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智力障碍儿童美术课趣味化教学策略

2021-09-12钟楚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美术课程

钟楚佳

摘  要:当前在特殊教育中普遍存在未针对智力障碍儿童设置有针对性的美术课程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有针对性地为智力障碍儿童量身定制美术课程,教师要致力于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本文旨在探索一些实现智力障碍儿童美术课趣味化教学策略,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美术课程;趣味化教学

一、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开展趣味化美术课程的意义

目前,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开设的美术教育活动普遍缺乏给予他们欣赏美术绘画的机会。在传统的特殊教育中,美术课程往往为程序化的教学工作,只是一味地为智力障碍儿童展示多样的图画,智力障碍儿童在美术课堂的参与度不高,这样就不能完成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感受绘画艺术美感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常规的美术课程,增加专业性、系统性、趣味性的美术课程,不仅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感受绘画艺术美感,也能促使智力障碍儿童感受到绘画的快乐。

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开展趣味化美术课程的策略

(一)培养兴趣,对智力障碍儿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

倘若教师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枯燥乏味的美术知识讲解,将难以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兴趣,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儿童对美术课程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应当围绕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体特征积极转变教学策略,以培养兴趣爱好为目的,尽可能设置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

美术课程不仅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同样也可以让儿童感受多种多样的创作方式。例如教师可让儿童使用橡皮泥进行创作或通过手工剪纸等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创作,激发儿童学习和感受不同的美术艺术形式,加深儿童对于美术课程的感悟,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中找到最适合自己进行美术学习的方式,从而發掘儿童对于美术艺术的潜力。

(三)从生活出发,帮助学生体会美术课程的含义

传统美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方式或应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美术绘画的教学。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且显然与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状况不相符,容易造成他们对美术教学活动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应当主动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在美术课程中增加多种多样的趣味性内容进行教学活动。

艺术是生活的总结,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感受绘画艺术的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操,是丰富智力障碍儿童精神世界、建立健康价值观的有效举措。因此,在特殊教育活动中,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开设量身定制的美术课程,通过趣味化的教学内容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感受美术世界的奇妙,将会是在特殊教育中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学习和感受绘画艺术的教学工作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李民. 传统模式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弊端(1977-2008)[J]. 社会,2016(05):155-174.

[2]何晶. 趣味化美术课程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科学2013(04):66-71.

猜你喜欢

趣味化教学美术课程
初中历史与社会趣味化教学研究分析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标下美术课程教与学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英语词汇趣味化教学课堂的有效构建
素质教育下中小学美术课程开设的作用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小学乐理知识趣味化教学策略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