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让初中数学课堂熠熠生辉

2021-10-11顾耀华

教育界·A 2021年9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顾耀华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和质疑中获得独立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水平,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学生培养为自主学习者,让数学课堂熠熠生辉。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数学;合作探究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进行自主思考的过程,很难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与现代教育目的背道而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更加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以提升和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设计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数学课堂焕发夺人光彩。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激情,产生好感效应,而沉闷、死板的课堂会使学习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开展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被动、肤浅,而是富有趣味的、主动的、深刻的,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知识蕴含的价值,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活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教学视频。视频中一位圆形老爷爷对高速公路上一辆奔驰的卡车发出赞赏:“我们圆形真厉害,可以让车跑得飞快。”旁边路过的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满脸的不服气。三角形说:“如果将车轮换成我们三角形,会跑得更快。”正方形和椭圆形也随声附和:“如果换成我们也一样快。”这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学生讨论的情境演示出来:“三角形替代了圆形的车轮,这时,高速上行驶的车就会变得慢慢吞吞、一瘸一拐地颠簸。换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结果也一样。”电脑屏幕画外音提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学生展开问题的探究,自主地交流、讨论,找出了圆形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总结了圆形的特点,并在生活中找出了更多的应用。

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引入教学思考,让学生从中发现了知识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激发了学生解释动画现象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学习,提高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二、巧设探索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学生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常的逐渐累积实现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日常教学设计入手,为学生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促进了思考能力的提升,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实现了智力水平的提高,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之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道多项式的题目:“”,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1)在这个题目中总共有多少项?(2)思考一下,各项的系数分别是什么?(3)想一想,在这些项里边,哪些是可以合并的?学生首先观察多项式题目,顺着问题展开思考,发现了题目中有些项是不同的,有些项是相同的,如相同的项有-3和5,和,和,可以将这些相同的项合并。根据学生的观察、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总结:“题目中这些能够合并的项,称为同类项。”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产生了同类项的概念。教师继续提问:“同类项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快速答出:“字母相同且字母上的指数也相同。”

案例中,教师首先依据题目提出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清楚地认知了知识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地深化知识,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自主地将抽象知识概念转变为具体实物。但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学习内容也在逐步加深,学生的学习出现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优化数学教学过程,适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幻灯片、电子软件等,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加清晰、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解关于的方程。”学生马上投入到计算当中,很快得出结果。教师用多媒体将学生的解题过程演示出来:“首先移项,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得出,然后将的系数转化为1。”因为不知道系数的结果是否为0,所以要对结果进行分类讨论。显然,学生的思维过程出现了偏差。教师并没有急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而是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自主反思、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解题步骤中的錯误。在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后,不应该直接进行系数化简为1的步骤,而应该先分类讨论:当系数等于0时,方程无解;当系数不等于0时,再算出结果。这样学生就能够自主掌握知识。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教授学生知识,而是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反思,让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解题规律,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明确教学目标,优化学生学习动机

随着身心的发育,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对事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能够独立完成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的这些特质都有助于自主学习过程。但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是漫无目的、毫无针对性的,学习效率低下。基于此种状况,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直接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提前在头脑中形成对所要学习内容的兴奋点,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动机更加直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中位数和众数”时,教师可通过问题情境直接向学生展示本节的教学目标:在抗震救灾的捐款中,学校多名教师慷慨解囊,校长带头捐款1000元,张主任捐款500元,两位组长周老师和李老师分别捐款400元和300元,赵老师捐款280元,其他四名教师各捐款200元。学生与组长李老师开玩笑说:“李老师那么富,为什么捐款数额还到不了几位老师的平均数呢?”李老师说道:“别看我的捐款数额没有到平均数,但我的捐款数额比位于捐款数额中间的赵老师还要多,属于捐款中上等人员。”学生不禁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学生认真思考,交流討论。教师及时总结:“因为校长的捐款数额较大,用平均数来对李老师的捐款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找寻新的方法来反映这种现象。”由此,教师直接出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思考讨论。

案例中,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不能用所学知识总结时,直接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了直观的认知,产生了学习知识的动机。

五、揭示知识形成过程,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章可循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可为学生列出自主学习提纲,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以某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思维紧随知识的发展变化而动,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使学生自主衔接新旧知识,实现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知进行延伸,给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逐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新知的发现与分析,改变学习中生搬硬套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算式并提问:“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等式成立吗?”学生给出不同的猜想结果,有的说成立,有的说不成立,还有的说不一定成立……这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多组算式:,,,,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计算。依据算式结果,学生发现:算式中等号左边为完全平方式,而等号右边的计算结果为。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完全平方公式:。这时,教师提出新的疑问:学生继续展开思考、讨论,顺利找出了解题方法和答案,总结出公式:。

案例中,教师通过层层诱导,让学生真正参与了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了知识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公式的掌握,激励了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途径、多策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多样化,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勤于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初中数学课堂熠熠生辉,展现别样光彩。

【参考文献】

陈宝平.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20(99):54-55.

赵苏芹.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42-43.

张嘉铭.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4):18-19.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