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和思考

2023-03-17陈春雪张小庆

传播与版权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

陈春雪 张小庆

[摘要] “读图”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封面采用图像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文章对《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1年版)收录的15种核科学技术类期刊的封面现状进行了调研,数据表明:在15种核科学技术类期刊中,2022年每期更换封面图片的期刊的比例为53.3%,其中3种期刊通过深度加工论文图片来整体设计封面,此方式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封面改版实践中,其通过重新确定封面主色调,突出期刊特色,以封面论文的形式设计封面,提升了期刊影响力。文章也在遴选封面论文、多渠道传播封面论文等方面做了探索,发现科技期刊需要重视封面设计,根据办刊情况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精美封面。

[關键词]封面设计;封面论文;多渠道传播;实践;思考

科技期刊封面是期刊展示科研成果的阵地,也是体现期刊品质的首要视觉传播途径[1]。“读图”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封面采用图像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白小晶等[2]调研了341种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发现2018年科技期刊按期更换封面图片的比例为46%。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进行了研究,既有科技传播专业学者从视觉艺术角度分析顶级刊物Nature及其子刊的封面特征[3],也有科技期刊编辑以个刊为例总结中文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实践和经验。如杨璐[4]分享了几种医学期刊封面设计的思路;姜梅等[5]则指出了科技期刊封面的设计难点;王海霞等[6]根据自身实践,提出科技期刊获取封面图片的几种渠道;《中国中药杂志》以突出呈现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封面设计风格[7]。

随着《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我国出版界已经形成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共识。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我国科技期刊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国科技期刊不仅要重视期刊的学术质量,还要重视期刊封面的设计工作,使其更加美观,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文章对《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1年版)收录的15种核科学技术类期刊2022年的封面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封面改版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和编辑同仁交流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经验。

一、核科学技术类期刊封面现状

为了解核科学技术类期刊的封面情况,文章对《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1年版)收录的15种核科学技术类期刊进行封面现状的统计调研。

期刊封面设计主要依据《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8]、《期刊出版管理规定》[9]等中的相关规定。期刊封面需要准确标注期刊信息,主要包括刊名、出版年月、卷号、期号、出版者、标准刊号等,同时也要规范使用封面中的字符[10]。调研的15种期刊的封面均符合国家标准,除了展示期刊的基本信息,有5种期刊在封面展示数据库收录信息,3种期刊在封面展示刊物获奖情况。这些封面信息均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刊物。

学者王国燕把每期封面图片动态变化的期刊称为可视化期刊[3]。文章整理了15种核科学技术类期刊封面设计的统计结果(表1)。从表1可知:8种期刊的封面做到了每期动态变化,可视率为53.3%,说明该领域期刊重视期刊封面的设计工作。封面动态变化的期刊又分为以下3类:2种期刊采用每期封面背景不变,以局部插入学术图片的方式来表达封面论文(类型1);3种期刊通过深度加工论文图片,整体设计封面,以表达封面论文(类型2);3种期刊将摄影图片作为封面(类型3)。类型1的封面采用的图片多为学术原图,如曲线图等,这些图片放在封面虽然能表达论文的学术内涵,但是缺乏美观性;类型3的封面采用摄影图片虽然视觉效果较好,但图片内容和当期论文的关联度较弱,导致封面的科学性特征减弱;类型2的封面兼具科技期刊封面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传达的内涵虽然还未达到顶级期刊封面的美学层次,但已经在封面设计方面迈出了很大一步。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作为核科学技术类基础研究型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封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每一期封面静态不变;第二阶段为静态封面为主,根据专刊、专栏出版主题重新设计封面。《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现有的期刊封面已经沿用多年,采用简单的图形版式,色调为浅绿色,整体比较单调,封面视觉效果较差。2010年,《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部对期刊封面进行了简单设计,中文刊名由印刷体改为国内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的手写题词。为了让期刊封面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部参考优秀期刊的封面设计理念,每期突出一个主题,2022年对封面进行改版。

二、科技期刊封面的改版思路和实践

(一)重新确定封面色彩

期刊封面色彩的运用包括色彩多少、色彩对比、主色与主题、白色运用等方面[11]。科技期刊封面的主色调决定了封面风格是活泼的还是稳重的,也会影响读者对期刊的第一印象。如《化学进展》《分析化学》等知名化学类中文科技期刊的封面背景色均以沉稳色系为主,体现了学术期刊的严谨。笔者认为,新时代的科技期刊可以在沉稳的封面主色调基础上,大胆运用对比色,使封面具有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原封面以淡绿色为主,中文刊名为蓝灰色。其编辑部对封面主色调进行了以下调整:改版后新封面的背景色以蓝色调为主,每一期封面背景色会有深浅变化,以突出学术期刊的大气。此外,《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还调整了卷号和期号的位置,将其放在刊名右侧,为封面图片的设计提供充足空间。

(二)遴选封面论文,加强封面故事的设计

封面论文有助于科学研究的传播和引用[12]。例如,知名期刊Nature、Scienc每期都会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呈现封面论文。科技期刊封面论文应当选取当期热点论文,通过封面的视觉表达提升期刊的传播效果。《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针对两方面内容进行封面设计:一是优秀的封面论文,二是策划组稿的专栏或专刊主题。科学的封面论文遴选流程是做好封面设计的前提,《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部通常在每期定稿后先根据专家的外审意见筛选学术质量较高的论文,再结合学术热点初步确定封面,然后送当期主编审核,最后再征询作者意见。

期刊确定封面论文或主题后,需要对封面图片进行深度加工。科技期刊封面图片主要来自论文作者、期刊美编、第三方创作者[13]。为保证封面的设计效果,《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部对封面图片制订了详细要求,采用表1中类型2的方案:深度加工论文图片,整体设计封面。《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部决定由作者提供图片初稿,如果图片初稿满足要求,则再经过期刊美编的简单加工,封面作品即可出炉。如果作者提供的图片未达到标准,责任编辑则需要和作者、美编沟通,把设计理念传达给作者和美编,最后以封面作品的方式呈现。《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22年第3期的封面是根据这一期的《海水中提取铀元素》专栏而设计:封面主色調是蓝色,在版面醒目位置是海水提铀的装置,周围是铀的元素符号“U”,经过技术处理,做出“U”被深深吸引的效果,生动地表达了运用新材料从海水中提取铀的理念。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封面论文的多渠道传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少科技期刊陆续创建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和视频直播号等。科技期刊编辑部可以借助这些新媒体对封面论文进行再次传播。同时,科技期刊编辑部也可以邀请封面论文作者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语音讲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部鼓励封面论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封面故事》栏目进行推广。编辑部还将封面论文在期刊的作者群、编委群等微信群进行推广。

三、有关期刊封面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科技期刊封面的可视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从主观角度来看,一方面是纸质期刊的发行量一再下降,纸质期刊的封面设计不受重视;另一方面是科技期刊编辑和作者注重内容大于形式。从客观角度来看,部分科技期刊编辑部缺乏资金和美编设计人员。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科技期刊发展,有各种面向科技期刊的项目基金,但能得到资助的科技期刊较少,大部分科技期刊主要靠主办或者主管单位拨款经营。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14]:获得国家级专项经费支持的科技期刊数量占比为4.43%,获得行业专业级专项经费和地方专项经费支持的科技期刊数量占比分别为1.34%和2.19%。同时,配置专业美编设计人员的科技期刊也不多,而且期刊编辑难以胜任封面设计工作。

(一)优化封面设计流程

因为封面设计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工作,既要把论文的学术内涵精准地表达出来,又要有美感,这需要编辑部预留足够的设计时间。曾有学者讨论过这个话题,即使是专业的学术期刊封面故事图片设计团队,其在进行设计时,也需要反复修改,耗费不少时间[15]。《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部最初对封面设计时间没有概念,在经过几次实践后,最终确定作者提交图片初稿时间和美编设计时长均为2周。此外,科技期刊编辑部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来提高作者、责编和美编人员的沟通效率。

(二)深挖人才资源,建立适合自己的设计团队

西方国家在期刊封面设计方面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运营模式[16]。近年来,国内也出现SCImage、Vividscience、松迪科技等协助科研成果有效视觉表达的服务机构[17]。对大多数科技期刊而言,编辑部也可以结合自身办刊条件,建设适合自己的封面设计团队。科技期刊编辑部如果没有配置专业的美术编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挖掘人才资源。比如《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一位技术编辑,平时对平面设计就比较感兴趣,经过专业的培训,现已承担起封面设计工作。《药学进展》通过与外包美编人员合作,有意识地培养外包美编人员,从而使其成为刊物的固定的封面设计人员[18]。有些医学期刊通过遴选包括医学生、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在内的青年才俊,组成封面设计团队[19],也是不错的方式。

(三)将中国文化引入封面设计,突出中国科技期刊特色

近年来,国际顶级期刊将中国元素与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结合,使期刊封面与中国元素这两种异质文化融合[20],比如Cell、Nature刊登了具有中国水墨画、中国汉字等元素的封面。国内期刊也可借鉴这种封面设计策略,这样不仅有了创作的新思路,还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封面设计的选材范围较广。张辉洁等[21]对此进行了探索,把剪纸、龙、凤、戏剧、武术等元素与封面设计相结合,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精美的封面不仅仅是纸质期刊的专属,更多的是一种宣传和包装理念,学术期刊也应该注重“颜值”。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封面的设计需要结合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多渠道传播封面论文,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科技期刊编辑部可以从自身办刊条件出发,建设封面设计团队,设计出适合期刊的精美封面。

[参考文献]

[1]崔之进.世界顶级科技期刊封面艺术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02):136-141.

[2]白小晶,谢珊珊,刘畅,等.我国科技期刊封面特点及问题建议:以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 (03):390-396.

[3]王国燕,程曦,李清华.Nature及其子刊封面视觉艺术特征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07):63-68.

[4]杨璐.医学期刊封面设计的思路与实践:以《亚洲男性学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8 (04): 365-368.

[5]姜梅,张桂弘,高毅,等.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与立体化传播探索:以《含能材料》为例[J].编辑学报,2020 (03):274-277.

[6]王海霞,杨素红.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获取:以《物理》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8):842-845.

[7]丁广治,陈玲,马超一,等.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新创意[J].科技与出版,2016(06):23-27.

[8]国家技术监督局.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3179-199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9]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EB/OL].(2008-04-28)[2022-12-11].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10/24193_3.shtml.

[10]黎文丽,高时阔.学术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原则及表现[J].编辑学报,2006(05):335-336.

[11]杨祖彬.科技期刊封面色彩运用的几个问题[J].编辑学报,1998(03):136-138.

[12]王国燕.科学图像传播[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13]王国燕,姚雨婷.科技期刊封面图像及创作机构的案例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4(10):67-71.

[14]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15]王秋萍,温学兵.因刊制宜 突出个性:国内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封面设计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17(05):424-426.

[16]崔之进.顶级科技期刊封面经典图像改写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09):867-874.

[17]王国燕,张致远,姚雨婷.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635 种科技期刊的调研[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08):1075-1077.

[18]杨臻峥,郑晓南.药学类科技期刊彩色排版与封面设计的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J].编辑学报,2021(06):639-643,648.

[19]李娜,戴申倩,刘洋,等.中文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与探索: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4):487-493.

[20]崔之进.顶级科技期刊封面的中国元素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02):99-104.

[21]張辉洁,唐秋姗,曾玲,等.科技期刊融合科学与传统文化的封面设计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9):1068-1074.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