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22-03-14倪红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数学教学小学

倪红梅

摘要:有效提问的本质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提问,可以形成更高效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质疑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借助教学实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借助有效提问搭建面向学生、教师与教材的交互机制,促使学生借助不同形式问题串进行课前学习、课中探讨与课后巩固,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核心,形成严密的数学学习体系。为此,教师要从以往“主导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科学学习、高效学习,把握提问覆盖度、思考度与层次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构建高效课堂。

一、提问生活化,促进数学素养生成

数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背景下,课堂提问应指向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生活元素中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理解,提升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综合能力。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稳定性”教学为例,在导入新知识时,给学生创设以下问题链: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应用了三角形结构?

问题2:建筑工程中的屋顶钢架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3:木工师傅往往会将木条斜钉于窗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将生活场景与教材知识进行关联,随后自然引入“三角形稳定性”知识。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的意识,促进思维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化提问中,教师的提问设计不得超出学生生活常识范畴,引入的案例应贴合学生认知水平。

二、提问难易适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提问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因此,有效提问必须注重问题设计,要体现大部分学生认知情况,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与解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学为例,教师在分析其中的问题时应把握难易程度,引导学生从具体例题中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规思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题干信息解答问题:一项工程由甲乙负责,甲单独做需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5天完成,那么,

(1)如果甲乙合作,每天完成此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2)甲乙合作两天之后,剩下的工作还剩多少未完成?

解析:从整体而言,以上两个问题难易适中,大部分学生在理解工程问题内涵后就能根据条件列出解题算式。引导学生通过解题的方式巩固分数的相关知识,达到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1)中,可根据条件得到:甲做一天,可完成1/4,而乙做一天可完成1/5,那么合作一天可完成1/4+1/5=9/20,因此,甲乙合作需要1÷9/20=20/9天。在(2)中,可以在(1)的基础上得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大部分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归纳和理解工程问题中的最为普遍数量关系,如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假如总工程量未知,可将其视作单位1,已知一个人单独完成此工程所需时间为a,意味着其工作效率等于1/a,进而促使学生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逻辑。

三、提问应有梯度,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各章节内容之间逻辑性较强,前后章节联系紧密,无论是新课导入还是思维发散,在设计提问时需把握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进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框架。通常情况下,有效提问的核心在于将教学重难点内容细分成具有层次性与梯度性的问题,由此生成问题链,促使学生体验由易到难的过程,逐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苏教版五年级“倍数问题”教学为例,为引导学生掌握倍数的基本性质,可建立如下问题串:公园里花坛中有月季和杜鹃两种花,总数有90棵,已知杜鹃花是月季花的四倍,请分别计算两种花的数量。

(1)通过题干,你能获得哪些关键信息?(审题)

(2)结合题意,可以获得哪些数量关系?(线段法)

(3)解答总结,和倍问题有哪些特点?

解析:(1)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而(2)则需要学生画出线段图,即:

在(3)中,学生可结合(2)中的线段图列出算式:月季花数量:90÷(1+4)=18(棵),由此可得出杜鹃花的数量:18×4=72(棵)。随后,引导学生归纳倍数问题的特点与关键,加深解题印象。

四、提问变式化,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强调,注重思维的发散性、多变性和创新性。传统数学课堂往往是单向式讲授,没有重视习题或例题的变式学习,即利用一题多法、一题多变以及一题多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因此,通过一题多变的提问或训练,可以防止学生陷入题海,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

以“行程问题”为例,可围绕典型例题进行变式设问:甲乙两地相距1400米,甲自A点出发每分钟可以步行85米,乙自B点出发每分钟可以步行65米,两人在同一时刻出发,相向而行,请问两者多久能相遇?

针对此题,可利用一题多变,让提问更加多元化,引发联想。因此,可立足原题进行变式:

变式1:甲乙两人从同一时刻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相距100米?

变式2:假如甲先出发十分钟,甲乙相向而行,乙出发 两人相遇?

变式3:甲乙在同一时刻出发,同向而行前往C地, 后甲将追上乙?

对情景进行调整:甲、乙两人要合作加工240个纸箱,甲、乙每小时可以加工80个和60个,如果两人在同一时刻加工, 后完成任务?

变式1:甲、乙两人要合作加工240个纸箱,甲、乙单独加工分别3小时和4小时就能完成,如果两人合作加工, 后完成任务?

变式2:假如甲提前加工1/3,随后与乙合作加工,请问 后完成任务?

對问题情景进行调整,延伸了思维视角,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应用题的内在关联,进而掌握相应的解决技巧,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应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置于突出位置,打破传统单向式的数学学习格局,引导学生自觉全面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优化提问方式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站在教师的角度,要充分调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提问设计上注重梯度性、难易性、发散性与变式性,面向所有学生,立足教材本身,对概念、解题方式予以全面探讨。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入生活化元素,从常见事物中提炼出新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洪文辉.启发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1(59):52-54.

[2]苏振飞.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6):84-85.

责任编辑:黄大灿

3511500338291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数学教学小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