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校共育的意义及实施措施

2021-09-12张文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良好习惯小学

张文英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如同海绵一样吸收外界的信息。这个阶段,学校、家庭、班主任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长为健康阳光善良的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關键词:家校共育;小学;良好习惯

一、加强宣传教育,唤醒家校共育意识

许多家长缺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识,如果家长无法认识到家校共育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积极引导学生,那么仅靠学校教育和班主任引导是不行的。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方法实施宣传教育,提升学生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意识。

二、制定目标,构建家校沟通机制

在家校共育中,首先制定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设置教育检验标准。家庭和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定目标,明确具体培养内容。家长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孩子平时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己家长的影响。班主任需要定期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学校要提升和家长沟通的频率,灵活使用微信平台、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反馈和交流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问题,交换彼此的建议和意见,并且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保障家校共育的效果和水平。

三、创造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学生的行为习惯受环境影响,家长应提升认识;在构建家庭环境时,重视家庭氛围的民主、和谐,让孩子守规矩;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把家里收拾干净,让孩子获得安全的运动区、明亮的阅读区和安静的学习区;家庭成员之间要宽容和理解,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互相帮助;家长和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家庭学习制度,家长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关心孩子的成长,重视和孩子的平等对话;要尽可能和学生达成共识,让学生从内心认可家庭教育;在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板和广播宣传好人好事、道德修养、文明礼仪和校园文化,以期影响学生,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奠定基础。

四、做好示范,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家长和班主任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形象和日常行为,用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实践行为引导学生。小学生善于模仿、乐于模仿,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并不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学生都有较大的模仿兴趣。对此,教师和家长应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为孩子做好示范。

五、结语

不论是家长还是班主任,都要认识到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制定完善的合作机制、落实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开辟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发挥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的力量,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李春英. 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2021(15):229.

[2]朱曦,郑哲. 家校共育儿童正确的金钱观[J]. 大学(研究版),2020(06):41-43.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良好习惯小学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