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度理解

2021-10-16刘媛张勇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任务驱动

刘媛 张勇成

【摘 要】概念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教学为例,具体阐释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通过有效的操作任务,让学生进行活动尝试,初步建立平移和旋转概念的表象;通过体验活动任务,让学生在操作、质疑、思辨中感受知识形成的生动历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平移和旋转概念的本质。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数学学习 深度理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运动,认识物体平移和旋转运动的特点;能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完成相关概念的建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观察、模拟、判断等活动过程,体会物体的运动,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运动方式,培养观察、判断等思维能力。

(3)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等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经验,感知运动方式

1.直观感知,建构概念

师:大家玩过俄罗斯方块吗?这里怎么才能得分?

(出示课件:图1所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界面)

生:向右移2格,再向下。

师:对,得分的秘诀就是积满一排,然后消掉。

[评析]学生是具有个性的生命体,为了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教学中先从游戏素材入手,让学生理解空间运动的两种方式——平移和旋转,这是学生建构概念的第一个环节。

2.操作比画,丰富感知

[任务一]仔细观察:下列物体是怎样运动的?用你的动作或手势表示出来。

(出示课件:火车车厢、国旗、螺旋桨、扶手电梯、电风扇、观光电梯、滑滑梯、指针、直升机、旋转门等的运动图片。学生用手比画其运动方式)

[评析]概念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实在难以用语言描述。因此,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用动作或手势表示”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动作模仿,由此初步建立平移和旋转概念的表象是比较合适的教学方式。而选择火车车厢、直升机、滑滑梯作为模仿对象,目的是在不同的运动方式中比较出相同之处——直的运动,运动方式没有改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初步尝试,进行分类

[任务二]小组合作:拿出材料袋中的图片,根据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给它们分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尝试)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类?能说一说理由吗?

生:分两类——旋转、平移。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1:分三类——旋转、上下左右运动、沿斜线运动。

生2:不管是上下左右运动,还是沿斜线运动,都是沿直线运动,所以还是分两类。

生3:分三类——旋转、平移,还有扶手电梯里面的运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

师:是的,按运动方式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平移,一类是转动。

[评析]学生通过动手比画的任务,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在充分体验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本质提供表象支撑,也有利于外显的手形运动内化于心。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将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初步生成了图形的运动表象。

(二)借助动手操作,体验运动方式

1.深入操作中体验平移运动

师:为什么把火车车厢、直升机、滑滑梯分成一类?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它们的运动方式吧。

(教师在演示的同时,鼓励学生边比画边描述,引导说出“直直地”“向前”“上升”等)

师:刚才这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里,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沿着直线运动。

师:虽然方向不同,但都沿着一条直直的线运动,像这样的运动在数学上就叫作平移。

(板书:平移)

师:老师这儿还带了一组教具,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平移。

(演示:用透明直尺做平直轨道,边讲解边演示火车车厢、观光电梯、扶手电梯的运动)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你能感受到平移运动的特点吗?

生:平移的特点是沿直线运动。

(板书:沿直线运动)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生1:推桌子的运动是平移。

生2:开关窗户时窗户的运动是平移。

生3:屏幕上字幕显示的方式是平移。

师:了解了平移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任务三]移一移:自己想办法将长方形纸从数学书的左上角平移到数学书的右上角。

师:先试一试,再移给同桌看看。

(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定学生上投影演示)

生1:我是把长方形纸片的长沿着这条边平移的。

生2:我是用直尺紧紧贴着数学书的上方,再用长方形纸片的长沿着直尺平移的。

师:观察了屏幕上同学的平移过程,你有什么建议或想法呢?

生:我觉得第二个方法更好,这样就能保证纸片沿直线运动了。

师:的确,为了让纸片沿直线运动,长方形在平移时要注意紧紧贴着边移动,也就是说平移的特点是沿直线运动。当然,也可以用直尺来帮忙。

2.深入操作中体验旋转运动

师:刚才大家都体验了平移,我們再来看看这一类物体的运动,(课件演示)动手感受,像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都可以看成是旋转。

(板书:旋转)

师:这些物体是怎样转的呢?让我们做一个转盘,帮助自己观察体会。

(观看自制转盘视频)

[任务四](1)制作转盘:四人小组,按照视频中的顺序组装转盘。(2)尝试旋转:组内同学轮流在转盘上操作,转动指针。

师:(出示大圆盘)老师这里也有个大的转盘,谁能把指针从指向A旋转到再次指向A?

生:我像这样转动一圈(顺时针)。

师:谁还有补充?

生:我是像这样转动一圈的(逆时针)。

师:不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虽然指针旋转的方向不同,但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转动,所以这样的运动都是旋转。

(板书: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

师: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像这样旋转的例子吗?

师:(展示钟摆、海盗船图片)看,它们是旋转吗?

生:是的。

师:它们明明沒有旋转一周,为什么也是旋转呢?

生:虽然没有转满一圈,但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的,所以这样的运动也是旋转。

[评析]通过分类观察、动作模拟、抽象概括、语言描述、举例说明等多项任务,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并在获得丰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特征。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初步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感悟了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发展了数学思维。

(三)比较平移旋转,明晰运动特征

师:今天研究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和旋转,它们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平移的特点是沿直线运动;旋转的特点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

生2: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变化。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对平移和旋转有了清晰的认识。闭上眼睛想一想,怎样的运动是平移,用手势做一做;怎样的运动是旋转,也用手势做一做。

(四)游戏练习巩固,内化运动特征

1.树叶对对碰

师:看看图中哪些树叶通过平移可以和绿色树叶重合?

(课件出示图2)

师:要想知道我们的结果对不对,大家可以自己动手来验证一下。

(小组上台汇报,注意直线移动)

师:虽然平移和旋转是不同的运动方式,可它们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位置改变,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2.棋子跳跳跳

师:棋盘上也有平移。

(课件出示图3)

(学生汇报:黑板上贴出方格纸,让学生体验)

[评析]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的巩固并不等同于大量的练习,枯燥的习题训练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无法使知识系统化。教学中设计“树叶对对碰”的任务,让学生强化对平移和旋转的认知,使他们对平移和旋转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应用,体会数学的神奇。“棋子跳跳跳”的任务则是强化学生对平移方法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全课总结,提升学力

1.全课总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问?

2.欣赏

(播放短片:古建筑平移的新闻报道)

师:看完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3.动手做

引导学生课后照样子做一个纸风车,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纸风车,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总评]“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经历观察、模拟、判断等活动过程,体会物体的运动,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运动方式,培养观察、判断等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与运用平移和旋转,教师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总结

(一)创设情境,充盈童趣

数学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伊始,教师创设了任务情境,向学生抛出问题:这个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如何能得分?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快乐学习、自主建构。这种游戏情境激励、唤醒、鼓舞了学生,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二)观察模仿,体验本质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又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生的好动和好奇引向对知识的探究。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教师创设了模仿物体运动方式的任务,用动作的准确性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让学生在比画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旋转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任务驱动,深化认识

数学学习活动就是引领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操作、质疑、思辨中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为此,教师精心安排了两组任务,分别是“移一移”和“制作转盘,尝试旋转”。通过任务驱动,不仅让学生在操作中再次体验到平移的特征,也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四)培养情趣,体会价值

精心设计练习也是一节数学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的练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教师通过“树叶对对碰”“棋子跳跳跳”的游戏任务,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这既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收到“把知识学进去,又能够讲出来”的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体会成功、愉悦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使数学学习真正走向深处。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任务驱动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