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2016-11-10周靖

人间 2016年28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理论小学数学

周靖

摘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课堂融于生活实际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实际中体验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会实现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论;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99-01

《新课程标准》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 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当数学教学披上生活的外套,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愿意去接受知识并探究。因此,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将数学课堂融于生活实际,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实际中体验数学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逐渐会自发的爱上数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下面本人结合一些教学案例,谈谈我对新时代下小学教学方法的心得。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自主参与欲

1.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导入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在日常备课中我们教师就要善于结合教材,挖掘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在缤纷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你我身边,大家时刻都在与数学打着交道。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创设了森林中小动物们进行自行车比赛的情境:一只小兔子骑着圆形车轮自行车,一只小松鼠骑着正方形车轮自行车,问学生:“小兔子和小松鼠谁会获胜?为什么呢?”学生们会立即回答:“小兔子会赢,因为小兔子的自行车是圆形的轮子,滚得快,小松鼠的自行车是正方形的轮子,滚不动。”接着追问学生:“那么你们想知道圆形和正方形都有哪些特征吗?”通过类似的情境导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新知识,真正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现代教学论》研究提到,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提出切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能够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心研究并善于挖掘教材,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让教学内容更有活力,将数学学习内容巧妙地创设成一个个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发产生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24时计时法》这一课中,制作课件将学生的一天生活的图片与响应时间钟表的图片打散,然后问学生:请问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小学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开始能大致已经开始了解钟表的时间了,等学生回答后,接着提问:那么谁能告诉我,这张图应该和哪一个时钟进行连线呢?像这样通过创设常见的生活问题,使数学问题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参与情境。小学生由于年级小,思维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表现,学生对于抽象内容的理解较为吃力。因此,在教学教学知识中既要尽可能的以生活为原型,让生活实际走进数学课堂;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抽象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生活原型,引导主动探究,提升学习水平

1.运用生活实物,数学探究具体化。《新课程标准》提到: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路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探究并获取知识。

2.借助生活实例,数学探究合作化。数学知识是前人在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揭示出的规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敢于捕捉、获取经验,这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起点。因此要把数学教学置于实际生活中,并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才会乐此不疲。我们每位数学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就一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使学生探究能力得以提升。

3.利用生活经验,数学探究生活化。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的,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但实践证明只要把数学置于生活实际中,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又是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的组织,让学生体会出数学的真正价值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探究乐趣,促进学生发展

1.在应用中认识生活实际。当下数学教学往往还是停留在只重视解答书本上已经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而忽略了数学问题的来源和作用,在学习中学生只是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不求甚解只是进行简单的机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不会应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在数学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后,要求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成对称的。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雨伞”、有的说:“椅子”、有的说:“蝴蝶”……很快学生就说出许多生活中呈对称的物体。学生这种自觉参与,帮助自己更进一步强化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2.在应用中参与社会生活。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发现,数学教育只有在参与到社会生活之后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光靠收效甚微的讲解传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加以应用。

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带领班上学生到附近的超市去参观,要求说一说在参观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并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所接触到的,在购物中出现的有关数学问题,通过询问售货员来理解什么是元,什么是角,这些钱的换算率是多少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像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感受自己发现的问题所富有的魅力,对于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让数学课堂联系生活实际,一定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学习水平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理论小学数学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