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2016-04-27刘建洪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情境创设教学目标

刘建洪

【摘 要】本文从关联生活实际、课堂提问、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目标四个角度来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学质量提升提出全新的研究角度与措施,推动其发展与变革。

【关键词】初中生物 情境创设 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 生活实际

所谓的教学情境创设,指的是通过引入一定的教学设备,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真实再现课本当中的知识体系以及所构筑的背景环境,让学生通过较为直观的方法,实现对于抽象、复杂、理性知识形象、简洁、感性的转化与吸收。虽然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如果未能切实掌握其中的要领、方向与准则,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也难以促使学生在教学环境当中有所感悟与收获。

一、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情境创设”

任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的使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服务的,如果无法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引起了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和“喧宾夺主”的现象发生,那么这种教学策略的使用必然就是失败和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必须紧密围绕着课堂主题和教学目标,不脱节、不偏离。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时,将人体五官中的听力感知作为重要的例子引入教学,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时长两分钟的有一定剧情的无字幕广告片,让一部分学生正常观看,一部分学生堵上耳朵观看,然后让两组学生分别说出自己能从广告片里感知到的内容与感受。通过对比,学生能够非常充分地认知到“听力”对于人日常活动的重要性,进而引申到人能够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各类外界感知能力。这种过渡和转移,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产生更多的关注度,推进课堂的进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依托教学设备,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在社会以及环境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利用挂图、标本以及各类实验器具引起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注意力,从而实现对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聚拢,其效果是非常直观的。

例如笔者在讲授《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将玉米和浸泡过的菜豆分发给学生,让其进行解剖和观察,比较两者在结构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学习,将知识掌握和动手实验二者融合在一起,达到手、眼、脑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需求。

另外,笔者在展开生物教学时,还会格外注重对于实验器具的选择和利用,比如生物挂图、实验标本等,让学生对一系列生物结构、循环图示产生更为清晰和直观的认知。同时,鉴于当前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设备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利用,笔者在讲述有关生态演示和自然情境展示的内容时,会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短片,这样就方便了学生理解那些复杂的、仅靠语言表达难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内容,也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通过课堂提问,进行“情境创设”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互动过程当中的有效措施。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置,将有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对于生物现象、生物问题的探索和求知。

例如在学习《基因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笔者会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婚姻法》规定近亲不允许结婚?”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展开五花八门的回答与联想,课堂尚未进入正题,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当有学生的答案已经接近或者出现有关“遗传”“下一代”之类的字样时,笔者趁机切入本堂课的主题,即基因遗传问题。然后告诉学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本质上都是与“基因”有关的,比如父母都是双眼皮,但是生下的孩子却是单眼皮;知道父母的血型,就可以推测出孩子的血型有哪几种可能性。基于这两个案例,然后再次向学生提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见过类似的现象,或者疑惑过同样的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不断燃起其对于新知识的好奇,使其大脑始终处于思维运转的过程中,跟着教师一起,进入整堂课学习的各个阶段。

四、关联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创设”

生物隶属于自然科学,生物知识全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从人体构造到动植物生长繁衍,都包含着生物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类素材,引用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启发学生去探索生命的奥秘,解答各类有趣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科学的价值,进而产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

同样以《种子的萌发》为例,在具体讲授到“种子萌发的条件”其相关内容时,笔者举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例子:“将玉米种子种在泥土里可以长出新的玉米,但为什么大米洒在土地里,却无法生出大米?”“如果给予大米和玉米一样的萌发条件,是否大米就有可能发芽生长呢?”这类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于本身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因此并不会让学生产生对于知识的陌生感和距离心理;相反,学生反而会以自己生活中的所见,积极地去思考、去研究。教师所要注意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实现对于知识的广泛运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有效的手段和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创设出具有一定现实感和真实性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于情境创设主题的把握以及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和延续性,使其能够紧密围绕教学任务,真正实现为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入境入情入理——浅谈初中生物创设情境下的新课导入[J].考试周刊,2015(30):132.

[2]蒋丽丽.漫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智慧的生成——以生物课堂上的情境创设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03):27.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情境创设教学目标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