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2015-12-25蒋清,曾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肋间自发性气胸

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蒋清曾强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16)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

中图分类号〔〕R6〔

第一作者:蒋清(1964-),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胸心外科疾病的诊治研究。

老年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胸膜或肺部病变〔1〕。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2〕。电视腹腔镜(VATS)已经作为新的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治疗。但传统3孔VATS手术中易出现出血及损伤神经,对创伤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因此探索出一种适用于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低创伤性术式对于提高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组采用单孔VATS及传统3孔VATS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胸外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96例,年龄均≥60岁,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其中术前并发心血管病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3例、糖尿病30例;入选患者术前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漏气时间2 d以上,胸部CT显示无广泛粘连。随机分为单孔VATS组、传统3孔VATS组各48例。单孔VATS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60~79〔平均(71.81±5.03)〕岁;气胸部位:双侧9例,左侧24例,右侧15例;首次气胸13例,再次气胸35例。传统3孔VATS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60~81〔平均(72.64±4.93)〕岁;气胸部位:双侧11例,左侧23例,右侧14例;首次气胸15例,再次气胸33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气胸部位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选用行双腔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单孔VATS组患者取斜侧卧位或健侧卧位,胸腔镜镜孔位于腋中线第7、8肋间,放置-Trocar(转换器)后行30°胸腔镜探查。依据患者病变部位及病情在第3、4或第5肋间作2~4 cm小切口为操作孔,手术侧维持半量通气,使用切割缝合器进行胸膜粘连术及肺大疱切除术。传统3孔VATS组在7、8肋间作观察孔后,另外选取腋前线3、4肋间和腋后线6、7肋间分别作1个2~4 cm的操作孔,观察之后行胸膜粘连术和肺大疱切除术。手术后均常规放引流管置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循环、呼吸、出血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评价术中和术后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术后随访1~2年,观察并记录患者自发性气胸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t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死亡及改变术式,术后自发性气胸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胸片显示气胸消失。单孔VAT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手术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3孔VATS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对比术后1~2年的随访期间,单孔VATS组中无病情复发及死亡病例,传统3孔VATS组中病情复发1例,无死亡病例。单孔VATS组患者术后胸痛(12例)、手术切口麻木(8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3孔VATS组(28例和23例,P<0.01)。单孔VATS组腹胀性肺水肿(0例)、心律失常(0例)、肺部感染(2例)、自发性气胸复发(0例)与传统3孔VATS组(3例、3例、6例和2例)无明显差异(均P>0.05)。

分组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单孔VATS组45.63±17.7154.40±10.086.57±1.68传统3孔VATS组60.57±20.1657.39±9.428.95±1.99t/P值3.157/0.0210.395/0.1672.298/0.033分组胸管留置时间(d)镇痛药使用时间(d)伤口愈合时间(d)单孔VATS组3.72±0.951.65±0.833.36±1.07传统3孔VATS组4.15±1.182.31±1.604.75±1.14t/P值1.140/0.0852.461/0.0362.018/0.029

3讨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症状易被原发病症掩盖,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研究显示〔4〕,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病情复发率约75%,死亡率高于10%。传统的VATS手术需要开3个孔,其中腋后线入路的副操作孔周围有丰富的血管,手术过程中易发生出血,同时还会压迫神经,对患者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导致术后患者易产生痛感及运动功能障碍。VATS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已经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该术式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减去了2个操作孔,具有创伤小、伤口美观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对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心肺功能的损伤〔5,6〕。但单孔VATS由于手术视野较差,对于主刀医师的操作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治疗中应排除不易暴露或手术操作过于复杂的患者〔7〕。

本研究提示单孔VATS能够有效避免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及运动障碍,减轻手术治疗带来的痛苦,改善治疗预后,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4参考文献

1付鑫,王凯忠.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79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81-2.

2王世祥.老年自发性气胸误诊11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54-5.

3彭华利,李远平,龙永贵,等.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08-9.

4吴小妹.老年性自发性气胸68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15-6.

5滕洪,王述民,曲家骐,等.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70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11):974-6.

6许承琼,钟国华,刘建鹏,等.两种胸膜固定术方法治疗老年性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116-8.

7陈林,谭小武,何振华,等.早期与延迟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4):4435-7.

〔2012-11-15修回〕

(编辑袁左鸣)

猜你喜欢

肋间自发性气胸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