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化工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

2014-07-18许强陆清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许强 陆清

【摘 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提出高职化工类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师资构建方面有着本质相通的融合基础,应融创业教育于专业教育体系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职化工类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80-02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和理论界关注的课题之一。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高职专业教育其目的在于让人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意识、职业思维和职业技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都致力于培养人的意识、思维和技能,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师资构建方面有着本质相通的融合基础,作用功能相同,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部分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中也摸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尝试融创业教育于专业教育体系中,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交汇点——实践教学的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学习延续性很强,即从课堂延伸到课余。在专业教育中,教育的一端连接着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另一端连接着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或经验、技能,中间是教材、校园、黑板、教育史等多种不同的教育元素,一起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它不仅教教师怎样提高教学水平,也需要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去接受教育,从中得到身体素质、道德素养、认知能力、情感、个性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创业教育着眼于实践,有着自己的教育对象,如开办公司、企业和提供产品、服务的创业者,教育他们养成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敏锐的市场意识、务实踏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组织运作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技巧,创业教育必须面对创业爱好者、市场消费者,他们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所在。消费者决定了市场,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正如专业教育可以教会学生成为一个专业人才,创业教育也可以帮助不是企业家的学生理解创建新企业的技巧、智慧,教会学生关于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适用于专业教育的,同样适用于创业教育。首先有关创业和创业者,创业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商业谈判、市场评估与预测、启动资金募集等技巧。其次,他们需要培育创业精神、分析创业机会、撰写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管理创业企业成长等,这些创业技巧本身不能产生新的企业,但无疑会为学生提供许多帮助。像专业教育一样,创业教育同样具有价值取向,由市场来决定创业教育的价值。连接创业教育两端的是不同的创业教育元素,有实用内容,如团队、市场、技术、资金等,也有理论内容,如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创业环境等,组成不同的创业课程与创业课题。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核心——课程设置的融合

课程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式,包括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是高职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亦是高职创业教育的活动载体,高职院校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其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必须通过教学活动体现,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与实施过程的统一,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促进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一)强化专业性和创业性,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融合导向的课程思想,逐步从专业教育转变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高职教育。课程融合包括专业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促成课程的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的组合体,瞄准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能力为主线对高职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以融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基础素质能力课程、专业群能力课程和素质与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三大分流模块的组合得以实现。其中,基础素质能力课程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通过专业群能力课程的两个子模块即专业群基础能力模块和专业群核心能力模块得以实现,反映创业取向的特色在于素质与专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的开发。分流模块本身就体现了满足多元需求的功能,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创业生涯发展提供引导。三大分流模块之间既有侧重点,也有融合点,比如基础素质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基础素质的培养,也开设有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这门课程;而素质与专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侧重点在于提供创业与就业的帮助,但也有人文素质、英语等素质培养的课程。

(二)课程设置的融合方式

课程设置的融合方式是高职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组合与重构的进程,是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重新组构、获取、分享与应用的过程,不是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如何将创业知识融入到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中,其目的是使创业知识、专业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取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根据课程融入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种互补性的课程设置融合方式:嵌入式融合与并列式融合。

嵌入式融合是指在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在挖掘本课程应有的创业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业的教学内容,在传授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的培养,而并不需要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比如,创业要素中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分类、创办基本流程等在管路拆装实训、化工单元过程实习、钳工实训、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实习、综合实践及顶岗实习等课程中体现;成本计算和控制、原材料消耗量、中间产品和产品的生成量等在化工计算、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中体现;项目策划书、财务报表、商业计划书等在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中体现。

对于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中未涉及的创业要素,可以通过开设必修、选修、专题讲座、专题报告等课程形式,形成与专业教育并列的并列式融合课程,与嵌入式融合的课程相互配合,使学生从知识准备的角度掌握创业要素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如开设形势与政策必修课,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认识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如何根据不同政治经济形势识别、把握创业机会;开设绿色化工选修课,让化工类学生确立化工环保理念,推行工艺源头消减,优化集成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创业成本与资源消耗,创建绿色家园;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学生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尤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更是如此,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会比竞争者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这些可以通过开设人际关系学、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体现。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契合度——师资构建的融合

高职师资构建是否适应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趋势,取决于跨学科师资团队质量与相应专业中的创业教育的契合度,也取决于高职师资构建融合的程度。针对专业教育的学科专业性和创业教育的跨学科特性,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师资构建的融合。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和大学生教育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构建一支以校内老师为主、校外师资为辅,专兼融合的师资队伍。校内老师方面,选取有办厂开店经验或创业意识较强的专业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培训,或者以校方名义为他们融资,扩大他们办厂开店的规模,或者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创业实践。对没有创业经历的老师,采取送他们到企业、商店锻炼,参加创业活动的实践培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而校外师资可以聘请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成功创业人士为客座教授,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实践指导课,聘请本校毕业的创业成功者来进行专题讲座和进行创业模拟演练,聘请兄弟院校有创业经历的专家学者为兼职老师,形成一个专兼融合、专业优势与创业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杨楚欣. TAFE模式下高职院校中澳合作项目师资团队融合体系建设研究[J]. 职教论坛,2011(12)

[2]曹鸿涛,赵文蕾. 四维融合模型: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73)

【作者简介】许 强(1963- ),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陆 清(1964- ),女,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研究方向:高职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