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题式教学改革路径探索研究

2021-09-14李华刘福森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思政课构建

李华 刘福森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大学生眼里,似乎就是一门“水课”。“水”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把思政课先入为主地、凭直观“定性”为党和国家“强加于”每个人身上的“政治任务”,是一种对自己自由意志的“侵犯”,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思政课的排斥与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认为在思政课上期待的获得感与课程本身给予他们的内容存在错位,他们更多的是带着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立场,希望在课堂上获得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等实际困难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高大上空”的抽象道理。因此党中央明确指出,必须把思政课打造为“金课”,对思政课进行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加强思政课的内涵建设。那么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就成为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专题式教学必然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宏观上对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的原因、原则和实施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构建;思政课;教学改革;专题式;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155-03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普遍存在着“学生不爱听,老师讲得累”的状况,思政课也被学生认为是大学里“最没用”的课程,课堂上“低头族”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的同学比比皆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高校里的思政课就是“水课”“豆芽课”。2019年3月18日党中央明确指出,必须把学生认为的“水课”打造成“金课”[1]。

显然,国家对于思政课的定位和要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存在巨大差距。国家层面与学生层面对思政课的理解存在巨大的错位。造成这种错位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有形的具体措施,改变现状、消除理解的错位,实現“双方的和解”,把思政课打造成老师愿意教、学生主动学的“金课”?为更好地深层分析思政课现状的成因、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还必须澄清一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即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实质是什么,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改革的方向和手段。

二、思政的课教育目的实质——个人精神和意义世界的构建

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专业课教师重在对学生具体科学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构建的是一个知识化的世界。思政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是以此为基础,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一条契合自身精神和意义世界的建构之路与建构之法,而这个意义世界的构建必然包含他人、社会、民族和国家。思政课给予大学生的获得感,一方面包括可让学生正确理解自己与国家、民族、社会、他人的关系,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由内而外地不断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明白每个人精神世界的构建与国家民族社会总体的精神世界的构建是同向同行的整体;另一方面,能让学生自觉找到一条在现实中实现自我、实现自由意志的科学方法和途径[2],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身精神和意义世界的构建,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幸福。一个人意义世界的坍塌,对其本人而言,是一场具有颠覆性的灾难。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原因简析

高校中,造成思政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留下“水课”印象的原因是多重且复杂的。从宏观上讲,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学校办学理念、学生学习需求、学生价值观等造成的影响十分重大,导致学生对个人利己主义、无限的“自由”产生追求与崇拜,这在客观上无形地消解了学生对党、国家、民族和他人整体关系的认同,不仅让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认同”作为个体的自己与他人、社会、民族、党和国家的对立性关系,更会在现实中采取可见的行为,“塑造”自己与他人、社会、民族、党和国家的对立。对大学生而言,思政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重大本质区别在于,专业教育是科学知识性教育,根本目的是给学生传授关于各种“物”的具体知识,科学知识具有现成性,着力解决的是物本身的问题,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的“抓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存问题,也是学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用心、用力”更多,其收获更多。思政课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学生具体的科学知识,而在于给学生提供如何处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的原则和智慧,这些原则和智慧不是现成具体的,而是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主动地去理解和构建自己处理各种关系的具体理解和原则,这是一个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加工”的过程[3]。因此这些原则和智慧对大多数不愿主动思考但人生经历略显“苍白”的学生而言,就变成了抽象、空洞的“大道理”,毫无用处。大学生基于这种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厚”专业课、“轻”思政课的现象就屡见不鲜,大学生在思政治课上的表现也就不难预测。这些都成为思政课沦为“水课”的核心原因。说到底,大学生主要是依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和态度,“自觉”地把思政课归类为“无用”的“水课”。

在教学内容上,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按照教材的章节内容、具体知识进行讲授。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教材的知识框架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化、碎片化、零散性和抽象性,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把握教材内容的难度。要真正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必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每个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师之口,将碎片化、抽象概括化的理论方法、智慧原则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具有整体性、具象化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也就是要实现教材体系的生活化、通俗化、系统化,让课程更具有强烈的“代入感”,激发学生运用理论方法去分析和思考自己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传统教学中,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照本宣科”,教师在课堂上只把教材的内容当作“死”的知识传给学生,教师似乎只是一个“传声筒”,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并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凝练和提出问题,也没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探求答案。思政课的核心内容是教会学生用理论模型去科学诠释思想上的疑惑、困惑,去帮助学生理解所处的大环境时刻发生着的种种变化,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意义世界。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教师如果只把教材的内容当作知识进行讲授,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质疑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做到有效的逻辑理性分析,教师就不能“以理服人”,长此以往,思政课的“无用”形象就会在学生中生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也无从谈起,其作为“水课”的刻板印象会被学生不断强化[4]。思政课本应该在学生中发挥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

四、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要把高校思政课打造成为“金课”,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优化,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认同感。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初步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的路径。

什么是专题式教学?就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突破传统的章节教材体系依次授课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和主线,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重难点相融合、前后理论知识相互联系,同时又具独立性的主题模块式教学。

(一)教学内容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理性、逻辑性、系统性整合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一节为例,在教材中首先讲的是实践的本质、再讲的是认识的本质,最后讲的是认识的过程及规律。这一节内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现实中人的认识发生、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本质。显然教材内容的安排遵循了从理论到现实、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这与学生现实接受知识的逻辑是不同的。 所以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转化为自己的教学体系时,必须结合现实案例,从一个个具体的现实小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实现对抽象的、本质性理论问题的思考,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什么是实践、什么是认识等抽象问题。对于抽象理论问题的阐释,教师还必须给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其他西方哲学理论家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差异是什么,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超越之处,从而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

(二)教学形式上必须遵循“双主体互动”原则

所谓“双主体”,一方面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角色定位清晰、职责明确。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一号主角”,教师的功能是在课堂上“立意”、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困惑,学生则是为问题寻找答案、进而不断自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通过“问题”把双主体联结起来,在问题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实现学生和理论学者的对话、实现教师与学者的对话,同时也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对话,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活”起来、思想上动起来。

五、思政課专题教学改革实施的保障

要通过专题式教学改革的途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为“金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学生、教师个人、教研室全体、学院乃至学校各个方面的协同才能完成。

专题式教学改革必须专人化、专业化、专职化。课程教学团队是有效开展专题式教学改革的“智力保障”。如对“原理”课程进行专题式教学改革,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课程负责人为纽带、一线专职教师为抓手形成教学团队,把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后续的发展成果有机融合,这样才能率先让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历史性的全面掌握[5]。这个是提升“原理”课教学质量、有效开展专题教学的关键,也是专题划分、问题设置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改革原则的叙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变成金课,需要任课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把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有效实现教学相长、科教相生。

学院、学校及各职能部门要给予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多方支持,让各部门之间形成共识与合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思政课专任教师这一个群体的事情,而是所有机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在改革过程中,学校和学院这两个宏观、中观层面必须实现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上严格科学、保障上及时充分。

六、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过专题式教学改革,其教学实效性必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难度也必然会很大。高质量的思政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坚持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位一体”,逐渐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确保思政课发挥巨大的价值引领作用。另外,也需要警惕的是,过度专注于形式化的专题式教学改革,会使专题式教学改革丢失实质与根本目标,让思政课在“水课”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盛新娣,艾光辉. 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内容设计的几个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04).

[2] 林静.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改革新探[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03).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张静.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式”专题教学为例[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114-117+39.

[5] 丁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专题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新一代(下半月),2017(21):90.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思政课构建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