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地质探矿精神铸魂赋能测绘学科课程思政

2024-05-13吴云龙许德华孙莉徐景田李邵波史绪国周薇李向南

高教学刊 2024年13期
关键词:探矿测绘育人

吴云龙 许德华 孙莉 徐景田 李邵波 史绪国 周薇 李向南

摘  要:该文旨在探讨在地质探矿精神的牵引下,如何将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科学道德素养等最为核心的思政元素融入到培养测绘专业学生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地质探矿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以及这一伟大精神与测绘学科的天然融合特征,揭示其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守正创新等精神的重要影响。将地质探矿伟大精神贯穿测绘学生思政教育培养中,有利于完善测绘学科思政教育,构建出符合测绘学科培养特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关键词:地质探矿精神;测绘学科;思政教育;三全育人;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3-0023-05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the most c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patriotism,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cientific ethics into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students, guided by the spiri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y studying the new era connotation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pirit, as well as the natural 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great spirit with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it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pirit of patriotism, dedication,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is revealed. Integrating the great spiri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 and constructing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pattern that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 training for all staff, entire process, and all aspects.

Key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pirit;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patriotism

思政教育旨在幫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他们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测绘科学技术不仅在国土规划、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实施测绘学科思政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优秀测绘人才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3-4]。

地质探矿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含了地质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探索与科创精神,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地质人的爱国敬业精神。地质探矿精神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测绘工作者的爱国敬业及开拓创新精神,从其内涵上看,与地质探矿精神高度契合,有着天然相近的血脉。以地质探矿精神作为牵引,不仅能够激发测绘工作者勇于探索、追求创新的精神,还能够培养其对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探究地质探矿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以及这一伟大精神与测绘学科的天然融合特征,能够对今后的科研工作和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一  地质探矿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矿产资源的勘察探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不仅关乎国计民生,也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地质探矿精神是中国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集体写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在地质科学普及和教育、资源勘探事业的发展及全球地质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中高度赞扬了他们的工作,并对他们弘扬优良传统、做好矿产勘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到来,使地质探矿精神也具备了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新时代地质探矿精神。

其一,心系国家、服务人民的家国精神。地质探矿与国家发展需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密不可分。守住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底线,不断提高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是地质探矿工作者的使命。新时代的地质探矿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的指引下,既实现矿产资源发现利用,也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环境。

其二,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新时代地质探矿的研究对象已从陆地浅表延拓至深海、深地、深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综合推动地质探矿科技工作创新发展。地质探矿工作人对科技与真理的追求,是应对新发展阶段地质勘查行业新形势的底气。

其三,义无反顾的坚守精神。中国地质事业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地质工作者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组织实施,紧缺战略性资源亟需基础地质探矿工作支撑。赓续攻坚克难精神传承,坚守地质探矿岗位,是我国地质探矿工作者的使命。

二  地质探矿与测绘学科的天然融合特征

(一)  技术层面的天然融合特征

矿产资源发现与利用是地质探矿的核心,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基础。测绘学科中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TK(实时动态)等技术可在地质点测量、地质剖面测量、矿区控制测量等方面为地质探矿提供有力支撑,以明确矿体位置、保障勘探钻孔精准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帮助绘制矿区地形图、提高观测分辨率;同时,多光谱/高光谱技术可基于物体光谱特性,以波谱图形式挖掘矿产资源构成的土层、地质等特征,以此确定具体的找矿方向。测绘学科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完成地质三维制图,实现复杂地质体切片化分析,为整个矿产勘察生命周期提供基础的空间背景。

矿区监测是地质探矿的关注重点,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随着矿山开采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矿山地质特征也逐渐变得复杂。由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给国家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测绘学科的高精度GNSS监测技术、倾斜/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等技术可有效提升地质采矿衍生灾害监测、预防、救援的质量与效率。在相关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灾后重建中,同样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从学科发展规律而言,测绘学科是地质探矿的有利支撑,具有天然融合特征。

(二)  精神内涵层面的天然融合特征

家国精神是测绘工作者攻坚克难的精神基石。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我国测绘自主能力,测绘人员先后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建设、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设、北斗组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测绘项目。为国奉献的情怀不断推动测绘事业的发展。

坚守精神是测绘工作者持续奉献的精神根本。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表彰了国测一大队一代代测绘队员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老、中、青三代测绘队员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矢志报国。测绘工作者的代代坚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测绘服务保障[5]。

开拓创新精神是支撑测绘科技发展的力量之源。新时代以来,我国测绘学科在“北斗+5G”“PNT智能”等新兴领域持续取得突破。2020珠峰高程测量是我国先进测绘科技的集中展现。我国测绘工作者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航空遥感技术的珠峰测量首次应用、首次实测珠峰峰顶重力值。同时,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测量任务,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测绘工作者的家国精神、坚守精神及开拓创新精神,从其内涵上看,与地质探矿精神有着天然相近的血脉,高度契合,具有天然融合的特征。

三  测绘学科课程思政核心要素与延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探索如何开展新时代背景下的测绘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新时代测绘专业人才和推进行业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因此,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技术能力及塑造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需在地质探矿精神的牵引下,充分融入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修养、科学道德素养等最为核心的思政元素(表1)。

(一)  为家国精神提供根基的爱国主义情怀

近年来,我国在北斗导航定位、遥感大数据智能识别等众多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测绘类学生须在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坚定的“魂”。故需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①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测绘前沿技术,使学生既能够清楚认识到中国在测绘科学技术领域存在的优势,也能深刻体会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②通过回顾我国测绘发展历史,学习了解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不同历史阶段测绘学科的发展层次及其自主性,领会国家国力对学科发展的影响。③以测绘学科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为引子,带领学生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家科技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国家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综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二)  为坚守不懈提供支撑的职业道德素养

测绘职业道德蕴含爱岗敬业、维护版图、保守秘密等内涵。传统的测绘学科课程着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而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学生缺乏实际工程经验,责任意识较为淡薄。面对测绘在建设宜居地球与智慧城市等重大任务、军事国防重大领域的基础性作用,鉴于测绘类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性,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①通过引入测绘领域优秀的职业人代表、优秀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测绘行业优秀者所拥有的高尚职业情操和职业道德。②通过讨论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背景下社会中潜在的测绘数据泄密风险,进一步明确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严格要求。③通过企业参观、实习实践等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三)  為开拓创新提供基石的科学道德素养

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始终致力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为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科学道德素养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尊重知识、社会责任和勇于创新等内涵对于测绘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进行测绘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科学道德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

①通过引入钱学森、杨振宁、袁隆平等科学榜样的实例,致力于形成崇尚科学、乐于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②通过分析测绘新兴技术的核心要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所需的开拓进取的精神、交叉融合的思想等。③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测绘科技实践的判断力,从而可自我认识测绘工作中过程的准确性、操作的严谨性、数据的真实性等。

四  以“三融三跨三全”构建测绘学科人才培养新体系

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厚涵养的地质探矿精神贯穿测绘学生思政教育培养中,建设测绘学科人才思政培养体系。为此,在开拓创新精神牵引下建立测绘学科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本科生培养策略(“三融合”),以及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本研融合和跨学科生源/导师/平台力量的测绘研究生培养策略(“三融三跨”)。在坚守精神、家国精神牵引下完善测绘学科思政教育,构建出符合测绘学科培养特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7-8]。

(一)  三融合

建立测绘学科本科生培养新体系,重点在于在开拓创新精神牵引下,基于“三融合”的培养模式,阐明培养方法。

1)强化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测绘学科融通多源观测手段和处理手段,围绕位置信息获取与服务,开展相关研究及应用工作。因此,测绘学科本身具有鲜明的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特色,并主要涉及到与地质学科、海洋学科、信息学科等学科的交融。为进一步解决测绘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更需打破学科和专业隔阂。因此需在课程设计上,注重不同学科间的协助关系和互补关系;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通过优化基础教学组织,引入不同学科背景老师,完善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

2)强化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基于本科生开展科研教育,提升本科生学术水平,引导学生发现课程知识背后的难点问题;开展无人机、无人船、测量机器人的应用和学习,通过实际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明确现阶段学科应用前沿关注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过程,直接接触科技前沿,深入了解科研方法;积极组织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大奖赛,为学生潜心科研营造良好环境。

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引导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产学研),推动老师参与大学生指导工作,通过表彰优秀指导老师等方式充分调动老师们积极性;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事务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对当前创业环境,包括国家支持政策现状、风口行业、投资回报比等进行介绍,引导其熟悉了解行业现状。

(二)  三融三跨

建立测绘学科研究生培养新体系,重点在于在开拓创新精神牵引下,基于“三融三跨”的培养模式,阐明培养方法。

1)推动科教融合:邀请国内外不同机构如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优秀学者开展相关成果交流,开展学科前沿知识讲座。通过前沿研究的引导,明晰课堂知识重点难点在当前学科背景下的研究现状。课程任课老师围绕课程相关的研究内容,介绍已取得了研究成果,通过剖析其中解决策略和解决方法,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举办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通过邀请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研究生与评委老师,碰撞思想,推进创新思维;推荐优秀项目参加校级科技论文报告会,充分给予学生科研素养展示平台。

2)推动产教融合:基于访企拓岗开展促进协同育人的战略合作交流活动,调研了解现阶段企业需求及其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在学生就业、项目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意向。据此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并邀请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政策,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目前已开展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耀宏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进行访企拓岗,持续推进该项工作,推动测绘学科产教融合。

3)推动本研融合:基于信息科学实验班培养具有研究潜力的优秀本科生,支持学生早参加课题、早进科研团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建立科研创新精神;基于已有学术沙龙,进一步开放与本科生学术分享的窗口;创新课程设置,通过深化基础课程、优化课程考核模式,培养测绘学科学生算法的理解能力、实现能力,营造学术环境和氛围。

4)跨学科生源、导师、平台力量:协同跨大地测量学科、地球物理学科、遥感学科等多学科生源,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多机构导师和平台力量,推进跨学科交叉培养。基于跨学科知识学习,更好地建立本学科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不同学科视角发现问题、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多种手段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在北斗导航定位、遥感大数据智能识别等众多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测绘类学生须在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坚定的“魂”。故需培养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  三全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9]。要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人才培养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此在地质探矿精神牵引下,将测绘思政核心要点: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科学道德修养,贯穿在“三融合”高质量本科生培养、“三融三跨”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

1)全员育人:通过跨平台、跨导师及产研融合等培养模式,通過不同师资,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发挥高校在营造成长氛围、持续开展集中/系统的思政教育的优势;社会企事业单位等在提供体验式育人方法上具有优势,通过更多的学识/人格教育、工作事务参与等方式完善育人模式。其中社会企事业单位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高校则将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科学道德素养贯穿本研教育始终,共同凝聚起强大育人合力。

2)全程育人:通过本研融合培养模式、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策略,做到全程育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重点,在本科、硕士、博士培养阶段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本科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引导学生基本形成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科学道德素养,实现地质探矿精神潜移默化的润浸;硕士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全面了解国情,提高分析问题、明辨是非、价值判断能力;博士阶段重点强化思政基础、提升政治素养,把个人的科学理想、对技术的愿景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结合起来,真正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科学道德素养。

3)全方位育人:集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科教融合和跨学科生源/导师/平台力量等培养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各个环节协同发力;根据不同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家国精神、坚守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传导;借助跨平台力量、产研融合的策略,在科研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锻炼中塑造品格。

五  结束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地质探矿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以及这一精神与测绘学科的天然融合特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测绘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爱国敬业,以及开拓创新精神,从其内涵上看,与地质探矿精神高度契合,有着天然相近的血脉。以地质探矿精神中包含的心系国家、服务人民的家国精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义无反顾的坚守精神为指引,不仅能够激励测绘学子勇于探索、追求创新,还能够培养其对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厚涵养的地质探矿精神贯穿测绘学生思政教育培养中,在开拓创新精神牵引下建立测绘学科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本科生培养策略(“三融合”),以及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本研融合和跨学科生源/导师/平台力量的测绘研究生培养策略(“三融三跨”)。在坚守精神、家国精神牵引下完善测绘学科思政教育,构建出符合测绘学科培养特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这些努力有助于不断建设和完善测绘学科人才思政培养体系,为培养爱国敬业、精益求精的新时代测绘人才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高珊,黄河,高国举,等.“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5):70-75.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观测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19.

[3] 冯徽徽,邹滨,冯德山,等.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大思政”建设策略与实践——以中南大学测绘学科为例[J].高教学刊,2023,9(19):48-51,56.

[4] 李毓照,杨维芳,王世杰,等.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探索[J].高教学刊,2022,8(11):185-188.

[5] 徐红.山河作证:为国测绘是天职使命必达——记国测一大队三代测绘人传承“测绘精神”的生命礼赞[J].中国测绘,2021(7):8-12.

[6] 邹滨,许珊,冯徽徽,等.测绘类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1,7(32):24-27.

[7] 賀山明,佟志芳,邓庚凤,等.“三全育人”视域下工科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多维度路径的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23):48-51.

[8] 邱雁,王静,刘艳慧,等.“三全育人”视域下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工科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以水质工程学Ⅱ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3,9(S2):24-27.

[9]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Z].2016-12-13.

基金项目: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探索建实建强系级教学组织——以测绘科学与技术系为例”(G13203123032)

第一作者简介:吴云龙(1981-),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测绘工程。

*通信作者:孙莉(197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学院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探矿测绘育人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