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4-05-13张梅张文豪

高教学刊 2024年13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张梅 张文豪

摘  要:思政教育在研究生的政治素养提升、核心价值观塑造、道德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随着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不断深入,关于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凸显出重要意义。鉴于此,该文结合经管类专业在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推进研究生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经管类研究生;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思政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3-0139-04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political literacy, the shaping of core valu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oral level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graduate courses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problems faced b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graduate cour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way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aduate student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evaluation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黨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明确了方向。随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入发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简单的“课程+思政”模式,而是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合进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中[1],除了对研究生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要有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各门专业课也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本文以经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为例,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实现路径。

一  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  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趋势

研究生教育关系到国家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国家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局势,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这也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应当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教学则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二)  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部署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重要的推进方向。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将课程思政纳入到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此后课程思政模式开始逐渐发展推广开来。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和支撑。

(三)  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思政教育在研究生的政治素养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塑造、道德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课程教学在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广泛性,注重探究式的教育和学习。而课程思政模式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研究生更深刻地理解专业领域知识,引导研究生以更高的格局在专业领域中积极探索、发掘问题。课程思政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研究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的综合发展。

二  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层面

1  学校课程思政整体规划和设计需要完善

当前某些高校课程思政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不够健全[2]。虽然部分高校制定了一些课程思政相关文件,但并没有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制定科学、有效且详细的实施方案,最终影响相关政策的落实。另外,某些高校也并没有把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纳入到教师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教师思政知识培训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一些高校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跨院系合作机制,没有统筹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学院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合作,包括对教师的思政培训交流、思政内容的分享等。

2  学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亟待健全

某些高校对于课程思政教师的教学评价标准不明确,尚未形成针对课程思政相关健全的评价机制,从而无法准确衡量课程思政的效果和影响,不能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实施。有些高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教师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不够重视,课程教学质量对教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往往起不到核心作用[3]。虽然有些高校制定了相关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但大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全面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另外,很多高校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造成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不高。

(二)  教师层面

1  专业教师思政知识和素养存在不足

某些高校没有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思政培训,也没有形成教师的常规化思政培训体系,导致专业教师的思政知识和素养难以有效提升。由于很多专业课教师没有思政专业背景,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存在不足。经管类专业教师大多为本专业毕业,很少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这就导致部分经管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不强、认知不足,容易忽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会认为思政教学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或者是辅导员的职责[4]。另外,很多经管类专业教师面临科研压力,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政知识的学习和思政素养的培养,也造成了经管类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难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时,对于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结合不充分。有些经管类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思政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存在“硬融入”和“表面化”的问题,没有把握经管专业知识体系和思政内容的统一性,没有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很多经管类专业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或者案例式教学方式,只是把一些思政内容简单添加后直接进行输出,没有与相关专业内容进行匹配融合,难以激起研究生的兴趣,也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效果。一些经管类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在教学互动性和研究生参与性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没有充分体现研究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  课程教材思政内容挖掘不充分

部分经管类专业课教师仅仅将一些思政内容、社会热点等进行简单拼接和引用,而忽略了经管类专业内容与思政知识的内在联系,没有对课程专业知识进行挖掘和提炼相应的符合课程特色的思政内容。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很多经管类专业教师只注重对知识进行学术性的讲解和理论化的延伸,并没有将思政元素和素材进行相应的梳理和阐释,忽略了用思政元素来对经管专业知识和理论进行拓展,不利于增加研究生思考维度和提升研究生的格局意识。

4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重视度不够

当前经管类专业课程考核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5]。经管类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考察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专业技能运用情况及专业领域的科研写作能力等,很少涉及到对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价值观、职业素养等主观情感因素的评价。由于缺少对思政相关内容的考核,不利于提高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三)  研究生层面

1  对课程思政学习的认知和重视度不够

部分经管专业的研究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习没有达到足够認知和重视度,没有把思政素质的提升与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相结合。还有些研究生对课程思政认知有比较大的偏差,单纯地认为思政学习就是思政课听一听就好,甚至会把课程思政当作一种形式,只是在课程上走个过场。还有少数研究生可能对思政内容教学存在一定倦怠心理,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占用了做科研的时间。因此,有些研究生并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思政素养提高的重要联系,仅仅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就行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  对思政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接受度不高

很多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并没有把思政知识的学习当做研究生学习的一部分,再加上繁重的科研任务和科研压力[6],很多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之中,造成很多研究生不愿意主动花费时间去加强思政知识的学习。很多学校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只注重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没有对思政知识的学习作出明确规定,也造成部分研究生学习思政知识时缺乏动力和约束力,从而影响了思政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接受度。再加上有些经管类专业教师对思政内容教学方法可能比较单调,缺乏足够吸引力和互动性,导致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三  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一)  学校应完善课程思政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学校应该着眼于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建设,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学校要结合各学院各学科特点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划,把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纳入到教师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计划方案中,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到具体课程中。推动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的课程思政院系合作机制[7],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教学的作用,形成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培训和交流体系,不断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责任。另外,学校应当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功能,监督好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

(二)  学校应完善课程思政教师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学校应制定和完善有关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课程思政教师评价体系要避免唯指标、唯数据的倾向,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8],教师自评和研究生评价相协调。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着眼于教师和研究生的双主体地位,注重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衡量以及对研究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思政内容认知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判。另外,要建立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激励机制,创新绩效考核方式,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纳入绩效评估和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不断增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专业课教师要加强思政知识和素养的提升

专业课教师要持续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和育德意识,加强政治底线意识,对课程思政要保持高度责任自觉。通过加强对思政知识学习,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培训,掌握思政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经管类专业课教师要围绕着经管专业的内容特点,全面学习国家在经管领域的大政方针,要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和思想,充分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把握中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另外,也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难题、经济形势难以预测等,主动回应青年研究生的疑问和困惑,做好思政价值引领。

(四)  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完善

专业课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有效融合。依据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各门课程总目标、各教学环节目标和具体课堂育人目标的要求,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经管类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知识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将专业课内容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容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引导研究生永葆家国情怀、重视国家利益。其次,结合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将课程思政内容资源与研究生个人生活发展相联系,选取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研究生共鸣和重视。

教师要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案例式、探究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很多经管类专业内容理论性强,实操性较弱,可采用线上与线下、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方式,确立研究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研究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经管类各专业也应加强课程思政团队建设,强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云平台”,打造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库和课程思政案例库[9]。

(五)  专业课教师要加强教材思政知识的挖掘

专业课教师要注重挖掘课程思政要点,避免生搬硬套或者简单引用。经管类专业教材内容与思政知识存在天然的联系,可以从习近平经济思想、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和地位等内容着手,也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历史事件中找寻与专业内容相契合的思政内容。此外,经管领域的众多爱国企业家和学者也为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将爱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企业家精神穿插到课堂教学之中,用鲜活案例增强感染力。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当下经济社会热点,结合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匹配相关的思政要点。例如,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授课过程中,可在讲授业务关系、对外贸易往来时,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诚实守信的思政元素;在讲授外贸合同时,培养研究生敬业、专注、创新的精神;缮制单证过程中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报检报关与出口退税等环节中强调遵纪守法意识以及在国际贸易烦琐工序面前的抗压、耐挫信念与理想等。

(六)  专业课教师应增加课程思政考核,提升研究生积极性

专业课教师应在课程考核中增加思政内容的考察,将思政成绩纳入课程期末成绩,全面考评研究生的思政知识和思政素养。改善经管类专业传统的期末考试或者论文的考核形式,運用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10],准确评价研究生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可以从研究生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外实践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内容展现的程度和质量进行评价,要着眼于研究生的主观认知方面,着重考察研究生对思政内容理解的宽度和深度。

(七)  课程思政内容应以就业为导向,激发研究生的兴趣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教学,贴合了经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实需求,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兴趣,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经管类专业课教师应强化就业指导教育,推动课程思政内容更加务实高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吸引力。经管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面很广,可选择的职业种类也很多,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应针对性地增加有关就业观念、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等内容,推进“课程思政+就业”模式,引导研究生将个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相匹配,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才干、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将课程思政教学与就业指导相融合,可以开拓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视野,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职业观,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质量发展。

四  结束语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要措施,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虽然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师和学生层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可以通过完善课程思政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教师评价体系、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政知識和素养的提升、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加强教材思政知识的挖掘及推进“思政+就业”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推进经管类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2] 周琴,王妍捷.“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1):51-54.

[3] 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4] 潘小初.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3):117-120.

[5] 张广威,伊廷刚.财经类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创新与优化路径[J].教育探索,2023(8):80-83.

[6] 宋勇超.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对外经贸2021(4):149-151.

[7] 蒙裕青.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及实践路径的探讨[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4):37-39.

[8] 程晓丹,齐鹏.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现状思考与体系重构[J].江苏高教,2023(7):91-95.

[9] 李莹,王诚凯,窦强.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堂教学的调查为例[J].北方经贸,2021(6):137-140.

[10] 高佳,宋戈,吕晓,等.公共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学刊,2023,9(19):31-34.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工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YJS2023SZ08);202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河南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研究”(2023JC009)

第一作者简介:张梅(1966-),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