观测、问题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等;在形式上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在评价结果的呈现上,应采取等级评价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

修正:是教学即将结束或结束后学生与教师对学习结果的再矫正化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欣赏自己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问题、订正错误并改进学习方式;教师主要是总结经验,修正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过程中的缺陷,以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三、实施案例

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为例,充分运用“一合·两段·双主”的混合式学习法,主要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教师制作好“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系列微课视频和相关学习资源,发布在青岛地理教研服务网微课网站(www.wk.dlfw.cn),供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机房、家里等地,利用电脑、平板、手机等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完成相应任务。

课上:教师根据学生在线视频的回放率、学案、任务、笔记、讨论等情况,收集学习难点、疑点,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汇报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查阅图文材料、教科书、地图册、微课网站平台知识、谷歌地图、在线搜索信息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深化对“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理解(如图4)。

课后:教师根据课堂动态生成情况,将学生能够在课后独立完成的内容预留在课后,如崂山山地的成因和青岛沿海地貌分析。教师将该部分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发布在微课网站平台供学生课后再学习。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自主学习、互教互学、在头脑风暴中学、在做与应用中学是知识内化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体现了课堂回归学习主体的课程改革思想;体现了混合式学习法这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新形态的革命性特征。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