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水平对恢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12-25邢小玲,王琳,郭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活能力自我效能生存质量

自我效能水平对恢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邢小玲王琳1郭霞饶颖臻赵雅宁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水平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1 040例恢复期(出院后3~4个月)老年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采用生命质量简表(SF-36)进行生命质量评测,画钟实验(CDT)进行执行功能评价;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焦虑和抑郁情况;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测ADL。结果自我效能水平低水平组、中水平组、高水平组生命质量各维度各项评分、CDT评分、SDS和SAS评分以及ADL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生命质量各维度各项评分、CDT评分、SDS和SAS评分以及ADL分值各项分值优于自我效能低中水平组患者(P<0.05)。结论自我效能水平可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与患者执行功能、心理情况及ADL状况有关。

关键词〔〕自我效能;生存质量;执行功能;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93〔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课题(09276103D-3)

通讯作者:郭霞(1973-),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研究。

1唐山市工人医院

第一作者:邢小玲(1973-),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研究。

自我效能指人们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念,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个体学习以及健康促进等领域的研究〔1,2〕。生存质量是指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提高个体健康的供给程度和健康需求的满意程度;个体对生命及社会环境的认同感,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物质条件、健康质量、精神需求、养老保障、自然环境社会参与等六个方面〔3〕。本研究从自我效能角度分析恢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取方便取样,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唐山市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后老年脑梗死恢复期(3~4个月)患者1 030例。男509例,女521例。年龄60~74〔平均(65.2±5.1)〕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356例,初高中474例,大专及以上为200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梗死部位为基底节的为247例,额叶部位156例,顶枕叶270例,其他部位(包括扣带回、丘脑和右侧小脑等部等)357例。纳入标准:均符合1995年10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均通过MRI验证存在脑梗灶,且为单一病灶,无明显脑萎缩者;均为首发病例,右利手;无意识障碍,病情稳定,测验时无明显失语症。排除标准:其他器质性脑部疾病;危重脑卒中后失语不能配合检查者;严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史阳性、色盲或色弱者;不能理解或完成测试者。由接受了统一认知心理学量表使用方法培训人员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调查。

1.2自我效能测试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项内容。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分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分别计1、2、3、4分。告知患者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每一个句子无须过多考虑,直接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和想法在相应的括号内打钩。量表总分为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除以10,总分范围为1~4分,根据自我效能得分指标(得分指标=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分×100%)的高低,将其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其中>80%为高水平,60%~80%为中等水平,<60%为低水平。

1.3生命质量评测生命质量简表(SF-36)〔4〕可以分为三个部分:36个条目、8个维度、2个总测量。这8个健康维度分别是: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计分方法按公式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标准分值=〔(实际得分-该方面的可能的最低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得分分为三级:差(0~60分)、一般(61~95分)、优良(96~100分)。

1.4执行功能评价钟表绘画测验(CDT)要求受试者画一个钟面,时间是11点10分,总测试预计耗时1~2 min。评分标准时要注意被试者是否采用“12,3,6,9四个点的锚定策略”。总分为10分。具体标准:锚定“12,3,6,9”四个点=4分;写出所有数字且无多余=1分;数字的位置正确(顺序正确且在自己的象限内)=1分;画出时针并比分针短=1分;时针指向正确(11和12之间且靠近11)=1分;画出分针并比较长=1分;分针指向正确=1分。

1.5抑郁和焦虑评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入选者进行抑郁程度自评。初始分乘以1.25为标准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入选者进行焦虑程度自评,初始分乘以1.25为标准分。

1.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测ADL量表的Barthel指数(BI)包括进食、洗澡、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剃须)、穿衣(解系纽扣、拉链、穿鞋等)、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包括拭净、整理衣裤、冲水)、床椅转移、平地移动、上楼梯。量表总分为0~100分,良>60分,有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中60~41分,有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差≤40分,有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要他人服侍。

1.7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不同自我效能水平患者一般资料比较MMSE筛查后高水平自我效能314例、中水平331例、低水平385例。自我效能水平高、中、低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有无高血压与糖尿病等并发症、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自我效能水平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自我效能水平高、中、低三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组别n年龄(岁)性别(n)男 女受教育时间(年)有并发症(n)梗死面积(mm2)梗死部位(n)额叶 基底节 顶枕叶 其他高水平组31465.8±6.615515911.9±2.918220.8±5.8557808691中水平组33166.2±6.015317812.4±3.019419.8±6.0353839897低水平组38565.1±6.220118412.2±2.323419.6±6.10468486169t或χ2/P值2.85/>0.050.20/>0.052.74/>0.051.84/>0.050.60/>0.051.69/>0.05

组别n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高水平组31474.90±35.5678.00±20.9776.95±17.7969.54±25.2976.77±15.7880.54±17.2681.92±24.8480.80±15.63中水平组33168.85±24.591)74.02±24.931)73.65±19.481)65.35±28.471)72.68±16.811)77.73±15.091)76.00±25.661)77.97±14.601)低水平组38564.13±18.451)2)70.23±23.431)2)70.76±16.861)2)60.30±24.581)2)68.64±15.861)2)72.64±16.021)2)68.58±31.031)2)73.94±13.721)2)

1)与高水平组比较:P<0.05;2)与中水平组比较:P<0.05;下表同

2.3自我效能水平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心理状况、生活能力的影响自我效能水平高、中、低三组CDT评分、ADL评分、SDS标准分和SAS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nCDTADLSDSSAS高水平组3147.84±1.4441.50±9.2642.30±4.6842.24±4.18中水平组3355.22±1.831)30.00±9.201)51.29±5.731)52.74±5.451)低水平组3854.37±1.371)2)21.32±9.301)2)59.31±5.671)2)59.57±4.491)2)

3讨论

老年人生命质量与患慢性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有关,疾病、失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并造成心理和人格的缺陷〔5〕。本研究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总体评分31~60分,处于较差水平,与目前相关研究结论一致〔6,7〕。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生存状态、行为目标设定、思维模式、动机,决定着个体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方式〔8〕。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水平是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的稳定因素。本研究所得结果支持其他学者在脑卒中肢体康复、糖尿病、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患者中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水平可视为预测患者健康行为、疾病应对能力强预测指标”〔9,10〕。提示自我效能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相关。本研究说明增强自我效能可促进患者执行功能、生活能力和心理情绪状况的恢复。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近似于认知、动机、情感的功能,在控制和调节个体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肢体康复功能进程呈正相关〔11〕。自我效能可以为解释、修正和预测患者行为提供系统的方向;自我效能通过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选择过程对个体发生作用,影响到个体在生活中的努力程度及个体在面临困难、障碍、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12〕。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效能感越高的脑梗死患者,在后期的康复进程,其恢复目标明确,康复需求的迫切性强,个体积极主动寻求并选择应用针对性较强的康复方式和手段,使患者执行功能、心理障碍等恢复效果较好,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ADL和生命质量的恢复。对自我效能水平较低患者,将康复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让患者逐步推进实施,使患者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过程中,提高效能信念,增强效能水平,促进患者执行功能、ADL恢复最大化,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参考文献

1John R,Crawford JR.Introduction to the assessment of 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J〕.Neuro Psychol Rehabil,1998;8(3):209-11.

2王娟,郎森阳,冯杰.癫痫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142-5.

3Hachisuka K,Tsutsui Y,Kobayashi M,etal.Factor structure of satisfactionin〔J〕.Chronic Dis,1987;40:31-5.

4Ware JE.SF-36 Health Survey UPdate〔J〕.Spine,2000;25(24):3130-9.

5Nancy MS,Nancy EM,Sylvie RE.The effect of a task-oriented walk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balance self-efficacy post-stro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Geriat Soc,2005;53(4):576-82.

6杨文清,郭克锋,王志江,等.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偏瘫版心理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1):1045-7.

7张慧,周郁秋,谢萧冰.癌症患者康复期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及效果研究〔J〕.中国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681-4.

8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56-82.

9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1)∶91-7.

10郑舟军,刘晓虹,张丽平,等.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肢体功能康复进程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40-2.

11谢财忠,徐格林,刘新峰.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0):908-11.

12王佳冰,秦静.对脑卒中运动障碍康复期患者实施自我效能理论的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9):799-800.

〔2013-08-13修回〕

(编辑安冉冉/张慧)

猜你喜欢

生活能力自我效能生存质量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