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1-06倪丹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倪丹红

摘要:随着目前教学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古诗词作为一项重难点内容,教师应投入更多精力。由于古诗词短小且精悍,完全理解有一定难度,无疑增加了小学生学习压力,且容易消减其积极性,导致小学生无法在学习上获得突破。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方法开展教学,帮助小学生学好古詩词。本文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几点策略,仅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聚了诗人的无穷智慧。虽然用词简短却独具特色,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内涵与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多种方法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以此推动其自主积极进行高效学习,提高小学生语文各项能力与学习质量,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得以稳步提升。

一、借助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中,学生学习的动力通常源自于兴趣,但由于古诗词用词较为简短,其中却蕴藏作者的真挚情感与深刻内涵,这会让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久而久之就会消磨其学习兴趣,导致小学生学习质量及教学效率难以提升。故而,教师应在古诗词教学开展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辅助小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可以将古诗词的大意扩展后转化成视频或动画等形式,播放给小学生。这样运用多媒体既能满足小学生的爱好与心理特点,让课堂变的更富有趣味性,还能极大程度降低小学生学习难度。并能将其学习古诗词知识的兴趣充分激发,促使小学生以高涨的情绪融入到课堂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所学记忆,最终得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

比如在《望天门山》一课,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景色非常优美,但是教师若只是以单纯的讲解,让小学生去体会,则无法使其感受诗中的美景。故而,教师此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将本课天门山美丽景色的相关视频播放给小学生。能极大程度将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以此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视频还能让小学生在感官上受到一定冲击,犹如置身古诗词场景中。在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熏陶与感染下领悟其中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小学语文古诗诗教学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二、利用教学情境引导自主学习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是重难点内容,教师还需加以重视。但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的影响,他们各项能力都相对薄弱,若想完全理解掌握古诗词内容较为吃力,并且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会导致小学生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要适时变换教学策略,将教材内容与问题、故事、讨论、生活、体验等多种元素相融合,创设种类多样且丰富的情境。将小学生参与课堂高效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其自主学习,并在探究、分析与思考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而小学生也能快速被带入到古诗词场景中,促使其思维得到发散,理解能力大幅度提升。得以深刻领悟古诗词内涵,感受古诗词独有的魅力,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语文鉴赏能力。

比如在《石灰吟》一课,这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内容与问题相融合,为小学生创设情境。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如:“吟”字是什么意思?含有什么样的意义?“千锤万击”与“烈火焚烧”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若等闲”?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赞颂石灰吗?还有什么其他内涵?猜想一下作者是怎样的人?以上问题能将小学生求知欲望充分激发,引导其自主进行学习,并能在不断探究中扎实掌握知识。同时也能让小学生深刻领悟古诗内涵,得以提高学习质量与各项能力。

三、讲解创作背景加强意境体会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学科中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但由于此阶段的小学生学习模式一成不变,同时古诗词的年代又极为遥远,致使小学生理解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若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收获显著教学效果。故而,语文教师还需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可以从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出发。原因在于每一首古诗词都有自身独特的背景,可能是作者一生的经历,也可能是一些传说或者典故,还可能是与古诗词紧密相联的故事。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开展教学,为小学生讲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便于快速走入作者内容情感世界,从而加强对意境的体会。既能让小学生深刻领悟古诗词内涵,感受作者真挚情感,从而引发共鸣,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得以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比如在《长相思》一课,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创作的一首词。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讲解本首词的创作背景:因康熙帝平定云南,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至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跋涉行军途中夹杂颇多无奈情绪,夜来风雪交加,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倍觉惆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换位思考、联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而小学生通过对创作背景的充分了解,并加以联想,就能充分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其产生共鸣,从而加强对创作意境的体会,加深记忆的同时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确保小学语文学科古诗词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总结: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是重难点内容,其中蕴藏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情感及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借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创作背景等方法传授知识。让小学生能在兴趣的推动下,自主积极的进行探究、思考与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记忆,促使小学生学习质量、各项能力及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凤萍.浅谈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85-86.

[2]任燕燕.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7):147-148.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