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德育课程

2021-09-12韩爱菊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4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

韩爱菊

摘要:本文以如何在培智学校中有效进行班级管理为目的,以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行为或同学间的矛盾为契机,在某培智学校六(1)班设计并实施了德育课程“班级法庭”。该课程借鉴逐步化的分析社会情境的操作程序,引导培智学校学生自我觉察、读取情境线索和换位思考,习得社会技巧和社会问题解决策略,进而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级法庭  社会问题解决  社会能力

一、绪论

培智学校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经常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或者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钮文英主张问题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介入个体的行为应该从改变环境着手。张文京认为学生在班级内的行为可分为个体行为和人际行为,个体行为与人际行为在不断冲突中调节。董文平则通过班级管理与功能性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探究,提出培智学校学生的问题行为、班级管理、课程与教学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教师要管理好班级,需要教导学生习得恰当的社交技巧,引导同学之间建立正向的社会关系,进而促进班级团体的良性发展。

培智学校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学习迁移能力较弱,只有通过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事件,才能厘清事件相关的人物关系和理解事情发展脉络。因此,笔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借鉴逐步化的分析社会情境的操作程序,探究某培智学校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德育课程。

二、实施“班级法庭”课程的前提

“班级法庭”是研究者结合班级管理开设的选修课,基于个体与团体的双重发展需求设定了课程目标,将学生发生的问题行为或同学之间的冲突转化为课程内容,以梳理事件的情境脉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

(一)“班级法庭”课程的理念

培智学校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班级法庭”课程,依据学生个体的行为特征和班级现状进行设计与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包括: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导学生习得正向行为,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促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发展独立思考、负责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或能力;推动班级团体从失控状态转化为可控状态,从可控状态转化为学生自控的状态,最终形成班级团体动力。

(二)班级的学情与班情

实施“班级法庭”课程,要熟知班内学生的障碍类型、障碍程度、行为特征和现况能力。由于“班级法庭”依据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或学生间发生的矛盾进行教学设计,所以还需要提前获取有关学情与班情的其他信息,如制作一份个人信息表,分析每位学生通过该课程可以获得的技能或可以表现的技能;结合日常观察,推演学生之间潜在的社会互动关系或可能产生的矛盾。笔者通过调查和观察形成的《六(1)班学情和班情评估报告》显示:该班学生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同伴之间缺乏互动,没有建立班级内部的社会关系系统;发生行为问题的人次、种类、频率、程度等方面显著高出学校平均水平。

(三)“班级法庭”的课程目标

依据六(1)班学情与班情的评估结果,结合“班级法庭”课程的实施方式,拟定的学生个别化目标包括:能够关注并读取社会情境线索,发展推理能力;能够进行觉察、辨识和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能够分析社会行为和社会情境,建立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学习解决社会问题的策略;认识和理解社会规则和惯例,习得并遵守社会规则;能够换位思考,顾及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能够习得并表现社会互动的技巧,在社交活动中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班级法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在“班级法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借鉴逐步化的分析社会情境的操作程序,选择性地运用分析社会情境的六个步骤,形成了结构化的课程运作方式,帮助不同发展程度和需求的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一)阶段一:建立课堂常规

笔者向学生宣布六(1)班成立了“班级法庭”,对于同学的问题行为,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可以向“法官”(即笔者)提起诉讼。与同学们共同制定了《六(1)班“班级法庭”訴讼审判流程图》,内容如下:

1.起诉:向法官口头或书面提起诉讼,说出事情的经过,法官进行调节。达成共识,则撤诉。如果未达成共识,则正式诉讼、申请开庭。

2.庭前准备:原告找好人证、物证,开庭前,摆好桌椅、名牌。

3.庭审过程:要求双方保持礼貌,不发脾气;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举手并获得法官同意后才能发言;听从法官的引导,将事情说清楚。

4.判决裁定:宣判庭审结果,不服可到学校德育处上诉。

(二)阶段二:“班级法庭”诉讼审判的主要程序

1.正式诉讼:确定法官、陪审团、原告和被告等相关角色。事件当事人通过复述或者调取相关的视频来复盘事件,并提出诉讼请求。

2.开庭审理:将事件的全过程进行分解,具体到每句话和每个行为,探讨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一步,重点描述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基本要素,选择描述场景、情境等其他要素。第二步,辨识相关人物的感觉和想法。引导学生觉察自己或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第三步,理解为什么相关人物会产生上述感觉和想法,引导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第四步,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理解并说明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第五步,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出或选择正向的行为替代问题行为。第六步,预测替代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理解并说明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

3.宣判:依据学生在事件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宣判和奖惩,学生之间进行道歉、和解。庭审过程中行为表现恰当,奖励代币;行为表现不当,扣除代币;提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奖励双倍代币;能说出以后遇到类似事件的最优解决方案,奖励三倍代币。

四、“班级法庭”课程对班级管理的效用

“班级法庭”实施分为三个时期:上升期,学生们尝试通过“班级法庭”解决问题,“班级法庭”开庭的次数逐渐升高;高峰期,“班级法庭”成为和平解决各种问题的权威机构,学生们习惯于通过“班级法庭”解决问题,平均每个月开庭8次;消退期,学生之间矛盾渐少,遇到事情也会私下自行解决,直至连续两个月未开庭,班级团体动力已经初步形成,多数同学建立了团体规范、学会了群体生活策略和形成了良好的群体生活行为。

结语

“班级法庭”课程提供了约定的提示,提醒学生应注意的行为或应做的事,给了学生情绪缓冲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要注意调控学生情绪,控制节奏,避免引起学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

“班级法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掌控学生的互动轨迹和行为方式,引导不同学生保持同步的协调行动,教导其他学生给予“案件当事人”正向反馈,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都能形成具有教育性的互动体验。教师需要即时教学,根据原则临场做出最适当的、专业化的决定以及执行这些决定。教师要掌握情境、环境、学生人格特质等因素匹配最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分析社会情境时,需经多次示范与联系,让学生习得分析路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动静相和,保证自然与流畅。

参考文献:

[1]钮文英.身心障碍者的正向行为支持(第二版)[M].台北:心理出版社,2016.

[2]张文京.特殊儿童班级管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