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3-09-23张悦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 要:将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哲学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郑州大学国学专业以培养文、史、哲贯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按照参与、理解、实践的教学思路,梳理和提炼其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和经典案例,引入对人性问题、人生理想问题的讨论,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思考的过程中完成思政教育。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2年郑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2ZZUJG141)

作者简介:张悦(1988— ),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宋代宗教史。

中国哲学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和认知思维方式,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核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国哲学史课程是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方向)的必修课程,是培养文史哲贯通人才、传承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2020年,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从内容和目标上看,课程思政建设与中国哲学史课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国哲学经典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哲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理解中华民族传承不断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因此,在中国哲学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郑州大学国学专业中国哲学史课程的特殊之处

目前來看,国内高校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多为哲学一级学科的专业必修课,在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上多以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和哲学思维为目标,帮助学生打好基本功。但是,郑州大学国学专业课程体系下的中国哲学史课程,与哲学专业下设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有较大差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不同。国学专业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讲授经史子集等科目为主,将研读传统哲学经典作为教学重点,是在文、史、哲贯通培养模式下的一门关键课程。而哲学专业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则是与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等课程相配套,是培养哲学领域专业人才的必修课程,其专业性和理论性都更强。

二是授课对象不同。国学专业的中国哲学史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学年,此时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年的学科训练,在系统研修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等课程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广阔的视野,思维也逐渐活跃。但是,由于课程体系不同,相较于哲学专业,国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史时,也存在着学习哲学氛围不浓、哲学思维较差、哲学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是培养目标不同。高校哲学专业以培养研究哲学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学懂弄通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思考能力,为未来推动哲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奠定基础。而国学专业则是以培养文、史、哲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中,中国哲学史是与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相配合的专门课程,旨在通过文、史、哲全方位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国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较好创造能力的新时代国学人才。

正是因为上述专业设置上的差异,国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常常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显然,如果按照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在课程的学习理解上就会出现很大困难,接受度也会降低。这既不利于国学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又不利于学生学习使用学科交叉的方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程思政流于形式,最终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基于此,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试图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参与。考虑到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抽象性较强,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重点。哲学探讨的主题和关注的对象相对抽象,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在讲授中国哲学史中的具体哲学问题时,如在讲述“人性论”“天人关系”等内容时,可以用当下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举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听课兴趣。

二是理解。中国哲学史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何用简单深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艰深的哲学思想,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在对哲学思想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可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引导学生从对自身及周边现象的思考开始,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并鼓励学生主动挖掘这些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是实践。哲学教给我们的不是有形的知识,而是无形的智慧。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从形式上来讲,中国哲学并不是完全孤悬的思维活动。中国文化的入世倾向,使得中国哲学一直强调在“人伦日用”中实现心性的提升。因此,如何教授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会中国哲学关注现实的思想内核,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讲授中国哲学思想的过程中,要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二、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笔者根据郑州大学国学专业的专业特色、育人目标和学科优势,深度挖掘中国哲学史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有机融入教学,以期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通过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共情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文、史、哲贯通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哲学史课程以阐述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主线,以解释中国哲学思想发展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按照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第一,人性论。人性作为一个抽象概念,是指人类的共性,即人与一般动物相区别的性质。在我国,先秦时代的古人就曾展开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他们从“人的属性问题”开始辩论,最终归于对“治国安邦政略”的争论,显示出中国传统哲学对人性论的探讨具有高度的现实关怀。通过讲授中国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辩,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兽之别”“人的本质属性”等问题,帮助学生从哲学角度理解“万物之中人最为贵”的原因,由此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属性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他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第二,人生理想观。从哲学层面来看,人生的内容和意义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矛盾问题:一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另一种是个人与他人即社会的矛盾。对此,中国古代哲学则是主要围绕着“天人关系”展开讨论的。老子的“无为”、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荀子的“天人之分”都是这一討论的具体表现。通过讲授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生理想观”,可以引入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中国古代哲学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全球化现象,思考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深刻认识到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的重要性,坚定学生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人民的理想信念。

第三,知行观。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是围绕着“天道”和“人道”两个方面展开的,强调“知天”和“知人”。这里面就涉及“知”的问题,即“知”的来源是什么?“知”是否可能?如何取得“知”?“知”的标准是什么?对“知”的思考必定与“行”密切相关,“知行”问题其实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通过讲授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知行观”,如孔子的“学而知之”、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朱熹的“格物致知”、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的“知行观”虽然具有伦理化倾向,但也强调道德观念必须“一以贯之”,即“知行”只有经过“尽心”的道德实践才能完成。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实践在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

中国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可以提炼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哲学的主要功能,不在于改造世界,而在于改变自身,其能让我们学会用调整自身状态、改变自身思维模式的方法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眼光不同,世界对于个人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中国哲学史的课程思政建设,更加注重启发学生发现个人内在的道德属性,并引导学生将道德属性外化为人生实践,真正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按照参与、理解、实践的教学思路,依据中国哲学史的课程内容,梳理和提炼其中的思政元素,结合社会热点和经典案例,引入关于人性问题、人生理想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断反思自我、提高个人修养境界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以此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比如,在对人性论问题的讨论上,可以以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和“一份永远无法送达的外卖”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无数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坚守在冰天雪地中直至最后牺牲,又是什么能够让平凡的外卖小哥王静不计个人安危勇于救人,进而和学生们一起探讨是什么使得某物成为一个人、“道德”对于人来说有何独特地位、是否所有的人类都是人以及只有人类才是人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人”这个概念。

以上述讨论为切入点,当转入中国哲学史的讲述时,则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孟、荀在“人性论”上的异同。孟子讲“性善”,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观点,即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或他物的特殊性,也就是道德性。荀子说“性恶”,是说人必须自觉地用现实社会的秩序规范来改造自己。“性善”“性恶”之争,来源于对社会秩序根源的不同理解。孟子归结于心理的先验,荀子归结于现实的历史。前者侧重于主观意识的内省修养,后者侧重于客观现实的人为改造。

回归到实践中,不论“性善”“性恶”,共同点是人对自我的把握,也就是孔子所说“成仁由己”的问题。教师由此可以提醒学生认识到,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自己决定的,自我实现的完成应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人是有欲望的动物,人的欲望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人若想要摆脱被物化的命运,就不应该只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还应寻找到超越物质的东西,从而实现永恒的满足。通过讲述这些哲学层面的人性思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关心社会、关爱他人、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人生追求,让他们努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实践者。

中国哲学史的课程思政建设,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置的思考中。即通过现实案例与经典论证,鼓励学生观察现象,深入思考,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理解。不仅要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还要让学生体悟到这些传承不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探索。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贯穿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讲解中,并以此为标准重新审视中国哲学发展进程中诸多思想的当代价值。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国哲学史课程中德性的积极作用,将传统哲学中对于德性的追求,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5-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冯友兰.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3]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司 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