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品格教育的责任及其以美育德实现路径

2022-02-28曹耘齐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通识教育

曹耘齐

内容摘要:大学的本真使命是培养和造就有良好品格和责任担当的社会栋梁,这意味着大学必须承担不可推卸的品格教育责任。然而,当今的大学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的品格教育,其结果之现实在于“造就”了一批自私和缺少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为此,大学必须走出“失去灵魂”的困境,摒弃单一的“制器”功能,着力于培养学生普世的价值追求,通过“以美育德”的美育文化,从而打造学生良好的社会品格。

关键词:大学教育 公民品格 通识教育

众所周知,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性、能力和责任。大学的品格教育使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能够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员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认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品格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教育和被师生认可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群体心理、人际环境、人文素养等一切精神文化形态教育。然而,当今大学“自主、自由”的精神日渐流失,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大潮中不同程度地迷失了自我,亲于“制器”而疏于“育人”,忘卻了大学的使命与担当。这种同质化、“千校一面”严重的后果,是使得大学越来越“不像大学”了,被哈佛大学教授哈瑞·刘易斯称为“失去灵魂的卓越”。事实上,“卓越”的含义不仅仅是指学术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卓越。但是现在的教育却更强调学术卓越而忽视品格卓越,这直接导致大学教育出现“失去灵魂”的现状。

一.从哈佛大学反思“失去灵魂”谈起

哈佛大学原校长哈瑞·刘易斯教授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提出现在的大学教育出现的问题:过于追求学术领域的卓越而忘记的大学培养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的灵魂责任。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是以“文”化人而非以“识”造物。“育人”应走在学术卓越之前,没有责任的学术更多的是社会的灾难而非发展。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很长一段时期里都一直被视为是精英教育,现在的大学教育早已普及,但是仍带有精英教育的光环。现在所谓的“精英教育”背离了教育原本的初衷,“精英”不仅仅是指“知识精英”,通过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只有知识却没有公民品格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社会化都无法实现。进入大学都有明确的专业划分,接下来四至五年的学习基本就是围绕专业方向展开的,其他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都直接省略,文科生大学四年都只是听说高数之难没亲眼见过高数,理科生大学四年没能背完一首完整的诗,文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专业教育成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快速膨胀已使大学教育走向快速消费时代,大学对本科教育的使命模糊不清,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大学教育走向盲目的竞争和消费主义的困境。[1]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学生、教师以及学校自身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学生和教师都希望进入一流的大学,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目标。在研究型大学中教授更专注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学地位被无限的降低,教授的评价标准中主要是科研成果而不是教学成果,现今“教授”这一职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教授们很难从教学中获得自身的成就感。大学教学的弱化直接导致学生在知识获得上的无系统化,知识教育的弱化更不必说公民道德教育,大学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培养可以说是放到了最次的地位。没有信仰的知识力量比野蛮的力量更令人畏惧,其后果也更加的骇人,竞争的压力往往会使知识的使用走向歧途,但是现在大学培养的人才对自己的作为社会中一员的责任感毫无体察,也就是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且这样的利己主义者获得利益的手段有时是残忍的,这几年的高校惨案无疑向我们展示了大学培养的“精英”的自私和缺乏人性。公民责任感从现在的大学生身上消失,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在于从社会中获得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向社会给予自己的力量。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培养这样的社会建设者无疑是致命的。

大学本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平台,一般来说,高中毕业的学生还不能够成熟地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共同生活,能够完善自己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在社会中。大学的教育宗旨是面向社会可以说是全人类的,所以大学自身的发展应该是无功利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夹杂了太多的功利性色彩,大学越来越商业化,获得更多的资金成了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事,大学教师的重心都放在争取科研成果然后向上晋升,教学相应地变得格外敷衍。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对于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安排,该怎样开展学习感到迷茫,很容易将时间荒度。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上,大学生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干预也只是形式上简单评估,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却缺少寻求帮助的途径。而现在大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恰恰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其中包括舍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恋人关系和亲子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问题会使学生产生社会适应困难。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公民品格的形成,社会适应不良的人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更何谈对社会的责任感。导致现在“失去灵魂的卓越”的现状不是简单的教学或是道德教育的问题,更多的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整体价值观发生改变导致的。大学教育本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神圣殿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走向功利化,整体上的大学价值重心从培养有责任的社会公民走向培养“知识精英”。

二.品格教育:大学本质的应然诉求

大学的现状是“失去灵魂的卓越”,“知识精英”取代的“社会公民”。然而要想弄明白大学教育哪里出了问题,最关键在于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大学的本真?大学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又是什么?

首先,大学的本质决定着大学教育的目标和教育责任。教育诞生于人类发展的需要,是人独有的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人”服务,那么大学教育的目的也应该是培养“人”,但是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场所培养的“人”不同于基础教育培养的人,大学教育比基础教育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人”,其次才是培养他们成为“人才”,也就是中国的古语“成才先成人”。那么大学的教育任务应该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而且价值观教育应该走在知识教育的前面。知识能否发挥出真正的力量在于拥有者所持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简单的说,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是教育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其次,教育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作为个体的独特性,承认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这是教育实现激发人的潜能的必要条件,个体所拥有的潜能是各不相同的,单一的标准化教育是不可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的。很多时候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潜能并不是外显的,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就应当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将来生活在社会中的职业。这样的选择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融入社会的不适性。对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内在的自信和外在的成就感。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大前提是共性的存在,差异性越大社会离心力就相应的增大,为了使社会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教育不仅要开发受教育者的多样性同时也必须挖掘人性中的共性,就是要把共同的人性和公民感结合。[2]社会生存最基本的原则是每个社会人都必须遵守的,学生要学会在社会允许的自由范围内保留自己的个性和特性,个人自由的获得是以社会的整体和谐秩序为基础的,践踏他人自由就是变相的自我毁灭。大学教育的目的既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自由,更要让学生习得作为社会生存所必须的社会公共秩序和公民品格。不存在绝对地自由,个人自由的获得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而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就是享受个人自由的首要前提条件。

三.美德教育:大学品格教育的核心内涵

现今大学的教学功能不断弱化,仅有的教学功能也着重于专业教育,然而要培养完整的社会人,单单靠专业教育是无法实现的,通识教育在塑造受教育者的公民品格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来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专业教育是具体的有明确目的的教育;而通识教育是一般的空洞的知识教育,他没有具体的目的,它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感的公民。通识教育课程比其他的课程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中的问题,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一问题也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目的。[3]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设法找到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知识逻辑体系,这一体系足以为整个教育发展提供目標和引领。

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要实现大学教育的本质目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密不可分。开设通识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自己真正所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大学可以说是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正确的定位,通识课程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在,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论起源专业教育来源于通识教育之中,最终还要回归通识教育的丰富性。所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矛盾,反而学好通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有更清晰的认识,最大限度的实现对自己的自我实现。

其次,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通识教育过程中蕴含的价值观渗透。“通识教育”中的“通识”一词的含义就是“自由”,通识教育就是让人能够拥有属于人的自由,让人的思想更加自由,心灵更加高贵。[4]但是个人自由是以他人自由为前提的,现在每个人都无法逃离全球化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其中多元化价值观的存在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处理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得以实现的最根本前提条件就是每个人必须坚定自己的价值选择。在价值多元化的面前没有自己坚持的价值判断,很容易陷入多元主义的混乱之中,在各种价值选择中迷失自我做出不正确的选择判断。通识教育是人类共同的教育和知识领域,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的人交往的基础就在这些人类的共性特征上,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公民共同的、共通的品质和理解力。学习通识课程就是了解各种价值观存在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树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尽管通识教育是为了实现个人自由的课程教育,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积淀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无论人与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都是相同的,都存在着对生的崇敬和对死的敬畏。这些人性中的共性成分正是形成公民品格的价值基础,在大学里设置通识课程就是让学生能够树立人类公共的价值追求,这些价值是每一个社会人生存所必须的公民品格,然而这些公民品格的形成需要后天的教育加以引导,也就是通识教育课程发挥的陶冶作用。简单归纳人类的生活基本包括:物质世界、人类共同的生活、人内在的洞察力和道德准则,这些是每一个社会人都不可避免的生活也是公民品格形成的基础条件,因而对应这三类生活通识教育相应的就有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三个学科,[5]这三类学科是相互贯通的,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目的就是在树立自己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掌握这些课程中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社会交往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有价值、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社会所要求的具体的公民品格有很多,像勇敢、正直、善良等,但是通识教育所要培养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公民品格,而是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所必须的思考方式和公共价值判断。每个人的能力和天性各不相同,所以要让每一社会公民都拥有所有的公民品格是不可能的,通识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作为社会公民能够正确思考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并对这些现象和行为进行正确的社会判断和评价,能够明确判断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利弊之处,坚定符合社会共同价值的判断选择,并将这种判断和评价融入到自身的社会生活和行动之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现自己的价值判断。

四.“以美育德”:大学品格教育实践路径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看,大学从创立之初,就表现了对审美与品格的追求,使得大学审美和品格教育成了优秀大学的固有品性。但是近代大学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功利主义倾向,它以技术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大学功能趋于技术化和商业化,丧失了美育的本义与精神。大学品格教育的提出,是遵循教育由社会规范性与人类自身规定性向自然与人类的整体规定性转变的一种回归性创新。大学品格教育的应有之义,是主张教育文化要趋向生态化,教育评价要趋向非固定的多元性,朝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未来和谐统一、共生共存的方向迈进,构建更为宽泛、健康和完善的文化氛围。对未来教育发展来说,它具有引导教育取向,拓宽教育内容,重构方法体系,调和教育关系,加强教育的社会功能等战略意义。

1.以大学精神激发品格教育的动力。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能保持昌盛不衰的活力也源于这永恒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被大学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文化氛围、道德水平、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等。大学精神可以促进教职工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激发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谐校园文化中倡导的大学精神,重在塑造大学理想。大学理想就是人们对于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一种系统构想。对大学的展望、追求和向往,是引导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航标。大学精神代表了优良的校风,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优势和精神状态。因此,大学品格教育,应该以大学精神作为指导,把弘扬大学精神,建立特色校园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之中。

2.以美育文化打造品格美育的基础。美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办学理念就是高校对自身办学的理性思考和定位,包括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人才规格等核心要素的确立,在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主线,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发展方向、核心竞争力,标志着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中心任务,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在专业结构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当今科技新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以人文精神提升品格教育质量。大學人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文化的主体,所以,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是提升大学人的文化素质。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治学育人的重大使命,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治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既是文化育人的对象又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应当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为指导,把作为“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文化养成。此外,还应当建设一支品德好、有学识、懂政治和会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实行以学术为主导的科学管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独到办学理念和善于治理学校的优秀大学领导核心对于办好一所大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他们本身就是大学品格,也是大学校园人格化的象征。

4.以优美的生态文化构筑品格教育的外部空间。品格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校园的软硬环境息息相关,构建“有精神”的大学校园,必须加强环境文化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大学环境文化主要是学校地域之内构成学校的基本物质面貌和外显的物质文化状态的总和,是在校园环境优美、绿化、净化的基础上,凝聚、培养、传播一种校园精神,营造一种蕴含校园精神的文化氛围,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感,启迪人的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文化的优化环境调节心态,陶冶情操和寓教于“景”的独特作用。从硬件环境方面,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打造优美健康、生态良好、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和谐流畅的现代化人本校园。要尊重师生员工的价值选择和个性特点,根据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个性发展差异性特点,体现出历史与现时的结合、严谨与自由的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共性和个性的交融。从软件环境方面,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活动、文艺活动、科普活动等,树立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丰富师生的文化活动,提升其品格教育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周雁翎,周志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隐匿的对话: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思想论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2):80-92.

[3][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4][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0.

[5]周雁翎,周志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隐匿的对话: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思想论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2):80-9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不良“校园贷”的国家治理与高校应对研究,编号:BFA180070。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通识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改善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