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解析教材,着眼学力提升

2022-06-17孔德美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孔德美

【摘要】学力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能力之一。课堂是学力生长的主要平台。阅读教学是借助文本培养学生理解力、判断力、表达力等阅读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教材,聚焦语言文字,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而不是强制灌输。本文着眼于学生学力提升,从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词语规律、仿说典型句式、感悟语言表达形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力提升;重点词语;典型句式;语言形式

“学力”一词,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钟启泉先生认为,所谓“学力”是学生通过一定程序的教学过程所获得的能力的总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便是培养学生学力的过程,即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力、合作力、表现力、深思力、创造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启发我们,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通过深入解读教材,聚焦语言文字,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关注其表达形式,语言文字才有可能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

《秋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文章选取了初秋时节的几种典型景物,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秋天。教学中,笔者通过对文中简单短语的提炼,对典型句式的关注,以及对教材语言表达形式呈现的二次处理,在培养提升学生的学力方面做了一点探究。

一、在词语规律的探索中提升学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指导下的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师重视的应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努力创设出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才可能开阔思路,畅所欲言,充分实现其主体性地位。

不难看到,好的阅读教学课堂总是能让学生心动,并能让他们自发行动。这样的课堂氛围是那么和谐,作为主体的学生是那么自由。教学《秋天》一文中的词语“一片片”,笔者带着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个来回:

师:树叶变黄后,就会做什么动作?(出示动图:黄叶飘落)

生:(观察动图)落下来。

师:(出示: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有多少片叶子落下来了?请你帮我数一数。(出示图片:落叶满地)

(引导学生迁移化用本册课本中已经学过的数字谜语诗,师生接龙背诵: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落到地上——静静躺。)

师:你数出多少片叶子了吗?这个句子里的哪个词表示很多呢?(指名回答)

师:(点红并弹跳出句中词语:一片片)汉字真有趣,把“一”后面的“片”字连续运用,就把“许多”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我们也来试试吧。

师:(出示图片:一棵大树;出示文字:一棵)(再出示图片:一片树林。)

师:(出示图片: 一支铅笔;出示文字:一支)(再出示图片:一支支铅笔。)

师:(无图片提示)一朵花。

生:一朵朵花。

師:一把伞。

生:一把把伞。

师:现在我把“一片片”送回句子中,你能读出树叶多吗?(出示: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红色的词语“一片片”跳回到句子中。)

生读。

师:谁有信心读好第一自然段?

生读。

虽然教与学的方法千差万别,但最终的目的都指向理解语言、应用语言和发展语言能力。“一片片”这个表示数量多的词语中隐含着怎样的规律呢?教师没有贴标签式地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联系教材前后的相关内容,用看一看、数一数(背一背)、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等一连串的课堂活动,自然而然地聚焦到对该量词使用规律的感悟上来,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把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调动起来,确保其参与的程度,才能取得最高的效率。

二、在典型句式的仿说中提升学力

清代理论家叶燮认为“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这几句话是说,首先要将抽象的文字,借助外在的媒体和内心的视像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其中的神韵。课堂教学中,句式训练是可以无处不在的,课堂上安排说话练习几乎已成为“流行曲”。毋庸置疑,在课中进行句式训练,能推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习得读写方法。句式活学活用的过程一定离不开训练,这种过程既求美也求实,学生能得到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又积累了美好的语言。所谓句式的活学活用,就是学习课文或者选取文中的句式,品味句子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并进行句式写作的基本训练。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句式训练获得形意兼得的最佳效果呢?教学中句式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读写结合,低年级则可以选择以说代写。请看《秋天》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指名读)

师:(放大并圈出句中的字“蓝”。)“蓝”写出了天空的——

生:颜色。

师:这蓝可不是一点点蓝,不信你读读看。(放大并圈出句中词语“那么”)(再突出放大的“天空那么蓝”)(指名读)

师:(评价)它是“非常蓝的”。

师:(评价)它是“特别蓝的”。

生齐读。

师:(放大并圈出句中的字“高”)这是天空另一个特点。( 放大并圈出句中词语“那么”),它也不是一般的高哟,比比谁读得最高。(指名读)

师:秋天的天空既是很蓝的,也是很高的,我们就把“那么”连起来表达。(句下出示:那么……那么……)。

生齐读:“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师:(再点击放大:那么……那么……)让我们用这个方法夸夸其他事物吧。

师:(出示:苹果图)D6C69CFA-1217-4757-9AA2-8CE447417D0F

生:借助句式练说。

师:(出示:长发图)

生:借助句式练说。

……

师:大雁是怎样飞的?(出示: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指名读)

师:(变红句中的“人”字,并出示人字形雁群图;再变红句中的“一”字, 并出示一字形雁群图。)为了不让领头的大雁太累,大雁飞行时队形要常常变化,从句子里的“一会儿”可以看出来。(出示:“一会儿”)这个儿化韵你练习得怎样了?(指名读)

师:“一会儿”读好了,大雁的队形变化就更快了。我们再读读这句话。(出示: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生齐读。

师:(出示:一会儿……一会儿……)你发现了吗?说话的时候先后用上两个“一会儿”,我们就能说清楚事物的变化,咱们也试试吧。(出示图片配句式:六一儿童节那天,小朋友一会儿……一会儿……)

生练说。

师:(出示图片配句式:小鱼在水里游泳,一会儿……一会儿……)

生练说。

这也是一种以说促悟的训练。只有教师的“教”转变成为了追求迁移而教,学生的“学”才可能实现为了迁移而学。只有理解和表达、输入与输出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紧密结合,才能易于达到“知其意而得其用”的教学目的,同时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强化其对句式的理解运用能力。教师要注重对所教文本中句式训练点的选取。对句式训练进行艺术化处理的教学过程,就是在努力追求句式训练的形意兼得。如此,学生必将能从多样的句式训练中感受到语言训练的乐趣,体验到语言表达的魅力。

三、在语言形式的感悟中提升学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主动阅读文章,学生的能动性参与行为是对文章意义的解释和建构,因而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品味、去探究、去发现。其他课程(外语除外)是借助言语学习言语的内容,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言语内容为教学本体,唯独语文以言语形式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有特定的教学对象。例如学习课文绝不是为了记住课文中的知识,而是学习作者如何抓住词句来描写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言语表现出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这样来发现:

师:秋风一吹,天气有了什么变化?(出示“天气凉了”。)

生指名读。

师:“凉”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圈出句中的字:凉)

生指名说。

师:如果拿秋天和夏天比,还那么热吗?

生指名说。

师:和冬天比呢?

生指名说。

师:不冷不热,好爽快舒服呀!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指名读。

师:气温是一下子就变凉的吗?

生指名说。

师:(圈出句中的字“了”)是呀,“凉”后面有个“了”,用轻声提醒我们这个变化是慢慢地,悄悄地进行的。谁再来读读?

生指名读,齐读。

师:树叶的变化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树叶黄了”。)

生指名读。

师:树叶原先是什么颜色的?

生齐说。

师:是一下子变黄的吗?

生齐说。

师:怪不得它们的表达方法特别像啊!谁把你正确的理解读出来?(连续出示“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先上下对齐排列,再横向排列并加上颜色提示。)

生齐读。

师:秋天来了,还有什么事物发生变化了?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指名说(师辅以表达,同上述语言形式)。

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而言,进行言语学习,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语文课必须立足于言语形式,教学内容依此而建立,教学方法依此而选择。只有在语文课上通过一篇篇文章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并螺旋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提高语文水平。片段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明白了课文句子表述的特点,是“举一”。 感觉层面上能在提供的语言内容里敏捷地生成符合语法规则的新的语言,是“反三”。这样的训练达到了讀得有效、学得扎实、促进学习迁移的目的。

总之,理解教材的功用,是对文本解读最关键的一步。准确解读教材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最基本环节。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建立在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准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能够对语文课程总目标、年段目标、课时目标有较为系统的认识。这样才有可能用好教材中的一个个“例子”,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D6C69CFA-1217-4757-9AA2-8CE447417D0F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