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学与就业压力下的中专数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2-05-15李红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李红军

摘要: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数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数学素养是当代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对于学生理性思维、分析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升学和就业双重压力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中专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双重压力下,教师要实行教学内容重组的创新、课堂管理理念的创新与教学理念的创新。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寻求升学和就业的两条路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因材施教,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升学与就业;中专数学;教学改革

引言: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中专学校学生就业和升学双通道同时开放,数学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承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任务。教师要在升学和就业双重压力下进行中专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快构建中专学校数学课程核心素养,让中专学校教育呈现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的良好态势。

一、中专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偏低,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根据对学生的学情调查数据分析和个别访谈发现,中专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偏低,很多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动机不足。数学学科对中专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是涣散的、消极的,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问教师问题或在课后主动向教师同学请教。学生在中专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很低,当教师随机提问时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很普遍。数学是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奠基石,也是学生接受继续教育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学生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而言危害是较大的。

(二)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要求不高,数学学习信心不足

中专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严,这种不良的习惯已经延续到中专阶段的学习中。很多中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听教师讲课,偷偷在做自己的事情,甚至还会有学生在课堂上破坏纪律,扰乱教师的讲解进程。很多学生不完成课后的练习作业,或者是抄其他人的作业应付了事。以上的不良学习习惯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信心不足,因为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学生面对难度稍大、计算稍复杂的习题就会产生畏难心理。错误的学习态度同样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就压力下中专数学教学改革研究策略

(一)尝试开展分类培养,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教师要改变“一刀切”的教育理念,尝试开展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不同的需求,分别组织和实施以升学为目标和以就业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更好地升学和就业。例如,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数学课程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的问题,解决升学考试的问题。教师要将中专教育前的数学知识与中专数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给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相融合的数学学习体系,研究以往单招考试数学的题型和知识点供学生学习使用,将學生基础课程改革与提高学生基础素质紧密结合,完善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升学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数学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给学生开发数学课程,数学课程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服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把企业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教师开展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应对升学与就业双重压力的有效举措。

(二)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学生对于现实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较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给学生构建生活化的问题解决情境,解决学生厌学的心理,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集合”教学中,教师从生活中有关案例出发让学生形成集合的概念,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与能力。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件上出示的某中等职业学校四个学生的数学平时成绩。教师给学生解释四个学生姓名和他们的数学平时成绩都是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如学生的姓名有王×、赵×、胡×、杨×,这四个学生的姓名就是一个整体,学生数学平时成绩90、92、85、65也组成一个整体,并且两个整体都是由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教师告诉学生,这样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就是集合,简称集。集合里的每一个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教师让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找出教室里能形成集合的对象,辨别集合的元素。学生在教室里找到能形成集合的对象如课本、黑板刷、课桌等,这些整体都是由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教师继续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能形成集合的对象,将课程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师接着再一次给学生讲解集合的概念,让学生明确集合的元素特点是确定的,即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教师接着讲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集合,并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和描述法,让学生判断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又快又好,减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压力。

(三)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营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作用。例如,教师在中专数学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让数学教学回归“问题解决”的本质。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调整数学知识教学的顺序,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让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多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升学与就业都具有很大的益处。

结论:

在升学和就业双重压力下,中专数学教学要想走出教学困境,更好地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任务,就需要对中专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利用教学内容重组、创新课堂管理理念,同时打通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双通道,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完善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让中专学校教育呈现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的良好态势,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项守菊.认知负荷视角下中职数学“问题链”的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21,(37):48-49.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