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教学理念下卫生管理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3-11-22楚亚林刘国琴邵珠建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楚亚林 刘国琴 邵珠建

[摘 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才开发与培养,在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时期,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培养的人才也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经得住实践检验的人才必然需经历系统规范的实践教育,卫生管理人才的实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评价医疗卫生活动,注重“产出--投入”关系,以目标健康水平决定医疗卫生投入成本,OBE教学理念实质是成果导向理念,根据“期望结局”去设计整个培养过程,因此将OBE教学理念应用于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本研究运用OBE教学理念,针对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建立系统规范的实践培养体系,且在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实践应用能力,遵循循序渐进、分级分类的模式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个人人格品质、基本医学素养、基本管理素养、专业综合素养四个方面,对已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打破课程壁垒,将课程实践教学分级化、条理化,实行阶段目标,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

[关键词] OBE教学理念;卫生管理人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1-0106-04

马克思认为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基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上的,并反映物质生产过程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同时肯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1]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和卫生改革发展需求,在“四新”引领下,以人群健康为出发点,以实用、专业、高效为落脚点,以医药卫生领域需求为目标,以先进教学理念推动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优化。

OBE教学理念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集成”。[2]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疗卫生服务活动遵循“产出决定投入”的原则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OBE教学理念的“成果导向”有较好的契合度,在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时期,培养优秀的卫生管理新人才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需求,而用人单位对当前卫生管理人才能力需求最高的是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3]看重政策与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这些能力需要人才培养的系统化与创新化,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各类基本知识的夯实、基本技能的衍生,从而使得卫生管理人才的沟通协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培育具备智商与情商、知识与技能,且为卫生领域留得住、用得上、靠得上的卫生管理新人才。

一、OBE的概念

OBE即成果导向教育,OBE在1981年由Spady首先提出,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经过此后10年左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4]教育部2016年《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改革教学方法、理念,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国内教学改革领域开始尝试应用OBE教学理念。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即肯定了成果导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方向。

二、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社会发展对卫生管理人才提出新要求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健康中国战略逐步实施,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下各类人才需求发生转变,新形势对医药卫生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岗位胜任素质要求,虽然在卫生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强调管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对市场需求的关注不够,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度、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理论与实践脱节明显,实践性课程相对不足,能力培养方面有待提高。[5]医药卫生领域需要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高质量卫生管理人才,[6]而传统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符合新时代对于卫生管理新人才的要求。

(二)学校传统教育存在弊端

1.教育效果参差不齐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传统教學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国际国内教学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各类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得教学模式多样化、多元化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普遍存在,[7]有教师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如对教师考核时侧重理论教学,对实践及实验教学则无明确要求,同时,学生方面的不重视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规划

在医疗卫生管理工作中,对实践能力的需求方面,卫生管理专业工作显著高于其他专业。[3]目前,卫生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践、课题研究、实习实训三大类。课程实践实训是以课程为单位进行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则是以某个方向为研究切入点,实习则是学生毕业前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三全育人”。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依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各自形成本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依托院校环境开设,但其专业课程体系未实现标准化,课程之间的联系弱化,没有从学生接受本专业教育开始即进行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其实践教学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递进式的、标准化教学体系,整个设计上缺乏层次性、连续性,[8]不利于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知识的有机衔接与融会贯通,无法保证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与连续,对学生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形成个人实践能力缺乏帮助。

3.评价体系呈现单一化

现有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通常以出勤、作业、撰写小论文或实验报告等形式为主,存在形式单一、观念落后、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这种只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考核的单一评价指标设计难以全面考评学生运用自身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解决途径

(一)以“成果导向”决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以用人单位需求为方向,以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为目标导向,加强学生课程实训、社会实践,注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3,6,9]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资源有限性决定了其投入方式是以产出决定投入,即目标——投入原則,与OBE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成果决定投入”理念一致,卫生管理领域需要的人才(成果),我们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学过程),由成果反推教学设计,国内兄弟院校作了较多的调查研究,[3,4,5,7,10,11]对各类机构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图1)

(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学生对于知识的前后联系贯通不紧密,个人知识框架建构与个人能力提升单一,不能体现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连续性层层递进的关系,不能形成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全面体现课程设置与能力要求相匹配的要求,根据既定的学习成果调整课程设置,按系统化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规划与设计,打破原有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以学生为中心”“目标产出的结果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进行层层递进式的教学安排,着力从“个人人格品质—基本医学素养—基本管理素养—专业综合素养”开展实践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逐步提升至综合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在新框架下以自我为参照,逐级实现培养目标,使得学生更有学习动力与兴趣,更有成就感。这样,在总目标的引导下,每实现一个阶段的能力提升目标,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发展与进步中实现个体专业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完善。(如图2)

(三)依托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给课程教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我们在运用新技术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思考与创新实践教学手段与方式。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各类教学改革,如运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会议”等进行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可尝试“线上实践课程”操作、“虚拟仿真实践”等,不拘形式地让实践课程常规化、便捷化、可及化。(如图3)

(四)分段、分层、分类开展实践教学

基于不同阶段的成果预期目标,在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中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在公共理论课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个人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基本生活技能、基本思维模式、基本操作能力等,开展基本的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形成个体学习模式;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围绕基本医学素养的形成展开实践教学,让学生树立基本卫生健康思维,形成基本卫生统计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方法、基本理论基础,改进学习方法,具备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在专业课教学阶段,围绕专业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策划组织能力、分析综合信息能力,形成专业的批判性思维模式。通过逐层深入的系列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在专业上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的同时,能积极主动、有效地投入卫生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预期。

(五)改变课程评价方式

目前的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注重学生学习效果,运用学生评课程、评教师的方式开展评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但是基于学生个体主观感受来采取的评教活动,无法从客观上评价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果,对于学生整体素质评价较欠缺。因此,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不同培养阶段学生需要具备的实践能力为方向进行评教,从培养阶段目标,即人格品质、基本医学素养、基本管理素养及专业综合素养方面,了解学生的生活技能、工作技能、专业技能具备情况,从而评价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教学内容是否完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适宜,从而进行持续的完善与改进。因此,需要设计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的成果评价指标,注重教学过程评价,[12]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评教指标体系,综合全面地对教学实施全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

(六)转变师生角色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际关系,冲击着教育教学,冲击着教师角色的转变。[13]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再只是简单的“教”“学”的关系,而是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发出者,主动接受与搜寻知识,建构个人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知识的运输者。[14]同时,教师还是一个终生的学习者,学习先进的理念、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学习专业前沿知识,为专业教学把握前进方向,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15,16]在当前的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角色转换、创新教学设计、加强团队协作,以促成角色的发展与成长。[17-19]

(七)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现已经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诸多有效和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包括学生定期的参观学习、校企联合所搭建的实践基地以及卫生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等。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将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紧紧地与地方治理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个人价值培养目标与社会培养目标相一致。[20]同时,增加卫生管理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参与院校的教学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真正走得出、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管理新人才。

当前,“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主题,要实现全民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改革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卫生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人群健康保驾护航。通过OBE教学理念的融入,以目标决定投入,将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医药卫生发展密切联系,提升实践技能,以健康中国实施为方向指引,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综合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更好地为人群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2]石芸,孟祥祺,门博良.OBE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邢台学院学报,2022,37(1):62-65.

[3]刘汝刚,钱东福,唐卫卫,等.用人单位对卫生管理人才实践能力需求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6):608-612.

[4]唐庆杰,吴文荣,陆银平,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的课堂教学活动之设计、组织与实施[J].高教学刊,2021,7(23):93-96.

[5]涂画,高红霞,叶清,等.基于专业认证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胜任力本位教育模式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8,31(5):75-77.

[6]向鸿梅,刘俊峰,杨爱荣,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实践教学改革[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1):136-137.

[7]刘亚军,许红,刘丹,等.我国高校卫生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2):158-161.

[8]周俊,陈鸣声.医药类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法应用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490-492.

[9]汤榕,李相荣.医学特色型院校卫生管理人才社会需求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7):126-128.

[10]孙长颢,吴群红,郝艳华,等.大健康视域下高校卫生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3-5.

[11]刘勰,孟勇.基于OBE理念的管理学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J].绿色科技,2022,24(1):271-274.

[12]杨开城,卢韵.一种教学评价新思路:用教学过程证明教学自身[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6):49-54.

[13]李芒,张华阳,石君齐.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教师角色“转型”[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2):45-53.

[14]徐丽霞,隋凤利,黄贞益.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高教学刊,2020(2):123-125.

[15]黄宏坤.“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2):68-72.

[16]惠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渊源、框架体系及教师角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2,41(1):51-55.

[17]赵忠君,赵鸿菱,张伟伟.从“独角戏”到“分饰多角”: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6):91-100,151.

[18]Huang O.Comparing teachers roles of F2f leaning and online learning in a blended English course[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19(5):1-20.

[19]杨鑫,赵雪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重构及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6):29-35.

[20]段宏煜,刘洁,王春霞.从“巨灾”事件看地方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J].就业与保障,2022(5):145-147.

(责任编辑:刘洁)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医管融合、强化实践、多元协同”的卫生管理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0113);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建设项目(XJKCSZ-2021-28)。

作者简介:楚亚林(1981—),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群健康与卫生管理研究;刘国琴(1970—),女,博士,遵義医科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群健康与卫生管理;邵珠建(1982—),男,硕士,遵义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