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以创新思维为灵魂

2021-08-30潘武斌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学生

潘武斌

摘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个体多样心理素质和能力的复杂而高层次的结合,常常需要内在的主动意识与外在的引导激发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是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容易些,而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它是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为创新打通思路

在教学中,我常常精心创设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我通常根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选用科学的方法。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出示如下两个图形后,提出了“考眼力,比比两个面积的大小”的问题。

“一样大”,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见此情景,我又说:“我看长方形的可能大一些。”此时学生心中产生了疑惑:到底是哪个大呢?通过这种方式,精妙地设计了一个富有悬念的问题,学生能够融入“问题解决”的情景中,学习的动机被激发,自然而然地就想一探究竟,而这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为学生开启了创新的大门。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图形进行观察、剪拼、比较,发现其面积不相等。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可能和什么相关。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悱”“愤”的朦胧状态。这种状态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的最佳时期,应牢牢抓住。

再如,在课堂上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设置了如下一个情景:先让每个学生任意写一个数后除以3,并计算出结果。接下来是最精彩的时刻,我告诉学生“现在把你们写下的数字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快速准确地告诉你们它能不能被3整除,若不能被3整除,那么余数会是多少,你们信不信?”在我说完之后,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都想难倒老师。而我却立即给出了答案,学生都惊叹不已。此时的他们既好奇,又充满了疑惑:“老师您使用什么秘诀?是通过判断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点吗?”这个疑问打破了学生原来的定势思维,引起了认知结构上的冲突,形成心理上的悬念。他们求知若渴的创新激情被激发出来,迫不及待地渴望找到答案,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急于探索规律,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样的设计,学生思维的火花被迅速点燃,也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到主动探究的最佳状态。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把学的过程变为自己想办法的过程

孩子的天性往往是好动好说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解放他们的嘴巴和双手,让他们多问多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操作,让课堂变成他们自由发挥的课堂。长此以往,就能唤醒他们的探究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他们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应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他们观察各种数学活动,帮助他们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的完整的探索过程,进而充分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圆的周长”这节课上,我让他们测出桌上圆片的周长。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引导他们利用桌上的学具展开操作。他们一边讨论一边摆弄手中的学具,有的小组用线将圆片围起来,再将线拉直测量,有的小组将线拉直,把圆片在线上滚动一周……其中有个小组不是用绳直接测,而是将圆对折几次后,只用绳测出圆周长的1/2、1/4、1/8等,再乘2、4、8等,就求出了圆的周长。待学生相继得出大致结果后,我又问他们刚才的做法都有什么共同点。经过一阵讨论后,学生回答都是把曲线转化直线来测量的。我又相机问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求出摩天轮的周长,有的同学大声说摩天轮太高太大,无法测量。学生就在这样一次次的认知冲突中认识到,在测量圆的周长时,不管是用滚动法还是线测法都是非常麻烦的,而且还很受限制。“同学们已经会测量直线的长度,那么圆的周长到底应如何测量呢?与圆的周长相关可能是什么呢?”学生再一次陷入讨论中。不一会儿,学生就有了新的想法:圆的直径和半径是可以测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全體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投入到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的关系中。教师引导,学生持续地讨论和操作,充分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新知,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转变为内在的学习需要,是将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探索,获得了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思维的“再创造”。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思维逻辑性极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工具。数学开放题具有条件开放、解题策略多样化、结论不唯一的特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需要不断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

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后”,我告诉学生在1、2、4、6、13中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数。“答案唯一”的传统的思维模式被这种开放题打破了。学生开始主动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含着无限的创造潜能。经常进行开放题训练,学生吸收信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还能将获取的知识重组应用,其创造潜能被激活,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同学提供创新的机会

为什么有的学生课下非常活泼,而课上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课堂上老师太严肃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始终板着脸,对于回答不合理或错误的学生只有一顿批评训斥,这样学生还敢说吗?其他学生还会说吗?因此课堂上就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对学生的创新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创新学习必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最大可能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同时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平等、民主,主动关爱他们,成为他们信赖的伙伴、畅所欲言的朋友,这样就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运作状态,非常有利于其创新潜能的发挥。

总而言之,新时代教师要始终把新课标理念当作教学指导思想,每一位教师都要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先进的教学手段创造充满创新和活力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教师还要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工作的高度热爱和数学知识自身的魔力感染和激励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培养千千万万的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寒江,连瑞庆.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柏文军.在开放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小学教学设计,2005,(01):3435.

[4]罗光乾.比学习更重要的N种能力[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学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学生写话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