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常态化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2-05-22杨顺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杨顺梅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要在课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必须能够真正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为此,本文以实现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为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对于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于学生自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核心素养属于后者。数学教师除了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概念向学生传授有关于数学基本知识外,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数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教师需要结合国家的教育大方向,对于国家的教育改革有促进作用。随着当前各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各国的综合国力也逐渐提升,目前各国的竞争力,主要是以科学技术人才方面的竞争,然而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相较于发达国家是有缺陷的。我国只对于学生的应试教育,并没有从学生为国家发展战略做贡献,以及对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为国家输送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然而目前各大中小学,对于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落实并不是很到位,并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较为缓慢。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国家教育新课改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激发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因为如果学生为了自己的学习而被迫学习数学,虽然可能会在一定时间起到效果,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持久的,所以如果真的想发展学生核心技能并在课堂上付诸实践,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厌烦时,还应该通过一些适用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引导,比如一些数学活動,这些活动可能是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活动,应该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训练。培养学生的核心识字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兴趣培育能够促进学生从小实践到成年,才能产生源源不断地学习数学核心知识的积极性。比如说,我们在初中课堂上学习到了正负数。大多数学生刚上初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数学学习比较不容易理解,而且学生理解起来也很难,然而我们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者设立一些教师自己的想法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复述的学习。还有一些学习图形的章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多留意,比如在自己家里的门窗,或者是学校的伸缩门等,这些都是菱形以及三角形,有利于固定更加稳固等等。让数学与生活实际具体相连,有利于提高数学的实用性,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引导进行培养。

(二)利用课堂导入

课堂是学生专注于学习数学的时间,也是学生和教师集中注意力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时间,所以课堂应该用来加深学生对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解,引入核心素养教育。在课堂培养上。教师在课堂上确保40 小时的高效学习,并利用这段时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所以教师要能够为数学课设计一个完整、丰富、有趣的设计,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规划课程。并提前准备好在哪些地方实现核心素养的渗透,并考虑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以初中数学当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为例,要让学生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根本不明确其讲述内容,然而一元一次方程是对于我们生活当中解决问题是非常实用的。所以我们可以从生活当中的一些例子来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我们在数学书当中,就是引用鸡兔同笼的方法来进行引导。然而我们也可以运用其他的教学形式进行解释理解,我们运用小故事的形式,将核心素养引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在对故事感兴趣的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这种方式就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

(三)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抽象性思维这一特点在初中数学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已经成为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养质疑,因为数学课程知识点本身在广义上就属于抽象化的结果质疑。因此,为了让学生体验从具体知识中获取抽象知识的过程,培养抽象的数学思维,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感性数据创造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与知识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建立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以“单项式”为例,要向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来营造出相对应的情景,提出具体问题,如铅笔的单价是2.5元,一支圆珠笔的单价就是一支铅笔单价的x倍。学校学生总数为m人,其中48%为女生。于是,我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况对进行了排序,让他们思考单项式的特点。通过解释具体事物的特点,学生可以自动概括为其中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数形结合,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初中学生还正处于一个形象化的思维时期,实施直观化的教学,充分地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与认识规律,只有让教学变得直观化,才能够引领学生更加了解数学知识,才能推动学生从形象化思维到抽象式思维的转变与发展。因此,教师认识到传统模式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为学生搭建积极的学习氛围,开展良性互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与建构知识。如在学习“乘法公式”时,如果教师机械地按照教材的编排让学生推导公式,之后机械记忆,由于学生对公式缺乏实践性体验,往往理解与记忆不牢,甚至在具体应用时会出现错误。学生通过图形对公式推导完成以后,教师再让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的方式来验证。这样从图形的剪拼操作到数理的推导,契合了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学习中数形结合,加深直观体验,可以更好地分析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教学方式。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最终教育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直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淑华.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5.

[2]王显国,康祥东,周荣兴,景巍,陈永坤.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4.B910D915-912D-4F52-A5DE-B1ECC45FAF0F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