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09-16吴雅琴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新工科高等教育

吴雅琴

摘 要:新型工科人才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对工科人才的新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要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工科”建设。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为例,介绍了“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探讨了“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新工科;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一、背景

2017年2月l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上对“新工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1]。“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指出:“‘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证明,积极地改善高等教育布局、推进新兴前沿学科发展,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改变、实现向新经济跨越的重要因素。这就意味着高校要加快“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工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在此要求下,需要工科专业的人才拥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实力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同时,个性化教育目前也成为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需要充分发挥其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引导作用。“本科生导师制”源自英国牛津大学[2],它的教学理念是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培养学生良好品行,重视师生合作关系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竺可桢曾在浙江大学实行过“本科生导师制”[3],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高校学分制与选课制的实施和发展,“本科生导师制”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分类和意义

“本科生导师制”自实施以来在不断发展,现在“本科生导师制”一般分为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思想教育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四种类型。全程导师制是指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辅导,包含学业、思想、生活等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年级导师制包括大一、大二低年级导师制和大三、大四高年级导师制,低年级导师制侧重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年级导师制更关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思想教育导师制的工作主要关注本科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科研导师制是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的科研实践探索,目的在于提升高年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4]。

从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角度看,学生在个性特征、能力素质、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等,这些都是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迫切需要个性化指导[5]。同时,我国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急需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科人才,在“新工科”教育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工科教育新模式的重要一环。为适应这一需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2012年实施了基于创新教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并在2015年全面推行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成效

(1)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投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从教育方式上看,“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特点体现在互动性上,师生间通过近距离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这样既能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也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相长。

(2)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本科生导师制”指导中,导师通过共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组建科研小组,参与大学生科研选题训练和大学生创新项目,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学校在科研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鼓励并提倡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团队、选择导师,深受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喜爱,有助于跨学科科研人才的培养。

(3)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通过构筑以导师为核心的本科生团队,使本科生能够得到导师以及导师研究团队中研究生的指导和帮助。在创新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指导学生的创新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6],培養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4)培养和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以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自2012年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学生发表科研论文、获得专利等科研成果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2007年至2018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共计400余篇,同时论文的发表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密不可分。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本科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另外,近年来本科生在“全国高校物联网创新应用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均取得显著成绩。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工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导师制的实施目标、责任划分、指导方式、学生对导师制的理解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的样本中82%来自“双一流”平台学校,涉及学校中有81%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定位目标不明确。国内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目标认识上存在偏差,以及概念不清、培养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导师制究竟是采用“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大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一些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既没有精力也没有热情参与科研,如果给他们配备科研导师,使学生感到困扰的同时也会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

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大,给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带来巨大挑战。马丁·特罗在论述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也指出,大众化阶段的教学方式将会发生质变,精英阶段的导师制只能尚存于仍坚守精英理念的大学中[2]。这就要求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或者改进,重新确定导师制的工作性质和定位目标。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同意“本科生导师制”应该采用精英教育的占61%,认可“本科生导师制”应该采用大众教育模式的占比约38%。

(2)导师职责界定不清。“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导师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承担的职责,不同于班主任和辅导员,也有别于研究生导师。本科生导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基础和目标不同,导师在具体指导时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生导师制”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发展需求的重要补充,科研导师在职责上不应承担班主任与辅导员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导师是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以及实践锻炼中的指导者[5],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在现有教学条件和资源基础上,对那些有科研兴趣、专业目标明确并愿意加入导师科研团队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指导,不要搞成一刀切,否则会失去导师制的作用和意义。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有近20%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意愿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

(3)指导方式流于形式。我校现在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导师身兼全程导师和科研导师的双重职责,需要指导从大一到大四共约12~16名甚至更多的学生,而这部分工作是导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之余需要完成的,导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免会忽视部分学生,同时少数学生比较抗拒导师制的形式,部分导师会因为学校和学院的考核制度而被动去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这样师生双方都疲于应付,使导师制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作用。

收集的样本数据中,有近30%的数据显示导师制流于形式,有近5%的样本显示没有必要实施导师制。

(4)“导学关系”不明确。“本科生导师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但实施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受教,而老师只能是谆谆教诲,执行过程中导师和学生间缺少相互配合和有效互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导效果。同时,师生互动效果差,容易造成部分导师对学生指导热情不高,影响指导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是通过他们的本科任课老师了解到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其中约23%的学生并不太了解,更谈不上利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五、“新工科”培养模式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1)加强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改进并完善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其确定为一项基本的教学制度。在全程导师制的执行过程中,灵活调整科研导师制的指导周期和指导对象,根据学生能力和意愿决定是否选择科研导师,或者是否提前参加科研导师的指导。既然“导师制”是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就不适合用统一的管理模式来执行和约束。制定相应的教学制度规范导师制的执行,对能力有限的学生采用选修其他课程或者参与社会实践等的方式,来弥补该部分的学分,因材施教,以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培养过程中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另外,引导指导教师的工作投入,构建一种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如构建教师指导评鉴机制,制定以本科生指导质量为核心的教师指导评鉴机制,对评鉴不通过的教师有明确的处理措施,包括惩罚措施、培训措施、追踪改善措施等。完善师生在导师制执行过程中的工作规程、活动日志以及可量化的考核资料等材料,确保考核有章可循,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要强化导师在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只看学生个体的表现,更要重视考量学生个体的变化、个人素质、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指导成效显著、学生满意度高的优秀本科生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2)合理配备教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目前高校的状态是教师资源缺乏,生师比高,但是短期内难以通过引进更多的教师,使生师比降至合理的范围。因此,一方面可以构建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5];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互动机制,可以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指导经验,缓解教师资源不足。

本科生导师并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要选择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工作投入的教师担任。在科研导师制度的实施中可以采取择优原则,选择有科研经验和科研项目的老师担任导师,选择学有余力、有兴趣进行科研的同学参与,这样既能发挥导师指导的作用,学生也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才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从而契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3)加强导师制的配套保障措施,丰富导师制指导形式。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配套和保障体系。除了与学分相关的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建立与科研团队和项目相关的学生工作、财务管理、跨院系组队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措施[7]。科研导师制可以在全校范围內跨院系、跨学科组队并选择导师,对应的管理制度和学分认定措施也要相应调整和完善,在导师配置和学分认定上面更加灵活和合理,有利于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4)明确“导学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导师制中的导师与学生主体要达成良好的“导学关系”,须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否则,学生通常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仅仅依靠老师去询问了解,很难实现导师制施行的效果。由于现行的运行评价方法和手段比较粗放,在现有培养模式中,学生一般比较被动,总是扮演着一个听众的角色,很少主动与教师沟通。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利用导师提供的学习机会,势必不能发挥导师制的应有作用。

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加强教师的指导,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和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并将其视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导师应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指引者,引导其去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直接给出问题的解决结果,让他们被动接收。导师应引导学生去主动寻师问道,突破传统教学的单向传授模式,在“导学关系”中建立双向引导和促进的良好关系,加强对学生创新训练方法和思维模式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增加主观能动性,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 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7-28.

[2]应跃兴,刘爱生. 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 浙江社会科学,2009(3):87-92.

[3]刘妍. 竺可桢德育思想研究[D]. 浙江大学,2018.

[4]平和光. 本科生导师制:困境与出路[J]. 现代教育科学,2019(11):105-110.

[5]杨仁树.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 中国高等教育,2017(6):58-60.

[6]龚晓嘉. 综合性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培养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的探索[J]. 高教学刊,2017(12):141-142.

[7]翟国栋,武晓华,曹洪治,等.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问题与对策[J]. 中国大学教学,2017(1):66-69.

[项目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YJSJD1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改革项目(J190517)]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制新工科高等教育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