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要素在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1-10-30许元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记叙文要素

摘 要:为了能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古诗,对古诗保持长时间的热情,再加上新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教育者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率与教学机智并存,于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传统古诗文教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创新与改进。我们尝试着将记叙文要素融入小学的古诗阅读教学,发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减轻教学压力。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将记叙文要素与小学语文古诗阅读相结合,希望可以为其他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记叙文;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运用;要素

记叙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比例,而且小学习作主要是以记叙文作为主。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物、事情的常见文体。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这几大要素的准确把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把握文章段落和真实情感。

古诗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怎样的技巧才能让学生一点就通透,并且让他们在读古诗的同时能感同身受,有身临其境之感?古诗里的慷慨激昂,古诗里的情真意切以及古诗里的诗情画意,对于小学生理解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古诗大多都是田园山水诗、旅行见闻诗、边塞诗、咏物诗、叙事诗等。不同内容的古诗是否可以摸索出一种创新而又有效的方法呢?于是我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并且参照记叙文的几大要素,将记叙文的这几大要素融入至古诗教学中,找到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把诗中的内容转化成为画面,提升学生想象能力,用情感体悟来感悟古诗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一、把“时间”融入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

以时间做为主线,结合时代背景、时间节点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古诗,分析古诗[1]。很多诗歌是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阅读和理解。以杜牧《赤壁》为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表面上看由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而引发的一系列联想。而实际上,作者是以历史的事件以及人物作为载体,以此来感叹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比如,他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从不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去假象周瑜失败后的場景。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的政治局面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且还曾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战事原则,而杜牧却把周瑜的胜利归功于偶然的东风。因此,可以看出杜牧也有自负知兵,借史吐气之意。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分析一个古诗时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给出正确解读。

再例如,有的诗中已经点名了时间。如《钱塘湖春行》《秋夕》。而有的则是在诗句里将时间点出,例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有的则是选择某一个季节作为景物的暗点,把隐藏时间提出。如《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诗均有一个“雪”字代表着,发生的事件是在冬季。又例如我们学过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通过翠柳二字,知道事件发生时是在春天。还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里的枫林以及霜叶,让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在秋季发生的故事。时节的更替常使诗人心生感怀,他们时常因境生意、触景生情。春夏秋冬四季,每一个季节心境也不一样。无论是对事件描述,还是对某物赞叹,万般皆会有情愫产生。因此透过诗中的明点以及暗点时间品味想象,可以更好理解诗中含义。

毕竟古诗离我们现代生活太过遥远,学生理解起来自然有一定难度,那么通过辨识季节,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想象力也会更明晰。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之后跟随着教师的教学实录,自然可以读出诗里的情谊[2]。

我们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进行详解。王维是在什么季节送元二到安西?让学生找出诗句词语中可以判断出时间的内容,想象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跟随着教师进行学习后,学生很快就抓住了几个关键词开展想象:朝雨、浥轻尘、柳色新等:这是一个初春的早上,细雨刚刚停了,青青的客舍,杨柳翠绿(对于古人而言,在离别的时候经常会折柳相送,所以这里杨柳包含着离别之意[3])。诗人设下了宴席为朋友践行,离别的时候表露出了浓浓不舍之情。

二、把“地点”融入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

以地点作为一根“针”,让学生的心情在湖水中徜徉。很多古诗在诗中的题目或者句子里面已经点出了地点。比如我们学过的《望庐山瀑布》,还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这样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表面表达的意思是兄弟爬上了山的高处,但是唯独缺少了作者一个。这看着好像是表现事业不得志的情感,但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就可以让这首歌融入灵魂。作者那个时候穷困潦倒,居无定所,不断在外漂泊。所以在九九重阳节这天写下了这首诗。我们可以联系当时作者的心理状态,解读其中的情感基调。实际上,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这就是典型的把地点记叙文要素融入小学古诗阅读的教学中的方法。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集合记叙文要素以及小学语文古诗阅读的教学,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通过课文中诗歌学习,帮助学生由记叙文要素出发,形成写作思路,有利于提升他们日后的记叙文写作功底,帮助学生提高理解阅读能力,为后期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基础[4]。

我们再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进行详解。朝雨、浥轻尘、柳色新、青青等,这些词语表达的怎样的美丽景色?我们多希望可以在这样的美景中流连忘返。然而这是一次别离。作者是在哪里送别元二的呢?又要把元二送去哪里?通过资料连接,让学生明白,他们是在渭城别离,渭城是秦都咸阳的故城,长安西北渭水的北岸,当时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地方。元二要去的是地方是安西,这是唐中央政府为了可以统治西域而专门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简称。在当今的新疆库车。那个地方路途遥远,而且非常荒凉。这样的解释学生一下就明白了两个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并能体会到从繁华的美景渭城到人烟稀少的安西,千里的距离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两地环境明显差异,而临别伤感的情景好像就在我们眼前。同时指导学生想象在这千里之路的颠沛流离,以第三者的视角感受着一场离别。

三、把“人物”融入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

将人物比作一个又一个“珠子”,让人与人的感情得到升华。无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诗人总是有感而发。有人表达的是一种不舍的送别情感,有人则表现出美好的志向与情感。所有元素中“人物”是最关键的。这是情感的发出者,所以需要让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中登场。这样可以让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在纸上鱼跃而出。

比如我们常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歌所讲述的是美好的女子,广大男子总是想要追求,突出作者青春以及向往美好事物的特点。并为这首诗歌打下感情基础,引发了下一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再加上对上句诗歌的联系,结合人物特点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遗憾以及惆怅之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将人物要素融入与古诗阅读的教学方法。诗歌通过人物描写,实现自身情感表达。让我们更好理解诗歌里的情感。我们需要从诗歌入手,才能真正了解一首古诗的内在。

人物总是能让我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或者说从某一种角度能体会到一些悲凉的,又或是美好的感情。我们仍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进行详解,引导学生深入:王、元两人就要分别了。通过对诗歌的理解,可以看出这是由王维设置的一款酒宴,这场酒宴的目的在于为元二践行。从诗里的环境描写,你能感受其中的悲凉吗?有哪些字也可以让我们感受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呢?通过朝雨、浥轻尘、柳色新、青青等这样清新的画面看起来,好像并不能感觉到其中的悲凉。但接下来的两句话就完全不是这种场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更”“无故人”,可以想象王、元两人面对面坐着,喝着酒、说着话。随身很容易从一个“更”字看到了王维临别时的百般叮嘱,可以感受到作者那一种依依不舍之感。而“无故人”三个字,表现出诗人对朋友即将身处异地那一种为之前途的担忧。反过来结合诗中的前两句的清新环境,更可以突出一种难分难离的感情。我们可以看出,王维这个人他是非常重视友情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感动着我们。学生通过品读诗歌,也可以感受到友谊,就好像因为青涩的橄榄,一开始品尝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涩味,时间久了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甘甜。

四、把“事件”融入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

以“事件”着色,让我们在诗中的意境里感受着作者的情感。把“事件”融入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如《归园田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是作者在做了几年小官后,辞去官职隐居后有感而发的。我们结合作者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本身非常喜爱田园风光,向往着平凡的生活。他是一个心态平和之人,喜爱自然,喜欢自在。所以这首诗歌本身就是通过“事件”描写,来实现情感的表达。

以《送元二使安西》為例进行详解。这个本质上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真挚的友情。这类送别诗在古诗里面可以说是非常多的,而这首诗看上去也是平淡无奇,可是它却能流传千古奇,其意境深远自不必说。所以我们在之后的学习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王、元两人临别时,频频相互劝酒,百般叮嘱。到底是谁在送别谁呢?是王维送元二?还是元二送王维?(王维当时年事已高,别后不久就去世)学生在经过诗中地点、人物、时间、事件多方面的品味之后,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诗中的情感。

五、结语

综上,时间是主线,地点是一根针,而人物是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珠子,我们用“事件”给诗歌上色,穿一根针,引一条线,连成为了色彩斑斓的珠子项链。每一首古诗就是一串彩珠。这些彩珠的美塑造学生的灵魂。在古诗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科学的把握指导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同身受,是小学古诗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通过将记叙文的要素与小学古诗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古诗带给我们的艺术之美,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艳红.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4):425.

[2]李刚.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35):P.189-189.

[3]张会红.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20,2(8):30.

[4]吴凡. 让中国古典诗词"下凡"——浅析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J]. 语文课内外,2020(013):350.

作者简介:

许元莉,女,1997年10月27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心学校,二级教师。本人在课堂中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师生互动,积极营造一个高效、和谐的课堂。在2020年内江市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执教《梅花》一课,荣获二等奖;并于2020年12月在内江师范学院承办的四川省2020年“省培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示范培训(乡村教师全科融合教学示范性项目)班授课。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记叙文要素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