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体育扶贫问题研究

2021-09-05朱军

关键词:体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朱军

摘 要:在对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体育扶贫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述基础上,指出我国体育扶贫的几种主要模式:高校“造血式”体育扶贫模式;“体育赛事+旅游”扶贫模式 ;“体育三下乡”扶贫模式;“公益体彩”体育扶贫模式等。认为我国体育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体育扶贫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企业及高校参与体育扶贫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扶贫的成效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最后,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体育扶贫范围;增强企业及高校参与体育扶贫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体育产业扶贫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精准扶贫;体育扶贫;模式;高校;体育产业

自我国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后,体育扶贫愈发受到关注。体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下位概念,亦是体育功能外延的重要体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扶贫活动开展,不仅可让贫困人口的身心得到历练及放松,培养贫困人口的体育运动兴趣,同时亦可帮助贫困人口坚定未来脱贫的信心。十八大之后,在“精准扶贫”战略纲领的影响下,体育扶贫活动得以广泛开展,且取得一定成就。为让体育扶贫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更好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必要对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体育扶贫问题进行继续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传统粗放式扶贫方式而言的,是在扶贫对象、扶贫方式以及扶贫措施等方面更为精确的一种现代扶贫方式。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开始不断发展。发展至今已然保持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势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经济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带来较为显著的减贫效应。第一,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除此之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数亿农民通过进城务工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脱贫。第二,在第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下,第一产业(农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会带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帮助大部分农民实现脱贫。第三,经济发展使得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快速增加。雄厚的财政实力让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投入更多资金。

在扶贫实践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关于扶贫瞄准目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最初时,我国政府主要以县为扶贫目标。例如,1986年时,中央政府初步确立以贫困县作为扶贫瞄准目标。1986年中央政府确立的贫困县数量较多,多达592个。上述592个贫困县中的贫困人口约占据我国总体贫困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七十二以上。在中央政府扶贫政策的不断推动下,部分贫困县最终成功实现脱贫。虽然如此,很多贫困村由于并不在贫困县隶属范围内,所以无法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如此一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贫困县所能覆盖到的贫困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截至2010年底,贫困县覆盖的贫困人口仅占据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63%左右。针对此种情况,我国从2001年伊始,便开始对扶贫瞄准目标进行积极调整,随即将村作为全新扶贫对象。2001年时中央政府总共确立14.8万个贫困村。在扶贫瞄准目标下沉的政策背景下,亦使得扶贫政策覆盖到更多贫困人口。虽然如此,仍有很多贫困人口由于并不在贫困村隶属范围内,因此被排斥在扶贫政策之外。总体而言,我国过去以县与村为瞄准目标的扶贫模式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无法实现贫困人口的全覆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积极创新扶贫模式,采用精准扶贫战略。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导思想,此后精准扶贫战略逐步得以全面实施。

二、体育扶贫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

体育扶贫政策在实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体育扶贫与精准扶贫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具体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精准扶贫是体育扶贫的指导理念

精准扶贫是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制定的伟大战略目标,是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抓手,更是我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指出,截止2020年底,在精准扶贫战略影响下我国需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我国境内的所有贫困县必须脱掉贫困县的帽子,要切实、有效解决我国存在的区域性贫困问题。在精准扶贫战略影响下,各地为有效实现精准扶贫,采取了诸多措施,体育扶贫即是诸多措施中的重要举措[2]。例如,为尽快实现精准扶贫,安徽省体育局、发改委、财政厅2018年5月23日联合下发《安徽省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指出,未来会从体育强省资金中拨付10%的资金用于支持贫困县区的体育事业发展,并对资金安排、分配、使用和监管办法进行明确。除此之外,其他很多地方政府在精准扶贫理念下均不同程度上制定了体育扶贫政策。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体育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体育扶贫是促进精准扶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倡导采用系统的方法对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同因素之间呈现的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它们互为因果。整体上呈现出的是一种“循环积累”的态势[3]。由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分析贫困,我们不难发现:贫困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1)习俗;(2)文化;(3)制度;(4)政治;(5)经济;(6)社会等。所以,要想真正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必须对上述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基于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在贫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重点在教育、土地及权利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改革。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为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精准扶贫要求对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的解决贫困问题。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人口的体育素养较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贫困,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升贫困人口的体育素养,通过体育素养的提升帮助贫困人口奠定脱贫的身体基础,坚定脱贫信心[4]。201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应依据党中央的扶贫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各种体育扶贫模式,最终营造出精准扶贫、体育助力的良好局面。由此不難看出,体育扶贫是促进精准扶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体育扶贫和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可促使贫困人口的尽快脱贫,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我国体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体育关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亦极为重视体育扶贫工作,并提出“突出体育扶贫,扶出体育特色”的指导思想。经过多年体育扶贫实践探索,如今我国已形成多种体育扶贫模式,主要如下:

(一)高校“造血式”体育扶贫模式

高校“造血式”体育扶贫模式是指高校通过“体育+扶贫”的教育模式,为贫困地区居民或学生输送并创造更多新鲜的体育教育资源,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体育理念,最终实现扶贫扶志目标的一种体育扶贫模式。例如,2019年5月,南开大学体育部第二党支部深入河北省灵寿县民办贫困小学——德才小学,有的放矢开展“体育扶贫”工作。“体育扶贫”工作期间,“体育扶贫”成员组不仅向德才小学捐赠体育器材,还给学生上了几堂生动的体育公开课,并通过召开专场主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统体育精神,激发学生的奋斗力量。

(二)“体育赛事+旅游”扶贫模式

“体育赛事+旅游”扶贫模式是指通过体育赛事带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进而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的一种体育扶贫模式。该体育扶贫模式具有较强可行性,不仅可丰富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更利于精准扶贫目标的尽快实现[5]。例如,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领导下,2018年9月15日至16日,2018“福益德杯”中国·繁峙毽球公开赛在国家体育总局援建的山西省繁峙县(国家贫困县)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规模较大,共有72支代表队340余名毽球选手参赛,吸引了国内外很多游客到繁峙县观赛、旅游。又如,在河北省《关于深入实施体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的指引下,2018-2019年围场县通过体育赛事,实现旅游消费9000多万元,1500名贫困群众通过销售副产品、赛区内就业等增收脱贫。

(三)“体育三下乡”扶贫模式

“体育三下乡”是在地方政府及体育部门组织领导下形成的一项惠及百姓的体育扶贫模式。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均不同程度上组织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例如,从2004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便率先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活动包括内容主要为:(1)向农牧区各族人民科普体育知识;(2)对农牧区各族人民实施健身指导;(3)赠送体育健身器材;(4)组织体育表演等。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体育三下乡团体会配备体质监测车,为基层农牧民进行科学体质检测,并在体质检测基础上为农牧民开出运动处方。通过对农牧区居民的手把手健身指导,更多农牧区居民从中受益,不约而同参与至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新疆体育三下乡活动的持续开展不仅丰富了农牧区居民的健身知识,更在无形中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除新疆外,近年来广州市每年亦组织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通过“体育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不仅满足了贫困人口的体育健身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四)“公益体彩”体育扶贫模式

公益体彩是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专门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为更好发挥体彩公益金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均不约而同组织开展“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其中河南省“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则尤为引人关注。据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体育彩票中心对25所省内贫困地区的公立小学进行捐赠,向每所学校捐赠一定数量的免费体育器材。这些体育器材包含的种类较多,诸如篮球架、足球门、乒乓球台、双杠、山羊、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等均在其列。在公益体彩的大力支持下,未来将有更多的河南省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从中获益,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条件。河南省“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为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了很多快乐,满足了他们的体育学习及锻炼需求。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功在现代,利在千秋。虽然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人口众多且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很多偏远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至今为止还没有标准的操场,体育教学设施极为简陋。一片标准化的操场、一件好的体育器材对于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而言均是极为奢侈、梦寐以求的。

除上述几种体育扶贫模式外,目前我国体育扶贫还有“体育+产业”扶贫模式、“企业+公益”扶贫模式、“体育明星+公益”扶贫模式等。更多体育扶贫模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由业已出现的多种体育扶贫模式不难看出,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体育扶贫已做出积极探索与努力,且取得一定成效。

四、我国体育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体育扶贫是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一项有力扶贫举措。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我国体育扶贫工作业已取得一定成就,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6]。但是,在取得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应忽视体育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体育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体育扶贫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在中央政府及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下,如今我国体育扶贫已覆盖四川、甘肃、新疆、陕西、云南、广西、河北、安徽等多个省市地区,很多偏远贫穷地区的贫困人口均不同程度上受到体育扶贫政策影响实现脱贫。虽然如此,体育扶贫却并未对我国偏远贫困地区实现全覆盖。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体育扶贫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忽视了体育扶贫在精准扶贫视域下的重要意义,因此并未针对体育扶贫制定专门政策,零星的体育扶贫活动也仅是部分社会组织、学校、企业及个人的个体行为。第二,体育扶贫需要大量资金,可用于体育扶贫的资金不足。体育扶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理应大力推广。但现实却是,目前可用于体育扶贫的资金并不充足,无法满足大范围的体育扶贫需要[7]。第三,缺乏专门的体育扶贫机构。体育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体育扶贫机构负责。实地调研过程中發现,虽然我国各地不同程度上颁布了体育扶贫政策,但由于缺乏专门的体育扶贫机构负责此项工作,最终造成体育扶贫范围有限的局面。

(二)企业及高校参与体育扶贫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很多企业及高校均拥有丰富体育资源。诸如,生产体育产品的企业可为贫困地区提供体育产品、器材,高校可利用自身体育教育优势为贫困地区带去丰富体育教育资源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很多企业及高校均积极参与体育扶贫,在体育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2018年7月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为贫困地区行政村配送体育器材,2019年11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部长王茂利一行5人到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开展体育扶贫活动等,均是典型案例。目前参与体育扶贫的企业与高校虽然较多,但从全国范围内审视,参与体育扶贫的企业及高校所占比例仍相对较少。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因为:第一,部分企业对自身在体育扶贫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清。部分企业尤其是体育企业认为,体育扶贫应是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自身毫无关系。第二,主管部门未对高校体育教育扶贫提出明确要求。由于缺乏明确要求,因此部分高校未积极参与体育扶贫工作。

(三)体育产业扶贫的成效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习近平主席在部署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重要任务时,重点提到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提高扶贫质量。”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实施体育扶贫亦应采取多元手段,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当前我国进行体育扶贫采取的主要措施为:(1)向贫困地区捐赠体育器材;(2)为贫困地区提供免费体育教育资源等。上述措施虽然有效,但成效并不显著。精准扶贫倡导“真扶贫”,为真正实现“真扶贫”,国家在对贫困人口实现精准扶贫的过程当中,采取的精准扶贫内容及措施必须积极围绕增加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来实施。研究表明,欲真正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方是王道,此举可帮助贫困地区人口真正实现脱贫。诸如,上述论述中提及“2018-2019年围场县通过体育赛事,实现旅游消费9000多万元,1500名贫困群众通过销售副产品、赛区内就业等增收脱贫”的案例便是最好的证明。遗憾的是,基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在体育扶贫过程中并未真正发挥出体育产业扶贫的真正作用,体育产业扶贫的成效仍有待进一步发挥。

五、促进我国体育扶贫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体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精气神,让贫困人口在脱贫道路上更有激情,更有信心。为促进我国体育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解决我国体育扶贫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体育扶贫范围

进一步扩大体育扶贫范围有利于精准扶贫目标的尽快实现,这一点毋庸置疑。为实现此点,建议可采取如下举措:第一,地方政府对体育扶贫予以充分重视,针对体育扶贫制定专门政策。目前,为促进体育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开展,很多地方政府均制定了专门的体育扶贫政策。例如,河北省《关于深入实施体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甘肃省《关于推进体育扶贫工程的三年行动计划》等。未来,希望有更多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体育扶贫政策,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有的放矢开展体育扶贫工作,进一步扩大体育扶贫范围。第二,加大体育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例如:(1)可从地方政府财政中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体育扶贫,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办法及监督方式进行明确规定,让专项资金更好用于体育扶贫;(2)规定体彩公益金中的部分资金必须用于支持体育扶贫;(3)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贫困地区的体育比赛、综合体、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等品牌开发和项目建设;(4)倡导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为体育扶贫捐赠资金[8]。有了充足资金后,体育扶贫范围必定会逐年加大,惠及更多贫困人口。第三,成立专门的体育扶贫机构。各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体育扶贫机构,专门负责体育扶贫工作[9]。诸如,贫困地区的省、市、县(区)、乡镇均成立体育扶贫办公室,每一级体育扶贫办均接受上级体育扶贫办领导,统筹开展体育扶贫工作,进一步扩大体育扶贫范围。

(二)增强企业及高校参与体育扶贫的积极性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目前,我国企业及高校参与体育扶贫的整体积极性并不高,仅少数企业、高校积极参与体育扶贫。为增强企业及高校参与体育扶贫的积极性,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倡导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体育扶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体制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壮大,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不顾法律法规、不顾社会道德底的、无所顾忌的唯利是图,更谈不上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不只是涉及道德底线,更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良性发展和生存问题。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获取社会资本,塑造良好形象,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尤其是体育企业,为取得长远、可持续性发展,获得良好社会声誉,需积极参与体育扶贫。在此方面,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作用,鼓励和倡导企业(尤其是体育企业)参与体育扶贫。对于参与体育扶贫的企业,政府亦可在税收方面予以减免,增强企业参与体育扶贫的积极性。第二,主管部门明确要求高校应积极参与体育扶贫。诸如,要求高校应派遣体育教师到聘请地区支教,寒暑假期间组织体育教师或体育专业学生为贫困地区输送免费体育教育课程等[10]。除此之外,主管部门还应派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到高校进行视察,了解高校体育扶贫参与现状。对积极参与体育扶贫且取得理想工作成效的高校,应及时予以表扬与鼓励。对未积极参与体育扶贫且未取得理想体育扶贫成效的高校,应予以批评。

(三)进一步发挥体育产业扶贫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精准扶贫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站在发展的角度上解决贫困问题。众所周知,当前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强调要“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着眼于帮贫困人口不断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这即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表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对于贫困人口而言,他们只有取得不断发展,方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脱贫。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可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可给贫困地区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其获得更多经济收入,最终帮助贫困地区的更多贫困人口脱贫。为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应积极开展体育产业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措施,吸引更多体育企业入驻本地区,为本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做贡献。第二,通过政府拨款及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办法,在贫困地区建设可举办大型体育比赛的体育场馆,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等[11],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旅游,为贫困地区人口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扶贫主要存在如下困难:产业重复扩张,模式单一,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规模效益有待提高;产业适应力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聚集度不够,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关联度低等。因此,在践行此体育扶贫模式时,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当更多体育产业在贫困地区真正“生根发芽”后,必然会进一步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为精准扶贫的实现做贡献。

六、结语

精准扶贫的制度基础为:制度的细化与合理化;精准扶贫的行动基础为:政策运行逻辑的规范化与可行性;精准扶贫的思想基础为:扶贫实践的人性化;精准扶贫的运行基础为:扶贫治理的协同化;精准扶贫的行为基础为:人的精细化[12]。因此,我们在开展体育扶贫的过程中,也应以精准扶贫的上述基础为基础,有的放矢开展体育扶贫工作。文章最后,笔者不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020年我国结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后,体育扶贫工作还有没有继续开展的必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贫困人口在经济方面实现脱贫,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累积的“体育贫困”现象仍需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唯有长期践行体育扶贫工作,方能更好、更全面地提升我國国民的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段鸿斌.体育扶贫:法律意涵、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8):5-12.

[2] 薛明陆,李新红,姜大勇.体育与扶贫的融通性:现实诉求、阻滞因素与应然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9):22-27.

[3] 叶普万.贫困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1-65.

[4] 薛明陆,李新红,姜大勇.新时代我国体育扶贫的元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5):12-17.

[5] 王兰,韩衍金.精准扶贫视阈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及发展愿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5):120-129.

[6] 郭庆.体育精准扶贫:逻辑起点、实践探析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2):18-24.

[7] 刘晓彤,张强.我国体育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9,(6):7-11.

[8] 丁方凯,陈德旭,邵凯,董传升.体育精准扶贫与农村公共体育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4):44-49.

[9] 张朋,曹大伟,张纲,郑小凤.体育扶贫工作推进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11-15.

[10] 黄晓灵,龙凤英,黄菁.循证实践:农村公共体育精准扶贫研究——以叙永县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9):41-46.

[11] 杨毅然,沈克印.精准扶贫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助力体育扶贫研究——以广西马山攀岩小镇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4):24-29.

[12] 王宇,李博,左停.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5):156-161.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