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2021-09-15殷爱玲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家园合作效率

摘要: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幼儿期作为孩子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树立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应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重视。教会学生自理,不仅是为了让幼儿获得人生的基础技能,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同时,学生在学习自理能力、动手实践的时候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手眼协调。如何提高家园合作的效率,让孩子熟练掌握生活技能,是本文即将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期;自理能力;家园合作;效率

1.家长改变思维,由主导转为协助

很多家长的育儿思想不成熟,总觉得孩子还小,需要事无巨细地打理孩子的一切,从吃喝拉撒到梳头穿衣,认为孩子养的越精细越好。自古慈母多败儿,这种错误思想实际上是害了孩子。爱默生曾言:“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自己去学走路。”所以比起无微不至的照顾,懂得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才是负责任的家长。杜绝家长溺爱,学着让孩子承担责任,学会放手、意识到让孩子自己做是正确爱他的表现。父母要与孩子的祖辈统一教育观念,让学生学着自己思考、自己解决,激发孩子主动性和思考能力。有些家长欠缺对系统知识的学习,才会导致幼教观念落后。为了提高家长居家教育的质量,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育儿方面的书籍、网课,并召开家长座谈会,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家长还应改变教育方式,从幼儿生活的主导者变为幼儿生活的协助者,以引导、辅助为主。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平等交流,以朋友的身份一起学习、实践,共同成长。比如为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需要督促孩子认真刷牙。记住不要直接抓住牙刷帮助孩子刷牙,这样孩子在不动脑也不动手的情况下是学不会的。家长可以选择在孩子刷牙时也拿起杯子在一旁陪着孩子一起照着镜子刷牙:“宝贝,我们来比比谁刷得更仔细好不好?刷完上面刷下面,后牙槽要仔细刷,门牙也不能忘记哦。好了,刷完我们要好好清洗牙刷和杯子。”这样能一边鼓励孩子、一边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规范。

2.互相反馈,家庭弥补课堂上个性化需求的不足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乖巧懂事,回到家却摇身一变成“小魔王”,自理能力也很差。这是因为家中祖辈的宠爱太過。祖辈们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在家里都是主角,是全家人的中心,所以什么都不需要孩子考虑、孩子遇到困难就呼唤家长。反倒让孩子脾气见长、错过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学校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家长一方来完成,教师跟家长应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应该通过电话沟通、微信联系以及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多和家长交流,家长也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向教师汇报孩子最近在家的表现情况。为了方便整理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查看学生是否进步,教师可以用手册记录学生的成长,并每周要求学生带回家一次让家长汇报学生本周的情况,做到双方都能了解孩子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的生活自理情况。虽然家庭和学校的自理能力培养都是从吃饭、睡觉、保持卫生等几个方向进行教育,但是在学校,因为学生太多,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孩子的情况。而每组家庭的教育就是个性化的教育,所以家长应当针对自家孩子特定的情况进行培育,弥补课堂上教师疏漏的学生问题,寻找孩子身上未被发现的闪光点和缺陷。家长要适时“松手”,让孩子学着自我照顾。这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多观察留意,保证孩子安全的同时找出孩子日常行为中的问题,帮助孩子改正。这就弥补了课堂集体化教学的缺陷,将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细化。

3.树立行为榜样,不吝赞美

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幼童的心智不成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他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模仿的结果。教师经过岗前培训,能够做到日常行为尽量给学生正面引导。但是家长同样应当时刻约束自我行为,建立榜样意识,为孩子树立模范,以防孩子把错误的行为当做习惯。同时要给孩子制定正确的生活行为准则。自主能力包括教会孩子主动思考、独立实践等。比如今天外面下雨了,家长应当先让孩子思考今天穿什么衣服、是否需要带雨伞、雨靴放在哪里了等。再比如告诉孩子规范行为比事后收拾更重要,孩子在玩完一个玩具应当先把它收纳好,再取另一个玩具,不要弄出一大堆,最后不好收拾。除此之外,家长的情商也很重要。记得要不吝赞美之词,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是个苦差事,而是个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的事,激发孩子动手做事的积极性。正确的教育理念会让家长明白放手比抓紧更重要、鼓励比批评更有效,在家适当抽离对孩子的关注度,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少上手、多鼓励、保持耐心、切勿大喊大叫,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时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将自理能力培养贯彻生活方方面面,发挥榜样力量,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结束语:

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习惯决定未来,学习好自理能力是给孩子未来的人生夯实基础。因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耗时长、耗力大的过程,所以家园合作不是把教师该承担的义务分给家长,而是家长与教师相互帮助、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来创造出全方位的教育环境,为孩子养成“我要做”的习惯、树立“我能做”的信心,培养出自理能力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幼儿。

参考文献

[1]代婕.刍议开展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J].文学教育(下),2020(07):188.

[2]唐诗琪.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对策[J].文学教育(下),2020(05):146-147.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镇沙岗幼儿园 殷爱玲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家园合作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