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弹性施教的有效方法刍议

2021-12-15杨进柳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弹性施教,让学生真正经历语言实践的过程;立足学生本体性,搭建新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适时示范,带领学生开展训练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的思维定式,及时阻止,将其思维引向新的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弹性施教;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2-0085-02

引 言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充分的课前预设,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课堂。它必然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在适宜的情境里,联系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即兴发挥,让课堂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完善[1]。

一、巧搭台阶,拾级而上

教师在上课前都预设了教学环节,可是课堂上,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当学生的回答不是课前预设的,或达不到要求时,一些教师为了赶流程,会直接给出答案,以便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学生没有经历学习实践过程,只是机械地记住了某个答案,无法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因此,课堂上,教师需要聆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搭建新的台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风筝》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刚才,我们合作朗读了这篇课文,作者围绕“风筝”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

生1:课文先讲了做风筝,再讲了放风筝,最后写找风筝。

师:他的表述有哪些优点?

生2:他的表述简洁明了,概括性强。

生3:他用了“先、再、最后”这样的词语,很有条理。

师:老师要提取三个字写在黑板上,谁来帮帮我?

生4:(板书)做→放→找。

师:课后思考题直接给出三个括号,大家不要被这个限制了,你们再看看文中第四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生5:写的是从早晨到下午,放風筝的时间。

师:都是在写放风筝吗?(指板书:放→找)从放风筝到找风筝,中间还有什么小波折?

生6:风筝还丢了。(板书:丢→)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7:我们做了个蝴蝶风筝,高兴地去放,可是风筝线断了,风筝丢了,于是我们去寻找风筝。

师:她用了两个词就把句子紧密联系了起来。听出来了吗?

生8:一个“可是”,另一个“于是”。

师:这两位同学,一个会说,一个会听,这就叫会学习!

以上教学片段中,当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后,教师没有说“我觉得还少一项内容,谁能把它补充完整”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课前预设的话,而是把评价权与思考的机会抛给学生,这个引导妙在肯定发言者的同时,也激活了听者的思维。学生在脑海中经历回忆、检索、梳理,最终组织答案的思维过程,变教师直接告知的被动学习为自己自主参与、积极思考的主动学习。教师首先让学生从同学的发言中提取三个关键字“做、放、找”板书到黑板上,其次引导学生到文中第四自然段里寻找。在学生无法准确提炼时,教师借助板书提示“放”到“找”之间还有个小插曲,学生一下恍然大悟,补上了“丢”。最后,教师指着板书让学生再完整地表述一次。这里,教师为学生总共搭了四个台阶,学生拾级而上最终完成了任务。长期如此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就提高了。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台阶不是写在教案上的,因为设计教案时,教师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学生说出的答案。四个台阶是教师根据课堂的生成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临时加上去的。

二、适时示范,扎实训练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许多教师误解了这一概念,在课堂上不管什么情况都一味地启发,一味地引导,谈示范就色变,这又让课堂走入另一个极端。而以下部编版三年下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个案例中,教师大胆示范,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亲历了语言实践的过程。

师:请问“富”在题目中指什么多啊?

生1:(一个接一个)鱼、鸟、珊瑚……

师:答案是对的,但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用一个词回答问题,可以用“题目中‘富’指的是‘什么’多”这样的语句来回答。

生2:题目中的“富”指的是西沙群岛鱼很多。

生3:“富”在题目中指物产丰富,鱼多、鸟多。

师:文章中有一个词可以概括鱼、鸟的特点,请大家找一找。

生:(齐)物产。

师:对的,这个“概括”的词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比如,西沙群岛有很多珊瑚、海参、龙虾,各种各样的鱼,还是鸟的天下。真是物产丰富。——谁能说出不一样的表达?

生4:题目中的“富”是说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有龙虾、海参、鱼,还有很多鸟。

师:很好,句子的表达是可以变化的,下面咱们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带领学生拼读)

这位教师通过两次的大胆示范,将学生逐步引入言语实践的佳境。第一次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教师不是提空洞的要求,而是给学生示范。对于这种教师示范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比较排斥,认为这是传统的告诉式教法。而笔者认为,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应该“教无定法”,不可一概排斥传统教法,这也是我们提倡的弹性教学的优势所在。之后,教师又及时肯定学生句式的变化,达到了丰富学生言语形式的目的。第二次示范,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物产”这个集合词与普通名词的区别,并展示用法,在指导用词造句的同时渗透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可谓一石二鸟。

三、及时阻止,精彩纷呈

在语文课堂上,许多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前一两位发言学生的影响,顺着前一两位学生的思维方向去思考。这时,教师应及时阻止,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别处,将学生的言语引向高级层面。这样,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言语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笔者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扩句训练中,尝试及时“止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知道这次扩句练习是在事物、景物的前面加上“( )的”,在学生完成了书上的练习后,为了检验其学习效果,笔者又补充了一题:我有一双( )的皮鞋。

这时有位学生说:我有一双黑色的皮鞋。

另一位学生说:我有一双白色的皮鞋。

其他学生一下子举起手,我知道学生的思维开始往颜色这一方向走,必须及时止住。

师:黑色、白色都是颜色,不说颜色,你们还能说出其他词语吗?

生1:我有一双好看的皮鞋。

师:不用好看、美丽、迷人,谁还能说出其他词语?

这时,教室里一片沉寂。学生开始静心思考,寻找新的方向。

生2:我有一双破旧的皮鞋。

师:看来这双皮鞋你穿了很久。

生3:我有一双崭新的皮鞋。

师:哦,这双鞋子你还没开始穿吧。

生4:破旧和崭新是一对反义词。

师:有进步,关注了鞋子的新旧,还可以关注鞋子的什么呢?

生5:我有一双粗糙的鞋子。

师:粗糙前面加上做工,说起来更顺。

生6:我有一双做工粗糙的鞋子。

课堂上,笔者“及时阻止”,给了学生发展高阶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 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预设教案,不断摸索弹性施教的有效方法,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信息,以灵动的教育驾驭课堂上的各种生成,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以开放的课堂理念将课堂生成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进柳(1979.2-),女,福建宁德人, 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小学语文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