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浅处入手,扎准古诗教学的“穴位”

2022-01-21周一贯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切入点穴位

周一贯

【摘   要】统编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古诗。从浅处入手,可以扎准古诗教学的“穴位”。具体而言,可以从人物故事、童真意趣、乡风俚语、亲缘友情、生活常理等维度着手,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进而产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拉近学生和古诗的距离,降低学习的难度。

【关键词】古诗;切入点;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入选了不少古诗。儿童学古诗虽然完全可行,但毕竟也有着时间、空间和语言上的隔阂,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古诗还是需要得法。

笔者认为,从浅处入手,可以扎准古诗教学的“穴位”。这是因为“深入浅出”无疑是古诗创作的秘妙所在。虽然诗意是高远的、幽深的,但诗人想要作品让人喜欢,可以流传开去,就必须让人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这样,读者才有读下去并想想言外之意的兴趣。因此,“浅”是引领读者进入诗境的大门。东汉的王充在《论衡·自纪》中就提出:“何以为辨?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他认为,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都应该明白晓畅:“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当然,要做到“明白晓畅”,绝不是指思想内容肤浅低下,恰恰相反,能够“深入浅出”才是诗人“辨”“智”的集中表现。

当然,笔者认为教学古诗应抓准“浅”这个“穴位”,绝非主张可以教得肤浅,只让学生“死读”即可。这里的“浅”,应该是教师“深入浅出”之“浅”,也是学生“由浅入深”之“浅”。“浅”有助于学生进入,进入之后自然可以引发他们许多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这些能说出来固然好,即使不说出来也很有益,起码激活了思维。

那么,一般来说,在古诗中会有哪些“浅出”是可以让我们关注和教学运用的?本文拟从大处说五个方面。

一、因人物故事而浅出

如果诗人基于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往往会以相关的故事入诗,这样就多多少少与生活叙事有了某种联系。因为生活是共通的,又是感性的,就容易为人们所理解。诗作虽然有深意,但因为寓于人们共通的生活事件之中,也就变得特别有亲和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所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他认为,由于诗人吟咏出来的思想感情缘于真实的生活遭遇,自然就会“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自然就成了“为情而造文”,不再是矫揉造作的“为文而造情”,难以为读者所理解、所感动了。

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六年级上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贺知章因年事已高,想告老还乡,辞官回家乡当道士。唐玄宗十分器重他,不但在临行前赠诗,还要太子率百官饯行,十分风光。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作于刚返乡时,选入教材中的这一首描述的似乎是刚到家乡时的事:老公公须发皆白,没带什么吓人的仆从舆马。只见他高高兴兴地向几个当地孩子询问去贺家的路,因为他衣着朴素,乡音未改,孩子们还以为这是哪个走亲戚的老头,做梦也想不到这老翁还当过太子宾客。显然,这个故事不仅很生活化,而且极具故事性。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抓住“讲故事”这个“浅处”,学生就不难产生浓厚的兴味,发现虽然这四句诗平易得不能再平易了,却可以从中略窥贺知章的风范。

同样,从“抓故事”这个“浅处”入手,还可引导学生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下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教学时,不妨将这首著名的律诗故事化:王维十七岁时为了生计,独自离家在外。一日恰逢重阳节,身处异乡的王维十分怀念家乡的兄弟们。他想到自己孤身一人,不胜凄苦。可这时兄弟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必定在快乐地过节,按习俗饮着酒,头上插着茱萸去登山。他们肯定会发现少了一位兄弟,那就是只身背井离乡的王维……浓浓的思念之情全在故事之中,感情如此丰富而含蓄。其中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反映了全民族乃至全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遂成千古绝唱。

二、因童真意趣而浅出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教材当然要充分考虑如何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要。入选统编教材的古诗有不少是反映儿童生活、充满童真意趣的佳作。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在教学中若能抓住童真意趣的浅出处,让学生喜欢,就容易促成他们对古诗意蕴的理解和体验。

一年级下册收录了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虽然贾岛通常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被人评价太过于追求形式,但他也有一些写得自然朴质、韵味隽永的佳作。如这首诗,仅20个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诗虽然写的只是一件小事,但通过有趣的问答,显得情趣横生。事情发生的地点是“松下”,被询问者只是一个孩子。虽然没有一问一答地交代,但询问的过程却已十分明晰:“师傅去干什么了?”“采药去了。”“到哪里去采药?”“云雾深深的大山里,不知是何处。”既要言不繁,又十分吻合隐者的行踪总是飘忽不定的实际情况,其过程似乎很直白,实则富有诗意。而“此山中”的肯定和“不知处”的否定,一正一反,确定与不确定,带来一种模糊与迷蒙之感,正好表现了这位师傅远离尘世、出没云间、行踪无定的隐者风范,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色彩淡雅的水墨画。

一年级上册的《咏鹅》是唐代骆宾王的诗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从小就会写诗作文,人们称他为神童。这首咏鹅诗是他七岁时的作品,据说是应客人的要求,看着庭院水池中戏水的白鹅,即兴口诵而成,自然给客人们带来了惊喜。开头三个“鹅”字,既点明诗题,又模拟了鹅的叫声,说不定还为他后续的构思留了一个可以缓冲的时机。全诗仅18个字,却把白鹅的身形色态全写活了。曾听过一位教师教这首诗时,将其即兴改编成“对韵歌”:“鹅,鹅,鹅,白毛对绿水,红掌对清波。鵝,鹅,鹅,白毛对红掌,绿水对清波。”学生反复地念,兴趣很高。这正是因为教师抓住了浅处生发,才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是许多抽象的讲解难以做到的。

三、因乡风俚语而浅出

一般来说,乡风俚语是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会接触到的,不仅为人们所熟知,而且会让人感到特别亲切。这当然也影响了诗人。可以说,乡风俚语有意无意地潜入诗歌,打油诗、童谣等就是其常见的表现形式。如入选一年级上册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深受学生的喜爱。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还因场合不同,各有说法,有说“飞入芦花都不见”的,也有“飞入梅花都不见”的,各有各的情趣,但统编教材采用“飞入水中都不见”,不仅更合情理,还方便才上学的儿童诵读。

二年级下册《悯农(其一)》为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写的是乡村生活。说起乡间的风土人情,大家似乎司空见惯了,但是其成诗后传诵千古,历久弥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一粒种子的成长过程,隐含了农民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第三句递进了一大步,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再到“无闲田”,层层深入,直言收获丰富的事实,仿佛让人看到一片物阜年丰的欢乐景象。可是,第四句笔锋陡转——“农夫犹饿死”。为什么创造了这丰收年景的农民会饿死呢?显然,这一句与前三句在逻辑上是完全相反的。然而,正是这一句,如一声惊雷,促使人们去思索究竟是什么原因。诗人没有说,这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诵读的入口。抓住了古诗的“浅出”之处,就能引发学生自由思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个性化的感悟。

四、因亲缘友情而浅出

在人的情感世界中,亲情和友情是最为人熟知也最常体验到的感情,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这里的亲情,应当从广义上理解,不仅发生在亲人之间,还包括人对故土的感情。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送别、思乡会成为古诗中最常见的主题。

编入教材一年级下册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代诗人李白最被人热诵的诗作,可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什么?就因为这首诗虽然明白如话,但却令人深思、叹为观止。俞樾在《湖楼笔谈》中说得很中肯:“床前明月光,初以为地上霜耳,乃举头而见明月,则低头而思故乡矣。此以见月色之感人者深也。盖欲言其感人之深而但言如何相感,则虽深仍浅矣。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好一个“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这就是古诗深入浅出的真谛所在。小学古诗教学自然更需要采用从浅处进入的战略,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发思考,获得种种个性化的感悟,从而产生丰富的体验。

入编六年级上册的《过故人庄》讲述一个寂寞的诗人在农庄里获得了淳朴但真挚的友情。全诗在生活化的气氛中展开,唤起了读者对田家的印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全诗的灵魂,代表了思想感情与艺术形象交融的巅峰。诗人孟浩然不仅写出了层次分明的近景与远景,而且让这两者交融成为一种和谐而单纯的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则描绘了与故人的友情,是一种交谈甚欢、相见恨晚的浓浓友情。最后两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将时间自然地转移到依依惜别之时,两人只好相约下一次聚会,不忍分手之情溢于言表。这里说的都是人人可以体会到而且曾经体会过的友情。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人人都有的生活经历入手,去感叹诗人与故人的友情之深厚。

五、因生活常理而浅出

生命的活动轨迹,构成了“生活”,自然是人们最熟悉的。所以,在古诗创作中要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就不能不就生活常理说事。这正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言:“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说明古今好诗都不是靠拼凑典故写出来的,而是靠直接临摹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抓住古诗涉及的生活常理,因为这是小学生最容易理解的,由此去品味其中的蕴意,尊重各人的个性化感悟,这当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年级下册入编了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春眠不觉晓’说明诗人睡得很好,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但‘夜来风雨声’,好像他又没有睡好,夜里发生的动静影响了他的睡眠。他到底是睡得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就有些不符合生活常理了。睡得好,不等于一定听不到夜里的风雨声;而蒙眬中听到夜里有风雨,也不等于就是失眠。恰恰是睡得“不觉晓”而又似乎听到了夜里有风雨声,才是生活常理。特别是春天的夜晚,更会这样。

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入编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首诗是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所作。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所见是生活场景:幽幽芳草在涧边生长,黄鹂在绿荫中啼鸣,傍晚时分忽然来了一阵急雨,涧溪春潮涨水,野渡无人,岸边停泊的一只孤舟任由水浪冲激而横在水面上。以这样的四句诗,写溪涧的景色,似乎反映的都是生活常理,但其中却寄托了诗人的心意。韦应物是中唐前期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他于滁州任职时看到朝廷苛捐杂税不断,民不聊生,而自己又无法抵制,为此深感内疚。于是思归田园,羡求山水。当他看到溪涧的景色,便自然地产生了怜爱与共鸣。诗人“独怜”涧边的幽草,钟情自在鸣唱的黄鹂,乃至看到在春潮急雨的暮色中任自漂泊的野渡孤舟,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参见《全唐诗鉴赏辞典》,贺新辉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当然,这种寄托和共鸣都只能深深地蕴含在对生活常景常理的描述之中。要使学生有所知,还得從诗中的“浅处”着眼,因景循情,由表及里,才是解读的正道。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和畅堂校区312000)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切入点穴位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撞树养生不可靠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