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08-29冯华李昱于婷

科教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病理学课程思政

冯华 李昱 于婷

摘要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实践运用,探索了医学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4.031

Desig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Path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FENG Hua,LI Yu,YU Ting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Shaanxi 712000)

AbstractThrough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n pathology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law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medical specialty course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Keywordspathology;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医学类专业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本文以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为切入点,探索了医学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和实施路径。

1“病理学”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病理学”为护理专业核心课,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共分为5个学习单元,共计56学时。在“病理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偏重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对教师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辩证统一关系,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负主体责任的主要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不属于专业教师的职责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淡化、育人意识薄弱的情况。

1.2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能力不足

医学专业课教师专业背景均为医学及相关专业,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背景也没有系统思政教育经历,再者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指导和考核机制,导致部分教师思政理论水平不高,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难度较大。专业课教师普遍较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提高,对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不深,缺乏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和开发的能力,将思政元素简单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改革能力薄弱,导致课程思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3课程思政实施中缺乏顶层设计

部分教师对课程整体把握不够,课程设计中缺乏育人理念的深度渗透,课程思政缺乏设计主线,逻辑思路不够清晰,仅仅体现知识点对应的所谓“思政点”,呈现“碎片化”现象;专业教师难以做到从课程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政元素与课程紧密性和贴合度不强,盲目从外界嫁接移植思政元素,出现思政内容为了融入而融入,无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专业和思政呈现“两张皮”的状态。

2“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

2.1修订教学文件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修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病理学”课程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实现价值引领的具体思政目标,要求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等环节,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标准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学设计、课件编写、教学评价等各方面。

2.2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以临床护理岗位所需工作能力为导向,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规程要求、老年护理等1+X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内容,使学生掌握病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获得对疾病的临床病理思维能力和健康指导能力,并能够将其融会贯通应用于护理临床工作实际。

课程思政目标是在联系临床疾病過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临床思维、表达沟通、团队协作、爱岗敬业及爱患奉献的职业精神;在实践提升社会公众健康素养过程中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医者仁心;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坚定“四个自信”。

2.3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结合本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和素养需求,确定课程综合学习任务为“透表看清疾病本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契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将课程综合学习任务分解为“知-掌握基本病理变化”“思-联系临床病理分析”“行-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三个难度循序渐进的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三个子任务,能够将病理学专业基础课融会贯通并服务于临床课,具备健康指导能力以提升社会公众健康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医者精神和家国情怀、政治认同。

2.4教学实施过程

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教育。学生通过完成调研宣教、进行健康指导中的各类学习任务,如了解全民医保覆盖、健康扶贫等国家政策;了解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各国应对政策和成效之间的差异;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后疾病谱及死亡率变化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等,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报国志,实现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在课程中融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医学生具有“大爱”“仁慈”的人文精神。[2]如讲解“死亡”时与生命观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树立生命至上的意识,使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如学习“肿瘤”章节时通过见习临床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学生对肿瘤患者的病情有感性直观认知,对生命、对爱患的意义和医者仁心有深刻理解;通过见习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烧伤等急危重症病例,激发学生对“救死扶伤”的责任感。

融入科学精神教育。“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病理学知识服务于临床,需要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其实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在临床病案分析、公众健康指导中给学生渗入辩证思维,学生初步形成临床思维能力,能够认识分析疾病并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另外医学生必须有严谨科学、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病理实验切片观察、病案分析、临床见习等环节进行隐性教育。

融入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学生通过临床见习、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等真实感受到患者的病痛,融入护理职业要求,培养学生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理解救死扶伤的深层含义;在进行健康教育、调研宣教时理解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对护理的职业认同;通过医疗腐败案例和临床医疗事故案例,如讨论医护人员接受“红包”问题、护士给患者用错药物导致严重后果等案例,对学生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如通过优秀校友抗疫期间先进事迹分享,增强学生对抗“疫”精神、责任担当、甘于奉献等职业精神的理解。

融入医学伦理和法规教育。如通过学生动物实验时操作的规范性和细致性、处死动物的要领等,引申至“安乐死”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和探讨医学伦理学;通过临床医疗纠纷案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依法依规进行临床护理和处理护患关系。

2.5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

将5个学习单元的课程思政分别制作思政案例,形成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根据时政点不断更新完善案例库。如在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这一章节中思政典型案例如下:

课程教学目标:能够掌握高血压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病例联系;熟悉诊断标准;了解病因。

思政育人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医者精神、医者仁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精神。

3实施效果

3.1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学生获得一定的临床病理辩证思维能力,能够把病理学知识和技能较熟练的应用在健康宣教、健康指导和流行病学调查中;深入临床真实工作环境,接触社会病残等弱势群体,爱患意识明显增强,形成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职业道德和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医者仁心初步形成;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明显增加,为践行医者精神打下基础;在调研宣教过程中了解相关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学生制度自信明顯增强,能积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教师育人能力明显提升

“病理学”课程2021年被陕西省推荐参评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教师1人获得2020年陕西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高职院校“课程育人”教学能手称号,2人分获院级课程思政比赛一、二等奖。

4几点体会

4.1加强系统设计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核心

课程思政实施中必须树立大思政育人观,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和顶层设计,而绝非一个专业一门课一节课的具体实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学院主导落实、全员教师积极参与[3]的“大思政”合力育人格局,构建育人文化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教师培养体系和考核体系等实现“三全育人”;在第一课堂主战场从办学和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应用等全面融入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同频共振,实现思政育人的无缝衔接和无痕渗透。

4.2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

对教师来说,开展课程思政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也是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育人理念、方法和能力的锤炼。[4]教师要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对“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知识均要进行较长时间深度的学术积累,才能做到使专业课程既有广度、深度也有温度,才能“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课程思政的实施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自觉加强学习研究以提高自身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学校也要把教师德育能力纳入教师培养和考核体系中,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4.3贯彻创新思维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抓手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发挥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5]要实现课程思政这一创新的教育理念,就要创新构建更为全面的育人体系、创新开发更为丰富的育人载体、创新教学目标构建模式、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创新教师培养和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和实践教学基地等新颖灵活的辅助手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创新思维使课程思政能落地生根。

教书育人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目的,我院将更进一步探索“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现路径,并应用在医学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实现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1).

[2]代苑林,龙艺,简红江.健康中国视角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06):762-6.

[3]李波,于水.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8):140-144.

[4]李向东.课程思政赋予课程崭新内涵[N].中国教育报,2021-06-14(3).

[5]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98-103.

猜你喜欢

病理学课程思政
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临床促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