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2023-11-22张翠玲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广东省

张翠玲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课堂观察发现,广东省大学生对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持积极态度,方言是影响其普通话学习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学生存在重语音、轻词汇和语法的现象,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因此,教师可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分组教学强化训练等方面,提高大学生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方言;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1-0110-03

普通话是法定的全国通用的标准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语情复杂,除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三大方言外,还有“土话”“军话”等方言和少数民族使用的瑶语、壮语、畲语,方言之间又相互影响,词汇间的相互吸收最为明显,[1]“原客家方言区的惠阳和闽方言区的汕尾、陆丰,几乎变成了粤客和粤闽双方言区”,[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千万计的外省人涌入广东,使得广东省的语言情况更为复杂。把握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学习的难点和影响因素,是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普通话学习情况调查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通过个别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式进行补充,对广东省某高校中文系学生展开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语言背景、语言态度、普通话学习情况共三个方面,通过线上形式发布,回收有效答卷154份。

(二)调查结果

1.语言态度

问卷主要通过“好听度”“亲切度”两方面来了解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感受,并设计了“普通话和方言哪个更有用”“是否有必要推广普通话”“以后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普通话还是方言”等问题来了解学生对普通话的态度。

在好听程度上,74.03%的学生认为普通话和方言都好听,11.04%的学生认为方言好听,14.94%的学生认为普通话好听;在亲切程度上,37.01%的学生认为普通话和方言都亲切,55.84%的学生认为方言更亲切。说明学生普遍认为普通话更好听,但方言更亲切。

对于“普通话和方言哪个更有用”的问题,70.78%的学生认为都有用,26.62% 学生认为普通话更有用,仅2.6%的学生认为方言更有用;关于“是否有必要推广普通话”这一问题,96.7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对于以后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普通话还是方言,85.06% 学生选择都学,13.64%的学生选择学普通话,仅1.3%的学生选择学习方言。说明好听程度上,普通话更占优势,亲切程度上,方言更占优势;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对方言和普通话都持支持态度,但对于方言的重视程度较低,有待提高。

2.普通话学习情况

问卷从“普通话学习起始阶段”“普通话学习主要方式”“方言使用主要场合”“普通话使用主要场合”“普通话水平自身评价”“普通话水平测试结果评价”等方面对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

(1)开始学习普通话的时间和环境

调查发现,39.6%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学习普通话,52.6%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普通话,且85.71%的学生是在学校环境里学习的普通话。说明学生接触普通话的年龄普遍较小,学校在学生的普通话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不同场合的语码选择

72.08%的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使用方言进行交流,但普通话在公共场合使用频率更高,在商场占到了82.47%,课堂占到了91.56%,宿舍占到了98.05%。说明普通话是大学生日常社会交际的主要语码,方言主要在家庭中使用。

(3)普通话水平

为了解学生对自身普通话水平的评价,问卷中设计了“你觉得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这一单选题,选项为“很好”“比较好”“一般”“不好”“很差”。仅有1.85%的学生认为自己普通话很好,62.3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一般,28.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比较好。前期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调查也曾发现,某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二级甲等的通过率为55.48%,其他学生要通过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测试才能拿到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3]可见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仍有待提高。

二、普通话学习的影响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结合对学生的个别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言的负迁移

1.学生的自身感受

调查显示,仅13.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没有问题,40.25%的学生认为“方言味浓,很难改变”,27.04%的学生感觉“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太大”,18.87%的学生认为“使用方言频繁,普通话很少用到”;在普通话的发音方面,67.3%的学生自认为“比较标准,只是有些音不准确”,29.56%的学生感觉说话“有方言味”,2.52%的学生认为“方言口音较重”。说明方言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仍有较大影响。

2.教师的教学分析

教学中,教师也从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语料中发现,方言是学生普通话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

(1)语音方面

不同方言的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有共性也有个性。

比如,“翘舌音”“后鼻音”是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共同难点。在难点排序中,粤方言背景的大学生认为最难的是“后鼻音”“翘舌音”“n和l”的学习,其次是“o和e”“f和h”;閩方言(潮汕话)背景的大学生普通话训练难点依次是“翘舌音”“n和l”“f和h”“后鼻音”“o和e”等;客家方言背景的大学生普通话训练难点依次为“后鼻音”“翘舌音”“n和l”“o和e”等。

音变方面,轻声和儿化是难点。从学生的口语语料中发现,普通话中需要读轻声的“先生”“合同”“西瓜”“东西”“舒服”“风筝”“妈妈”“妹妹”等词语,学生仍读本音。儿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卷舌或卷舌不到位,从而形成语音错误或语音缺陷。

此外,因方言造成的偏误,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上也有反映。比如学生习作中,“钦佩”写成“倾佩”、“然而”写成“仍而”、“因地制宜”写成“因地自宜”,等等。

(2) 词汇方面

这方面往往被学生忽视。如,学生在普通话表达中经常使用方言词代替普通话词语:名词类如“塞车——堵车”“番薯——红薯”“青瓜——黄瓜”“饭堂——食堂”“风筒——吹风机”,量词方面如“一条猪”“一间医院/学校”“一把男声”,动词使用方面如“坐公交车”说“搭公交车”、“骑自行车”说“踩脚踏车”、“涮火锅”称“打火锅”“打边炉”等。

(3) 语法方面

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但学生自己难以察觉,缺乏重视。根据学生习作总结出来的偏误类型主要有:

①比较句“A+形容词+过+B”,如“他高过我”。

②存在句“S+有+P+O”,如“‘笠麻有分尖笠和圆头笠两种”。

③表示去某地的方言句式“去到+O(地点名词或短语)”,如:“(我们)去到了久负盛名的回民街”。

④副词做状语会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如:“多一点讲普通话”“(我们)开展多点适宜男女老少的活动”。

⑤“有”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行为动作已经发生的肯定。如:“我有来过”(我来过),“这件事我有听过”(这件事我听过)。

(二)缺乏普通话的环境

在对学生“和你相处时间最长的长辈”的普通话问题上,66.23% 的学生选择“会讲一点儿普通話”,16.23%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懂普通话”,仅17.53%的学生选择“普通话十分流利”;问题“你的中小学教师上课语言”中,选“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的比例为40.91%,“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占26.62%。

85.06%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使用普通话的几率增多”,但是在“对周围同学的普通话水平的评价”中,76.62%的学生认为大家说的是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仅有23.38%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三)学校支持不够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教师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水平影响巨大。

1.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使用频率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使用频率和标准程度不容乐观。仅26.62%的老师会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授课,40.91%的老师会用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授课,还有22.08%的教师采用普通话和方言授课,1.3%的教师直接用方言授课。

学段分布上,用普通话教学的语文教师在80%以上,但只有29.22%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的普通话“很好”,55.19%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普通话“一般”,15.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带有地方口音”。

2.学校普通话推广工作有待提升

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超一半学生认为所在中小学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得一般。从学生的方言背景来看,小学阶段粤方言地区的推广普通话工作相对较好,其次是潮汕地区,客家方言地区次之;中学阶段,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地区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水平有所提升。

(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1.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

调查发现,中文系学生大多有学习普通话、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的需求,但92.42%的学生是从求职角度出发,缺乏内部动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标以达到普通话二级甲等水平为主。

2.学习方式和学习压力的影响

传统大班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按部就班,不能满足学生针对性的学习需求;普通话口头训练,特别是语音部分,单调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感到枯燥,导致训练不到位。

(五)学习难点较顽固,不易突破

在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开展中,学生一般很早就开始学习普通话,但有些学习难点的纠偏难度较大。粤方言背景的学生,在后鼻音发音问题上依然存在不足;客家方言背景的学生,依然存在部分音节前后鼻不分的问题。

三、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学习对策

2022年11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到“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明确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标准并纳入毕业要求”“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力度,为毕业生就业从事相关职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提供支持”。[4]针对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教学对策以改进教学:

(一)让学生意识到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内部的学习动机比它的外部对应物(即外部动机)更有效力”。[5]因此,教师可通过实际生活、工作中因使用方言或不够标准的普通话而产生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内部动机。

比如:“知识”说成“姿势”,“大朗”“大榄”相混;又如“肥”在普通话和粤语中的语义色彩差别在日常交际中造成的误会等,都能让学生从内在认识到普通话学习的必要性。

(二)创设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

1.增强课堂示范的趣味性

近些年来,语言类节目不断升温,比如《朗读者》《见字如面》《声临其境》等,教师可选取其中的经典朗诵部分供学生欣赏、学习。此外,诗歌朗诵、话剧表演、配音等语言艺术活动也可添加到课堂活动当中,不仅能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在和原声的对比当中,学生更能感受到自身普通话的问题,主动进行改进。

2.提倡课下多用普通话交流

要想避免方言的负迁移,需要学生课下不仅要主动说普通话,还要注意自己的规范表达,同学之间也注意相互监督、提醒,创设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

(三)重视语言三要素的“普——方”对比

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存在重语音、轻词汇语法的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教师可通过地方志中的方言材料和“普——方”对比的文献来了解学生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異,通过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搜集相关素材,鼓励学生分析自身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言背景进行分组讨论、总结,让学生注意到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不同之处,避免方言词汇和语法的负迁移。

(四)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分组教学

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学习平台发布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方言背景、学习重难点等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从而实现在同一课堂中,针对不同学生普通话学习的重难点,灵活展开教学和强化训练。

四、结语

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普通话推广的重点人群,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仅影响其自身就业,更影响今后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通过调查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对策,可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供参考,提高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詹伯慧主编,甘于恩等编纂.广东地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问题调查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7.

[2]林伦伦. 港澳回归对广东推普工作的影响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3): 148-153.

[3]张翠玲.基于移动学习的班内分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普通话口语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21(3):152-154.

[4]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29/content_5729355.htm

[5](美)奥苏伯尔(Ausubell, David P.)等著;佘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10.

(责任编辑:刘洁)

基金项目:广州新华学院教职工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及普通话学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018KYYB009);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改探究”(粤高教函[2021]29号)。

作者简介:张翠玲(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猜你喜欢

普通话方言广东省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