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级“成长共同体”的实施与反思

2021-09-12汪结义钱小悦汪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4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文化

汪结义 钱小悦 汪婷

摘要:班级成长共同体实施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以“自我教育,主动学习,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的班级文化。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成长共同体不是班级管理的全部,更不是德育教育的全部。

关键词:成长共同体  班级管理  文化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试想如果仅靠唐僧一人,肯定很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但是他们师徒五人(包括白龙马)构成了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目标明确,互帮互助,分工合作,最终实现团队共赢。为此笔者把这种理念运用到班级建设管理中,构建班级的成长共同体。

成长共同体就是在班集体建设中,以若干学生为成员组成的多元化的学习与成长的团体。成长共同体不同于学习小组,其不只是开展学习活动,包括开展学习活动在内的多种活动:1.班级常规工作,如值日卫生、黑板报、收发作业等;2.组织成长活动,如主题班会、艺术鉴赏和劳动技术课分组活动等;3.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如研学游、高三户外心理减压活动等;4.开展学生评价活动,如值日卫生的互评、班级晚自习纪律互评、班级量化评比活动等。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以“自我教育,主动学习,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的班级文化。笔者在连续三届学生中推行班级成长共同体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成长共同体的成立

新班成立伊始,根据班级人数,平均6、7人为一个小组,可以按照成绩均衡派位确定成长共同体成员,也可以按照学生自由组合及与班主任微调相结合确定成长共同体(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性别比例要合理,尽量不要一个小组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笔者所带班级为高中生,所以在编排座位时,让性别相同两人同桌,综合能力较好的同学与暂时落后的同学同桌,这样便于同伴互助。连续三排为一个小组,目的是小组成员相对集中,交流、组织活动更为方便。

二、成长共同体的培养

成立成长共同体比较简单,说白了就是班主任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那么,如何让小组组员有归属感和凝聚力呢?

1.座位编排有讲究。让小组成员在座位方面聚集,不分散,笔者班级座位每两周循环一次,每次循环时采取小组整体式搬迁制度(如图1)。

2.小组成员有核心。成长共同体团队设立行政组长和业务组长,两位组长是团队的核心,分工合作,相互补充。两位组长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组长职小责大,责权对等。行政组长人选由组内同学推选,职责侧重于组织开展组内常规活动和一些特色活动,如黑板报、劳动卫生、主题班会和成长活动等。业务组长由班主任挑选成绩相对优秀的同学担任,职责侧重于组织团队学习活动,如收发作业、讨论实行互助学习方案、组织共同体小课堂等活动。两位组长在每学期评优評先时对组内成员平时表现打分,确定他(她)能否评为优秀。组员也可以罢免不负责任的组长。

3.小组发展有愿景。愿景是一种由组织领导者与组织成员共同形成,具有引导与激励组织成员的未来情景的意象描绘,使组织及其成员在处于混沌状态中持续依循明确的方向、步骤与路径前进。有效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成员,激发个人潜能,提高组织生产力。成长共同体团队成立一个月之后,小组成员间彼此都较为熟悉了,这时,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各小组召开本组集体会议,讨论本小组组名、管理措施、发展目标、发展愿景等个性化的小组组内文化。班主任将各小组讨论后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张贴于班级宣传栏中。让愿景引领小组发展。

4.班级管理有单位。班级以共同体为基本单位管理实施,共同体建设好,管理好,整个班级自然呈现良好的班风,共同体之间既有合作更有竞争。班级所有活动都以共同体为单位进行开展,如劳动卫生、黑板报、主题班会、作业、运动会、元旦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责任到组,而不是责任到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组内凝聚力和归属感。班主任还要引入一些竞争机制,开展各种共同体之间的竞赛活动,推动班级蓬勃发展。

5.小组评价有规则。分组初期,便召开班委会和组长会议,拟定一个评价规则。笔者所带班级的规则大致如下:一是平时评价施行量化评比制度,各小组基础分为100分,从出勤、作业、黑板报、卫生及其他共五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①出勤:迟到1人次扣3分;无故旷课(有事未履行请假手续视为旷课)扣6分,由团支部书记负责统计。②作业方面:作业迟交1人次扣2分;无故未交作业扣4分,由各学科课代表统计,学习委员一周汇总。③黑板报方面:按时按要求出,加3分;被学校评为优秀加4分,未按时出扣3分,由宣传委员负责统计。④劳动卫生:周五下午全年级大扫除,并检查通报。凡被年级部评为优秀的加4分,未被评为优秀的不加分也不减分,被批评的扣4分,由劳动委员负责统计。⑤其他:某组某同学参加各项活动,凡是被市级及以上表扬的加8分,学校表扬的加6分,年级部表扬的加4分,班级表扬的加2分;若被学校批评扣8分,年级部批评扣6分,被班级批评扣4分,由班长负责统计。量化评比维度不宜过多,公平公开,操作相对简单,各维度有专人负责统计汇总,一周一汇总一公布,各小组知晓本组在全班的位置,同时也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二是每学期期末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同学,班主任不再人为地凭印象或成绩评比,而是根据平时评价加考试评价相结合,得到一学期一次的终结性评价M=平时量化评比分×50%+(考试小组均分/750)×100×50%,再按照高分到低分排序,优秀小组就自然产生了。

6.小组文化有特色。小组文化是小组内组员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得到小组内全体成员的认可,一种是显性文化,如组名、组训和组内活动计划等。另一种是“隐性文化”,如组内观念、组内风气、组内成员性格特点等。班主任定期召开小组组长会议,交流分享各小组文化、活动,交流成长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每个小组有一个任课教师做导师,参与小组的一些活动,融入小组建设。

三、成长共同体的反思

成长共同体和量化评比制度一旦确立,就不能随意改变。笔者所带班级学生一届三年,成长共同体小组成员不变。某一位同学迟到不再是个人受到批评,而是小组集体扣分;某一位同学因为参与某项活动而被表扬,小组可以得到加分,是小组集体的荣誉,让参与活动的同学倍加自豪。班级同学的小组意识得到了加强,班级常规活动不需要班主任过多操心,小组自主管理、自主安排。

如何平衡小组间竞争与合作关系?避免两种极端,一是组内竞争过于激烈,量化评比“分分计较”;二是组员对组内事情漠不关心,没有组的概念与意识。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智慧和艺术非常重要,可通过集体引导、小组谈话、组长谈话、微调成员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健康竞争与合作。同时,班主任应该明白成长共同体只是班级管理的手段,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取代其他工作。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微妙的精神创造,其效果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也是综合性的。

参考文献:

[1]王达星,严军.高中班级成长共同体建设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9(28):4849.

[2]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