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2-07-25徐小婕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徐小婕

摘要:新课改持续推进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应加以适当调整,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推动此教育目标的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借此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推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借助新颖的教学模式,可吸引其课堂注意力,促使其积极参与至课堂学习活动中,还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动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途径

分层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以各层次学生学习特点为依据,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由此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加以锻炼,以此达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后,课堂教学效果尤为显著。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针对数学学习而言,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健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为学生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还可加快数学学习进程。

其二,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数学是学生从小学阶段便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并在学生的学习全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重点。分层教学可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其数学学习效率。

其三,增进师生交流。教师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多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对于课堂中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认可程度并未予以重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下,师生交流不足,教师不了解学生学情,而学生也并未将自己的疑惑之处与教师及时沟通,使得师生之间相脱离,对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产生影响。而教师借助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加强师生沟通,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背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分层教学的实践背景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足。分析传统数学教学发现,教师对于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予以充分重视,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形成一定阻碍,学生也难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影响。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践背景。其次,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形成制约,使学生思维固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措施

3.1重视分层教学情境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分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讲述几何问题时,便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的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物品,作为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在学生说出相应的生活物品后,引导其展开思考:上述图形大小的不同是否会对自身的面积、周长产生影响?针对图形的大小有哪些评判标准?由此将面积、周长的定义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等,并熟练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中。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将梯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及周长计算公式,直接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展开公式的记忆活动,随后通过习题的训练,深化学生知识记忆。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展开公式的证明及推导,还可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长方形及三角形面积及周长计算公式,完成梯形面积及周长公式的推导,最终获得梯形面积和周长公式,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

3.2合理设置分层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层,需要深入分析教材本质、教材观念,随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完成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设定,以全面了解数学核心素养为前提,对数学教育方式加以调整及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趣味性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针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如,在教师讲述数学理论、公式及法则等知识时,应重视教学重心、数学定理、数学模型、教学方式几者间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对数学知识加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促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可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为全面的理解,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26+2=?的算式进行计算,随后引导学生围绕26+2=28展开小数加减法算式的计算,如2.6+2、26+0.2、0.26+2等诸多算式,并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展开思考探究活动。教师在学生已初步了解小数算法后,可引导学生对其中存在的规律、计算方式进行探讨,随后教师向学生展开课堂提问:去超市买了3.5元的香蕉,8.7元的西瓜,一共花费了多少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结合实际生活问题的计算,深层次了解小数的计算方式及含义,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可形成更为全面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3.3科学设计分层问题

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而学生被动记忆数学知识。针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存在厌烦的学习情绪,使得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加之学生知识认知水平不一,教师也并未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教学方式加以调整。因此,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调整教学方式,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如教师可借助科学设计分层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此了解学生知识认知水平、学习情况等,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100以内的加法”部分内容时,可先与学生一起回顾100以内的数。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算式进行计算:31+7、32+8、26+2,随后教师向学生布置一道数学思考题:小明从盘中拿走16个苹果,还剩下8个苹果,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问题,获得结果,学生所获得的结论均为24个苹果,此时教师便可将“100以内的加法”的知识点引入课堂中,通过第一个问题的实践及思考,可引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知识加以巩固,随后再逐渐展开新知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旧知识获得新知识。

3.4精心设计分层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分层教学理念的落实,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利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落实。然而,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多种不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融入,促使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应用,对教学内容形成全方位理解,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只有如此,方可为每位学生的进步提供充足空间,还可在课堂中充分落实分层教学理念,帮助各层次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及数学知识。课堂教学活动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问题的提出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形成清晰的认知,并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了解。第二阶段为方法教学,即教师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并掌握所学内容的前提下,形成的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能。第三阶段为综合提升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类型习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参与习题的解答中,对教师所讲述内容加以消化理解,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部分内容时,便可在课堂教学第一阶段向学生展开课堂提问,在实际生活中,圆锥与圆柱应用的范围尤为广泛,然而同学们知道圆锥与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如何计算吗?教师借助此问题的提出,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圆锥与圆柱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帮助学生掌握圆锥与圆柱二者体积与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方式,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消化能力,随后借助练习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简单应用所掌握知识,实现课堂数学知识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作业的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各阶层学生的学习需求,除可帮助学生巩固所掌握知识外,还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处于各阶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均有一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5分层制定评定制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秉持的心态尤为重要。针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较为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面对胜利的平和心态及克服障碍的勇气,而教学评价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凸显分层教学实践优势的同时,要重视分层教学理念在教学评价中的落实。分析学生间存在的差距,学生对教师教学适应情况、性格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因素教师都要充分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评价时,要对学生具体发展情况形成客观认知,从实际视角出发,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客观、正确的反馈,引导学生向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改进、完善,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情况、课堂表现为依据完成优等、中等、差等三个等级的划分,针对优等学生应予以鼓励,对其余两等级的学生,教师要做到隐性批判,不可对学生自尊心造成伤害。教师在评阅学生试卷时,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评价,除可实现学生自主意识的深化外,还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对学生自我形成清晰认知也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设定的要求也应适当调整,若基础题出现错误,教师应给予适当批评。针对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在学生基础题完成情况良好的前提下,应适当给予表扬,促使学生在鼓励中推动学习效果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任何批评、夸奖都要掌握分寸和时机,仅有如此,方可充分发挥分层评价的优势。教师在分层评价过程中,还应叮嘱学生不可骄傲、不可气馁,应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小学数学学科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具备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其中涉及诸多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形成一定阻碍;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通过自主思考获取数学知识;而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薄弱,面对困难时通常无从下手,使得此类学生学习成绩难以提升。针对此现象,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爱芳.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读与写,2021(12):156.

[2]孙雪.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现状及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1(50):85-86.

[3]陶林.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1(4):148.

[4]张振山.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科普童话·新课堂,2021(6):14.

[5]孙雪.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价值和实施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53):79-80.

[6]张春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开展之我见[J].软件(电子版),2020(2):35.

[7]黄国泰.分层教学,整体提升——分层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探讨[J].启迪,2021(4):1.

[8]李敏.提升学生参与,做到因材施教——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学少年,2021(32):81.

[9]李尤.基于差异性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J].赤子,2020(04):225.

[10]柴芮.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好日子,2021(2):1.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