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2021-11-11巫泓生马克强曹天生古维立余炯标于海涛周彦元黄广荣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胆道时机胆囊

巫泓生,马克强,曹天生,古维立,颜 勇,余炯标,于海涛,刘 岳,周彦元,黄广荣

(1.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广东 广州,510800;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4.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5.广州市南沙区中心医院普通外科;6.清远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7.贵州省黔西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8.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是公认的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既往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行LC治疗的最佳时机一直缺乏共识。而2018年发布的《东京指南2018(Tokyo guideline 2018,TG18)》是在大量临床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前后进行三次修订改版,由全球知名胆道疾病专家共同制定的指南,也是目前最被广泛认可的胆道感染治疗指南[1],指南中对ACC分级Ⅰ级(轻度)或Ⅱ级(中度)的患者建议7 d内(72 h内为佳)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arl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LC),对Ⅲ级(严重)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禁忌证或器官功能衰竭,且医疗中心有先进技术,亦可早期行急诊LC。在我国,对ACC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说法,TG18指南中对ACC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否适于中国广大ACC患者尚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收集了2000~2019年多家医疗中心ACC行LC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有关信息,在多中心、大样本的病例数量前提下,以TG18中对ACC的诊疗为指引,分析ACC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来自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贵州省黔西县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行LC的3 189例ACC患者。纳入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TG18中制订的ACC诊断标准;(2)均接受单纯LC。排除标准:(1)合并胆总管结石等需胆道镜探查、切开取石;(2)ACC同时伴有急性胰腺炎等需先保守治疗的疾病;(3)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4)ACC经保守治疗后出院择期手术者。根据手术时机为两组,ELC组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elay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DLC)组。为探讨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将ELC组进一步亚组分析,分为早期-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arly-earl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ELC)组(发病至手术时间≤3 d,n=1 503)与延迟-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elayed-earl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DELC)组(发病至手术时间为4~7 d,n=1 582)。本研究方案经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批号:2019050),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相关功能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其他病史、手术史、入院体温、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功能、手术时机及TG18分级。(2)两组患者入院肝胆B超影像学资料,包括胆囊大小、结石大小、结石数量及部位、息肉及腹腔积液情况。(3)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处理情况及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术中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留置腹腔引流管与胆道引流管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胆管损伤、切口感染、结石残留、肠梗阻。记录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对比分析两亚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相关功能指标、术中与术后处理情况及相关并发症。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及功能指标的比较 3 189例患者中42例因术中发现其他胆道疾病中转其他术式,最终纳入3 147例,其中ELC组3 085例,DLC组62例。两组患者性别比、手术时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如患者年龄、合并其他病史、手术史、入院体温、血常规白细胞、ALT、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TG18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续表1

2.2 两组患者B超影像学特点的比较 两组患者B超影像学对胆囊及结石形态的描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胆囊B超结果的比较

续表2

2.3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留置腹腔引流管与胆道引流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组中转开腹率高于E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肠梗阻、胆漏、胆管损伤、结石残留及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4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的比较 经非参数秩和检验,ELC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D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的比较(d)

2.5 两亚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EELC组手术时机早于DE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亚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功能指标的比较

续表5

2.6 两亚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亚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留置腹腔与胆道引流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LC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早于DE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见表6。

表6 两亚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续表6

3 讨 论

ACC是胆囊结石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饮食模式西方化,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ACC也成为肝胆外科常见病之一。LC已公认为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2],但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仍存有争议,主要是基于对ELC与DLC定义不同导致的,如有的研究将ELC分别定义为发病24 h内[3-4]、72 h内或7 d内[5-6];DLC被定义为发病6~8周或6~12周[7-8]。研究表明[9-11],ACC行ELC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较DLC具有明显优越性,而DLC则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2-13]。但上述ELC治疗ACC的优势因受单医疗中心及病例数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2018年发布的TG18[1]是在大量临床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由日本为主导的全球一线大牌胆道疾病专家共同制定的指南,也是目前最被广泛认可的胆道感染治疗指南,指南对ACC治疗的策略包括诊断与分级[14]、抗生素应用[15]及手术时机与方法[16]等进行了总结概述。目前,国内对于TG18指引下ACC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卫生经济学指标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以TG18为指导,首次在中国国内多个医疗中心进行回顾性的病例收集与分析,在大宗病例、多中心的条件下,进一步评估指南中对ACC手术时机的规定是否符合国内ACC患者。

本研究对ACC患者行LC的多中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机明显提前、术前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的条件下,ELC组与D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LC组中转开腹率(2.72% vs. 8.06%,P<0.05)低于D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不仅降低了手术创伤,且多项研究表明[17-18],LC可明显降低术后菌血症、内毒素血症及全身性炎症的发生率,从而避免术后患者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导致的脓毒血症。本研究结果显示,ELC组中转率较低,因此患者术后因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血症风险低于DLC组,利于术后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转开腹的原因主要为术中发现胆囊三角区炎症粘连严重、出现严重的胆管及肠管损伤、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手术时间过长、术中怀疑胆囊恶变等,中转开腹是腹腔镜手术时保证患者安全的的必要补充。在手术时机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影响的研究方面,Loozen等[19]发现为《东京指南》分级Ⅰ级与Ⅱ级的ACC患者行E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malapurkar等[20]为84例《东京指南》分级Ⅱ级与Ⅲ级的患者行ELC,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死亡病例;进一步说明了ACC患者行ELC的安全性。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ELC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DLC组,与Lyu等[21]、Siddiqui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为进一步探讨是否手术时机越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本研究对ELC再以3 d为节点进行亚组分组,结果显示,EELC组(发病至手术时间≤3 d)与DELC组(发病至手术时间4~7 d)相比,在手术时机明显提前的情况下,EELC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DELC组,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对于行ELC的ACC患者,再提前手术时机对并发症并无明显影响,但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不仅与TG18对ACC的治疗策略[1]一致,且在多项研究[21,23-24]中得到证实。

本研究通过统计收集多医疗中心病历信息系统中行LC的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足够大病例数量的前提下,以TG18中对ACC的诊疗策略为指导,回顾性分析TG18指引下ACC患者行ELC与DLC的术中处理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首次通过多中心大病例证实TG18策略指导下ACC患者行ELC是安全、可行的,同时也评价TG18对我国ACC患者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利益冲突:本研究项目研究者、伦理委员会成员、受试者及监护人均不存在经济方面及利益方面的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曹天生、巫泓生、马克强负责本研究项目的构思与设计,古维立、颜勇、余炯标、于海涛、刘岳、周彦元与黄广荣负责收集各医疗中心数据,巫泓生承担数据的汇总、统计及文献查阅、论文撰写,曹天生与古维立参与稿件的初审与修改,以上项目参与者对稿件均进行了审阅并作了批准一致同意意见。

猜你喜欢

胆道时机胆囊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道出血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莫将小儿胆道闭锁当作黄疸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哪些胆囊“要不得”
师生互动4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