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的成长

2022-06-20李平

今古文创 2022年21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成长矛盾

【摘要】《牛天赐传》是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但长期处于边缘性的位置。在这篇小说中,老舍主要塑造了牛天赐这一人物形象,牛天赐身上具有懵懂天真的孩童特点,也具有叛逆的特质,他在自我与家庭社会的矛盾、亲人离世的痛苦、人生导师的影响下,获得了自我的成长,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牛天赐;矛盾;成长;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1-001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03

老舍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大多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来反思民族矛盾和市民生活。《牛天赐传》作为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体现着老舍的教育思想,也有研究者认为这部小说代表着老舍创作风格成熟的标志。由此看来,这部长篇小说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牛天赐传》的研究却还比较少。在老舍的创作谈中也表现出对这部作品的不自信,老舍在创作谈中写道:“乃至把全书一气读完,它可就显出紧促慌乱,缺乏深厚的味道了。” ①《牛天赐传》可以说不同于其他作品一样有着宏大的叙事和民族矛盾,只是以牛天赐这样一个小人物为主人公展开叙述,表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也体现了老舍本人的教育思想。《牛天赐传》讲述了一个弃婴因祸得福被牛家收养,起名为牛天赐,他在前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中经历颇多,实现了自我的成长,最后选择了读书道路的故事。在《牛天赐传》这部小说中,老舍主要塑造了一个人物——牛天赐,牛天赐前二十年的人生中经历了一些挫折与痛苦之后,逐渐开始意识到是非曲直,摆脱了自己年少无知的懵懂以及生活中的矛盾困惑,最终走向了社会,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生活,也获得了成长。

一、懵懂天真的自我

牛天赐的出场就与众不同,他人生的起步是一个弃婴,因着卖落花生的老胡才得以被家境富裕却无儿无女的牛家夫妇收养,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对于天赐来说,既是喜剧也是悲剧,他一开始是一个被遗弃的弃婴,却能够被还算富裕的牛家收养,这对于牛天赐来说,是一种幸运,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牛天赐陷入了成长的漩涡之中。在家境富裕的牛家,其实也处处充满着矛盾。牛老者和牛老太太是一种典型的女强男弱的夫妻关系,这也对牛天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牛老太太是牛家的实际掌权人,她处理着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身为牛天赐的养母,却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牛老者则与牛老太太截然不同,他始终以一种忍让的姿态来生活,偶尔投资却都能带来不错的经济回报,经常带着牛天赐去吃喝玩乐,对牛天赐来说是一位慈父。牛老太太因为娘家就是做官的,所以她始终都官气十足,知道怎么安排仆人,怎么讲排场。同样,她也渴望有一个官样的孩子,牛天赐的出现,为她做官的理想迈向了成功的一步。所以,在牛老太太极强的“官本位”的意识中,希望牛天赐能够步入官场,实现她自己的虚荣心。这也就导致在牛天赐初期的成长中,始终逃不过的就是一种“官本位”的教育思想,与其自身的懵懂天真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困境。

牛天赐虽然自小被寄予厚望,但依然是个孩子,有着天真好动的特点。襁褓中的天赐好动活泼,但是按照牛老太太严格的“官本位”的教育思想,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在牛老太太看来,一个将来要做官的孩子,走路得有架势,而不能长成罗圈腿。所以牛老太太命令仆人把牛天赐的手脚都捆起来,让牛天赐不能动弹,也不允许牛天赐啼哭,由此,牛天赐身上所具有的天真活泼的特质都被牛老太太暂时扼杀。但是牛天赐虽然一时的顺从,内心依然是懵懂天真的。六个月后的牛天赐能够自由活动,虽然脚已经变形,但丝毫不妨碍他释放自己的天性。牛天赐开始享受这种自由,但事与愿违,牛老太太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遏制儿童的天性。当牛老太太看到牛天赐的脸越来越黑,便强迫天赐一天至少要洗几个小时的脸。天赐作为孩子,在沒有自我独立能力之前,只能默默祈祷着给他洗脸的仆人生病,用他天真可爱的办法来反抗牛老太太的教育方式。在面对着牛老太太强大的“官本位”思想时,牛天赐始终保持着他的懵懂天真,这种性格特质没有被功利思想所完全扼杀。

二、叛逆与顺从

叛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违背正常的规律,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具有反叛的思想和行为。叛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也是青少年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牛天赐传》中的主人公牛天赐身上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叛逆,这不仅源于他自身的性格,也是由于牛老太太的强制教育。但是牛天赐的叛逆不只是心理学意义的叛逆,而是老舍所赋予牛天赐身上对于国民劣根心理的一种隐隐的反抗。牛天赐的叛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对于牛老太太这种“官本位”教育思想的反叛和牛老者“钱本位”的反叛,另一方面是他对学校教育的反叛。

牛天赐的叛逆体现在对于牛老太太为他准备的私塾教育上。牛天赐自小被牛老太太寄予厚望,并且将其禁锢起来,始终在牛老太太的强威之下,遵循着牛老太太的意愿。在牛老太太看来,一个未来要成为官员的少爷必须要识字,所以她为牛天赐请来了私塾先生,但是牛天赐是有抵触心理的,他并不想顺应牛老太太的心意,来完成牛老太太想以做官来光宗耀祖的心愿,也不想去当官。幸运的是第一位私塾先生王宝斋没有遏制牛天赐的天性,而是与他成了朋友。王宝斋是天赐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者,他想要教给牛天赐知识,但是牛天赐并没有学出什么来。王宝斋却给天赐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他给牛天赐讲了很多关于山东的事情,例如济南府、烟台苹果、火车等,开拓了天赐的眼界,但也正是这种兴趣式的教育也更激起了天赐的叛逆心理,让他对于外面的世界更加憧憬,也更向往着自由。由于王老师的无为教育,牛老太太辞退了他,并且为牛天赐请了另一位严厉的米老师。米老师是传统的私塾先生,他古板严厉,喜欢制定各项规矩。牛天赐在享受了自由之后,对于牛老太太和米老师的叛逆便更为激烈。牛天赐开始反抗,企图逃离米老师的管控,与其产生争执。幸得牛老者和纪妈的支持,才得以赶走米老师,重获自由。牛老太太所持有的是一种“官本位”的教育思想,而牛老者则是一种“钱本位”的教育思想。牛老者虽然也处于牛老太太的强威之下,但是他始终都与金钱密切相关。牛老者也想着天赐能够继承他的衣钵,他私心想着“有儿子在身旁, 他觉得那点财产与事业都有了交待。”但是牛天赐也拒绝父亲的这种观念,他不想服从于任何一种教育思想,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舍也正是借着牛天赐对于牛老太太“官本位”教育思想和牛老者“钱本位”的教育思想的叛逆,来表现出老舍隐隐的批判态度。

除此之外,牛天赐的叛逆还体现在他对于学校教育的反叛。面对着请先生这条路走不通,牛老太太只能将牛天赐送到最好的师范附小上学。进入学校的牛天赐,看到了除了家之外的世界,但是学校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在学校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挤和嘲笑,也同样不被老师重视。但是牛天赐渐渐在这种混乱的学校生活中学会了与别人相处,也学会了圆滑处事,而他的叛逆也同样存在。牛天赐在学校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崇尚自由,他不喜欢学校里老师古板的讲课,但是也会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学习他感兴趣的事情。牛天赐对于学校教育是反叛又顺从的,一方面他厌烦那种刻板的教育方式和嘈杂的学校生活,另一方面他又可以真正学习并且在家庭之外的环境中慢慢成长。进入高小的牛天赐对于学校生活更加熟悉,也决定要好好用功。然而“私生子”的身份让牛天赐的学校生活得到终结,他叛逆于同学们对于他身份的嘲笑与孤立,甚至于成为了学校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老舍也正是借牛天赐对于学校教育的反叛来批判当时混乱的学校教育。牛天赐的叛逆是他追求自由的表征,也是一种矛盾的体现,表现出了牛天赐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个人与社会中的隐隐的反抗。

三、矛盾与皈依中的成长

牛天赐自小便生活在牛老太太的威严之下,与他本身崇尚自由的天性相违背,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与教育环境的矛盾的波动之中。但是牛天赐在这种功利思想与懵懂天真的矛盾、叛逆与顺从的矛盾中逐渐开始获得了自我的成长。牛天赐的成长过程也预示着老舍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儿童的成长是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影响。

牛天赐的第一次成长是一直管制他也是爱他的牛老太太的离世。牛老太太一直是这个家庭中的主心骨,也是牛天赐的成长之路不可或缺的人。牛老太太离世之后,天赐在牛老太太出殡之后内心想着的是“妈活着,他恨那些规矩;妈死了,他找不着规矩了,心中无倚无靠,好似失了主儿的狗。” 在沉迷官场梦的牛老太太的强压下,也是在“官本位”的陈旧思想下,牛天赐陷入了一种迷茫。但是当牛天赐面对着亲戚们的谩骂攻击和牛老者想要其经商的愿望,他逐渐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主动要求牛老者给他再请一个私塾先生教他读书。这对牛天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他从一开始的厌学与反抗,到主动要求读书,逐渐开始走向了自我的成长。牛天赐在这种亲人离世的痛苦中和自由选择的空间下得到了第一次的成长,也是在之前的矛盾中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牛天赐的第二次成长是赵老师的出现。牛天赐人生的转折就是牛老者为他请的私塾先生——赵先生。赵先生的文学引导的方法契合了牛天赐的叛逆精神,将牛天赐引向了作诗作文的领域。牛天赐在赵先生的引导下,开始寻求自我精神的成长,他开始热爱文学,跟随赵先生学习文章和知识,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赵先生自身的特质也对牛天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作用。赵先生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只热爱于学问,而不顾及名利。这种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给天赐带来了新的成长。牛天赐在赵先生这逐渐开始探寻自己的精神世界,也逐渐开始从之前的叛逆与天真中得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在赵先生离开之后,牛天赐也加入了“云社”。“云社”是云城几家士大夫文人所组成的复古派诗社,天赐也在这结交了许多许多文人,体会了雅致的士大夫文化氛围。同样,牛天赐的才华也得到了认可,他的一篇小文由赵先生寄到天津一家报馆,并且在文艺栏刊登出来,由此,牛天赐开始走进了自己诗意的文学世界,也找到了一点人生的目标。

牛天赐的第三次成长就是牛老者的离世与战争的影响。在战争的影响下,牛老者的商铺出现了问题,牛老者也因此离世。家庭的突发变故,让牛天赐来不及思考便被亲戚们赶出家门,抢走了东西。但是此时的牛天赐还是无力面对这一变故,幸而有虎爷的帮助,才得以有避难之所。失去父母的天赐,靠着虎爷做果摊子的小买卖来养活他,没有承担生活的重担,而是将水果摊摆弄得诗情画意,沉浸于梦幻的人生。不能不说,牛天赐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长,但是他远离现实,也没有谋生的能力,只能依附于他人。但是牛天赐也是在牛老太太和牛老者的相继离世、亲戚们的丑恶嘴脸、社会动荡的环境之下,逐渐意识到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同样,牛天赐也厌恶了为了钱的纷争,意识到了人性的丑恶,能拯救他救赎他的只有读书和知识。这也意味着牛天赐虽然失去了物质世界谋生的能力,变得“不切实际”,但是他开始追求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物质世界的纷争。最终,王宝斋发了财并且想着回来报答牛老者,并为天赐讨回了钱,也正是在王宝斋的指点之下,牛天赐得以到北平念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也逐渐摆脱曾经的年少无知,走向了个人的成长。有研究者也认为牛天赐的成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舍的个人经验,牛天赐最后的精神世界也是老舍内心深处对于这种诗意生活的向往。牛天赐的个人成长是一种诗意的表现,他始终在建构着精神自由的世界,也保持着自我的主体性,完成了生命的理想人生。在老舍和赵少侯后来没有完成的《牛天赐传》续篇——  《天书代存》中,有简短的几篇书信透露着牛天赐在念书之后的生活。牛天赐开始了独自生活,他也学会了面对自己的人生,与同学结交,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对书格外的痴迷,依旧在追求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牛天赐的前二十年的人生中获得了三次成长,他始终在追求着自己的文学世界,也在追求着一种诗意和美的精神世界。同时,他也在思想的矛盾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皈依,重新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四、幽默的风格

幽默是老舍小说最重要的创作风格之一,《牛天赐传》这篇小说也同样如此。老舍的幽默风格自成一家,这不仅因为代表着京味儿的幽默,而且还在于他的“幽默包含着哲理, 不是光为了逗笑。他的幽默包含着哀愁, 笑完之后, 仔细一想, 便又要落泪”。②这种幽默在塑造牛天赐这一人物形象时也得到了体现。老舍在描写牛天赐的外貌时用了一种幽默圆滑的手法,老舍写道:“天赐穿了新红洋绸的毛衫, 头上的几根黄毛很勉强地扎成一个小辫, 专仗着红绒绳支持着。脚上穿了黄色老虎鞋, 安着红眼睛, 挂着白挂须。除了他自己, 其余的都很体面。”这样幽默的描写在牛天赐身上还有很多,老舍在描述幼时的牛天赐抓周的场面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喜剧反差。牛天赐的抓周礼在正午举行,在桂香里飘来一两声鸡鸣。牛天赐的鼻子更向上卷了些,“不屑”的神气十足。牛老太太为这场抓周礼准备了小铜图章,类似于衙门的印,其次是一只笔、一本小书,这些物件都代表着牛老太太的“官本位”思想,当然也准备了一个大铜钱,只是为了敷衍牛老者。在这场抓周礼上,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心思,牛老太太想要牛天赐做官,而纪妈则担心牛天赐抓牛老太太不喜欢的东西,觉得自己的奶没出息。屋里空气十分紧张,而牛天赐则东摸西望,拿不定主意。四虎子忍不住把藏好的哗啷棒拿出来,牛天赐想要去抓却被牛老太太制止,但是已换了手,牛天赐连踢带跳的摇起来,响成一片。老舍将孩子的天性与周围的环境以及每个人的心思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与幽默的气氛。老舍通过这样一种幽默的描绘,表现出了牛天赐对于天性自由的追求。老舍的幽默是发人深省的,在其幽默的背后都体现着老舍深刻的思想表达,以幽默来表现哲理意味。

五、结语

《牛天赐传》通过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塑造牛天赐这一人物,展现出了一种诗意自由的成长历程。牛天赐在自我天生的懵懂天真与牛老太太功利思想的矛盾、叛逆与顺从的矛盾中找到了人生的皈依,那就是读书。牛天赐的成长之路不是一帆风顺,充满重重挫折,但是牛天赐从最初的年少无知的冲动、叛逆,逐步开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也开始寻求着诗意自由的精神世界。牛天赐这个人物形象是独特而具有魅力的,他的性格与成长都是在矛盾中剥离出来,展现出了牛天赐独有的特质。牛天赐身上具有懵懂天真的孩童特点,也具有叛逆的特质,他在自我与家庭社会的矛盾、亲人离世的痛苦、人生导师的影响下,获得了自我的成长,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注释:

①老舍:《老舍散文经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②胡挈青:《老舍的幽默》,《文学报》1981年12月24日。

参考文献:

[1]吴小美.论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J].贵州社会科学,2009,(09):72-78.

[2]刘秉山.旧中国市民社会的图画——评老舍的《牛天赐传》[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4):

84-88.

[3]崔明芬.《牛天赐传》和老舍的风俗教育思想[J].文学评论,1988,(04):170-171.

作者简介:

李平,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成长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